毕勇志
目的 为了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该院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62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选择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31例为中医组,选择孕三烯酮进行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统计,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 中医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9%,与对照组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9.7%),而对照组患者有13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1.9%),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
作者:黄红梅;彭瑶;许萱子;颜欣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依据治疗方案选择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长春西汀治疗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借此探讨天麻素联合长春西丁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姜醋食疗的功效,为姜日后姜醋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顺利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产后12 d予姜醋食疗直到产褥期结束;对照组产后常规产后健康指导.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恶露情况(包括恶露持续时间、量、色、质);有无身痛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产后42 d轻度缺乳77例、中度缺乳22例,严重缺乳1例,对照组轻度缺乳40例、中度缺乳45例,严重缺乳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研究组产后42 d恶露情况评分(9.59±2.37)分,对照组(12.44±2.77)分,研究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20 d 19例,对照组54例,两组产妇在恶露情况评分及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研究组产后42 d轻度身痛54例,中度身痛38例,重度身痛8例,对照组轻度身痛8例,中度身痛23例,重度身痛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姜醋食疗可以促进乳汁分泌、缩短恶露持续时间、促进产后子宫缩复、防止身痛,方法安全、方便、廉价、可口,适合广大群众,便于推广,利于产业化.
作者:巫朝霞;陶莉莉;陈小平;潘佩光;张晓静;林青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RI以及CT检查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状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110例被确诊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CT诊断,观察组的患者行MRI诊断,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当CT扫描发现椎间盘高度外突出椎管内阴影、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体征不符或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好对患者行MRI检查,由此可见,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同时它还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崔保刚;张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护理办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8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在该基础上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中出现3例并发症,参考组出现8例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参考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谢修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方法 观察病例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临床疗效好.
作者:郭文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变态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以常规方案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患儿治疗干预前与治疗干预后6周、12周的血清变态反应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干预后6周及12周的血清变态反应相关指标变化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变态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较为积极,有助于疾病状态的改善.
作者:杨皎莹;程静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来该院临床心理科接受治疗的神经症患者78例,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即对患者的护理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治疗结束后,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HAMA、HADM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使住院时间缩短,帮助患者迅速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A组,同期进行检查的70例健康人员作为B组,检测两组人员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疾病的发生与血管内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能够有效预测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并能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陈瑞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阴型化疗耐药乳腺癌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生物学功能.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49例三阴型化疗耐药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采用PI3K/Akt抑制剂雷帕霉素口服液治疗,检测用药期间血药浓度.探讨治疗后患者发生肿瘤转移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9.59%,较治疗前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减少、高血脂、皮肤毒性、转氨酶增高;乳腺癌组织及转移灶癌组织PI3K/Akt表达率治疗前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能够有效阻断该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增殖、转移、耐药作用.
作者:潘鸿庆;金贤德;葛麟;贾举闻;张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冰冻切片对乳腺肿瘤性质及边缘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来提高乳腺冰冻的意义.方法 用冰冻切片机对术中所送标本快速冷冻及切片,固定HE染色.结果 显示530例标本阳性切缘13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320例,良性病变76例,3例延迟诊断.结论 随着保乳手术的开展,国外乳腺冰冻切片主要目的是用于手术边缘的确定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目前,国内冰冻切片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冰冻切片在病理诊断病例中的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作者:李峥嵘;李沛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开放式的PBL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该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全科医生班学生,每个班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开放式的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二者的成绩有无差别,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学生认为PBL教学法有帮助.结论 开放式的PBL教学法在解剖学的应用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纪亮;张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5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49例,占13.9%,以下呼吸到感染为主,老年冠心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要以此为依据,给予患者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的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现象的几率.
作者:巴宁;荆松宾;郭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56例脑梗塞患者设为实验组,再选取56例同期治疗的脑梗塞患者设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该基础上加用中药及针灸推拿等疗法,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6%,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8%;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为(10.08±7.23)分,参照组的为(13.21±7.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观察氟比洛芬酯(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枸盐酸芬太尼(阿片类药)联合应用骨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氟比洛芬酯芬太尼组(FB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40例).镇痛泵用药,F组:枸盐酸芬太尼注射液2.4 mg+托烷司琼5mg+0.9%NaC1共200 mL;FB组:用氟比洛芬酯150mg+芬太尼1.2 mg+托烷司琼5 mg+0.9%NaCl共200 mL,手术后3 h(一般术后3h硬膜外作用消失),患者开始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ous Analgesia,PCIA),负荷量3mL,持续给药速度2.5 mL/h,自控镇痛量0.5 mL,锁定时间15min.分别记录比较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d后撤掉镇痛泵.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48 h内各时间点VAS评分均“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组芬太尼总用量(2±0.02) mg,明显多于FB组(1.0±0.03)mg.FB组24h内PCIA按压次数为(16.4±1.8)次,明显高于F组的(7.6±1.6)次(P<0.05).镇静评分,F组各个时间点与F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F组镇痛期间有8例发生呼吸抑制,FB组无一例发生.F组有10例发生明显恶心、呕吐,FB组有3例发生(P<0.05).F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F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枸盐酸芬太尼联合用于骨科病人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不仅能达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还明显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镇痛的安全性.
作者:窦林彬;黄晓青;李江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方法 将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出现安全风险的147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还对同期护理中的护理人员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在147例出现安全风险的孕产妇中,主要的因素有医护人员责任心缺失、医护人员危险因素、护患沟通不足、业务水平不足导致母婴意外、孕产妇自身危险因素;而对同期护理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可知,不安全因素的来源主要有同事交流、书籍报刊、医院培训、经验不足及学校教育缺陷等.结论 对于产科护理而言,相关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并严格遵照医院的规章制度执行,在护理过程中要严防各类不安全因素,促进孕产妇及婴儿健康,以此提升治疗与护理的有效率.
作者:李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杭菌药物的情况,为规范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临床药师干预前2012年9--12月,干预后2013年1-3月普外科外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结果 干预后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等方面有了比较大地改善(P<.05).结论 临床药师可以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田宝成;左美玲;段妍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语言训练在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8例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参考组,各为54例,参考组患儿采用一对一语言训练,观察组患儿通过合理分组,进行小组语言训练,治疗6个月后采用GeseH测试量表对两组患儿的构音障碍测试及言语发育商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构音障碍测试及言语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参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5.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采用小组语言训练与一对一语言训练效果无异,方便操作,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大动脉炎诊断水平,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该院2000年5月-2012年10月诊断的8例大动脉炎患者,对其发生延时诊断及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有5例曾在院外误诊,误诊为颈椎病2例,原发性高血压1例,冠心病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有1例在外就诊半年后方明确诊断,2例为发病3个月、7个月后首次来院就诊病例.结论 临床工作欠细致是导致大动脉炎延时诊断及误诊的根本原因,只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详细地询问病史,全面细致地进行检查,就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早期采取积极恰当的治疗,对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路广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性患者的精液变化情况的研究,得到男性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选取12例正常男性的精液作为对照组的样本,进行分析,来实现相关研究目的,通过微生物学检查模式、精液检查等,实现对精液质量的分析,并且进行精浆免疫球蛋白相关环节的检测,来满足男性生殖道感染情况的研究.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得知,受到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情况的影响,患者的精液质量情况会有不同幅度的变化.在患者前列腺中,如果其细菌落计数达到5 000之上,就会引起精液的畸形率的变化.结论 实践证明,受到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情况的影响,精液会产生相关的变化情况,如果精液内的菌落计数超过一定的数值,就会降低精子的平均运动速度,降低精子的存活率,不利于精子的活动力的保持.
作者:刘澄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