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毕勇志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 意外拔管, 原因, 防范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20例重症医学科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并对其制定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少意外拔管的现象的发生.结果 所有进行插管辅助治疗的患者中共出现18例意外拔管现象,占8.1%.结论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会给患者的治疗过程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进程,医护人员经过分析找出意外拔管事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意外拔管发生率.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论155名护士工作倦态影响因素及探讨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倦怠水平,探讨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该院155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对其一般情况、工作倦怠、自我心理健康症状自评等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护士在工作倦怠调查中情感耗竭评分(38.9±3.4)分,非人性化评分(40.6±2.1)分,个人成就感评分(32.7±5.9)分;护士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状67例(43.2%),有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51例(32.9%),有躯体化、敌对、偏执症状24例(15.5%).结论 加强各方面支持,提高护士适应能力对预防和环节护士工作倦怠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来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所收治的11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B超检查来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来进行检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出血原因均经病理切片诊断得以确诊,导致患者出现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如下:12例患者为粘膜下子宫肌瘤;12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22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息肉;8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增殖症;58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内膜萎缩,两组患者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诊断时,宫腔镜可以对患者的子宫病变情况进行直接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在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巴曲酶(DF-521)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该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治疗组给予巴曲酶、依达拉奉,对两组临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不同的方案在临床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1 d后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两组临床治疗观察发现,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高新;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非特异性感染性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状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性患者的精液变化情况的研究,得到男性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选取12例正常男性的精液作为对照组的样本,进行分析,来实现相关研究目的,通过微生物学检查模式、精液检查等,实现对精液质量的分析,并且进行精浆免疫球蛋白相关环节的检测,来满足男性生殖道感染情况的研究.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得知,受到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情况的影响,患者的精液质量情况会有不同幅度的变化.在患者前列腺中,如果其细菌落计数达到5 000之上,就会引起精液的畸形率的变化.结论 实践证明,受到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情况的影响,精液会产生相关的变化情况,如果精液内的菌落计数超过一定的数值,就会降低精子的平均运动速度,降低精子的存活率,不利于精子的活动力的保持.

    作者:刘澄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家属需求综合干预对ICU患者家属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家属需求综合干预对ICU患者家属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到该院住院治疗的120例ICU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观察组成员进行家属需求综合干预,时间为14 d,对两组间负性情绪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标准分均明显的较干预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在进行干预前两组间的标准分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干预后两组间的SAS、SDS标准分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家属一般均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院对患者的家属需求行综合干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保障.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健康男性慢性碘营养状况与亚临床甲状腺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健康男性慢性碘营养状况与亚临床甲状腺病的相关性,以便于对该类疾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进行掌握.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于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男性共750例,对其饮食习惯与膳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初步计算其每日摄入体内的碘含量.对所有老年男性的每日碘摄入量与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变化进行对比,并采用超声对其甲状腺进行检查,以了解其碘营养情况与甲状腺超声改变、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关联.结果 根据该研究显示,每日碘营养摄入正常的老年健康男性,其碘摄入量与其甲状腺结节数量、TSH、FT3以及甲状腺体积均呈现明显相关,而对比碘摄入足量与碘摄入适中的人群可得,碘摄入适中的人群其TSH较碘摄入足量的人明显降低,而FT3则明显升高(P<0.05).对比甲状腺结节的数量与甲状腺体积可得,碘摄入适中的人均明显低于碘摄入足量的人.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健康男性对于碘的摄入需求应适量降低,在正常范围内增加碘的摄入,可能会增加患亚临床甲状腺病的可能.

    作者:乔宗星;张晓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共60例,随机设立研究组(空心螺钉内固定);另设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了护理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高达96.67%,T值为2.854,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组针对了老年股骨骨折护理的不安定因素进行了分析,这种护理效果更为理想,患者的护理后的恢复状况较好.

    作者:李俊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4例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5%、41.7%、25.0%、29.2%,对照组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3%、12.5%、20.8%、20.8%,两组患者比较,心力衰竭及低血压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次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及白蛋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虽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是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骆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该院32例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的AMI患者与32例于心梗入院15 d后行超声心动图的AMI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射血分数(EF)值及3个月的死亡率.结果 按照入院天数分组患者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3个月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有利于改善其预后、减少病死率.

    作者:肖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氧效果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长期氧疗的认识以及影响其用氧的因素.方法 调查4-10月份该院60例COPD患者用氧认知和用氧情况,针对患者用氧认知、文化水平差异情况开展每周1次共计4次教育培训,并保持每次用氧时间超过15h,吸氧量在1~2 L/min的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用氧认知、用氧时间的差异.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COPD患者的用氧认知由之前的75%提高到了86.67%,用氧时间超过15h的患者由之前的11.67%,提高到了30%.结论 COPD患者对氧疗认知不够充分,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氧疗的正确认识,提高用氧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杨源;周淑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ICU护理干预探析

    目的 探究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ICU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 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来该院呼吸内科接受慢性肺心病治疗的80例病患,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实验组.其中对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长假期呼吸道方面的护理,对实验组护理道的加强护理方法为:控制呼吸道感染;加强呼吸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 在进行相关的护理治疗后,在死亡率方面,实验组仅为10.1%,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1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进行ICU护理干预时,采取控制呼吸道感染;加强呼吸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慢性肺心病病患在急性加重期的死亡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1-10月分为2个时期,2012年1-5月为对照期,进行常规护理,2012年6-10月为护理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细节护理进行干预,对两个时期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该院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方面,护理期高于对照期,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的供应消毒室护理工作中加上细节护理进行干预,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理念,不仅能够促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还可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危险性,值得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赵迎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外科9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药物费用、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实施CPN护理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了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

    作者:吕桂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腰麻针单刺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麻针单刺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 0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腰麻针单刺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产妇的麻醉平面、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产妇的麻醉后不良反应中腰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产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平面、镇痛效果及新生儿评分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针单刺麻醉对于剖宫产产妇临床效果较好,起效快,镇痛效果较好,无腰痛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作者:董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度洛西汀对于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度洛西汀,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8周.分别于初始期和治疗的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通过HAMD减分率的评判标准得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作为治疗抑郁症药,其疗效明显优于同为治疗抑郁症药的帕罗西汀,是一种有效率高并且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不仅有助于该药的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而且有助于让更多患者走向治愈之路.

    作者:孙伟;马世发;李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CT及MR影像学研究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CT及MR影像学特征,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来院就诊的32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及MR诊断,分析两者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比较诊断结果.结果 CT检查结果显示3例为0级,4例为Ⅰ级,MR检查结果显示7例为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5);CT骨质侵蚀及骨质硬化检出率均高于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分级判断准确性较高,MR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应汝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遗传与人类健康的研究

    该研究就遗传与人类健康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探析.遗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遗传导致的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威胁.遗传性疾病具有家族内遗传性、垂直传递性、先天性、终身性等特点,因此,应重视遗传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遗传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也会人类健康产生重要的意义.预防遗传性疾病可以从科学的选择配偶、开展遗传咨询,对新生儿进行筛查等方法.

    作者:黄丹;杨荣;杨友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及早地、全面地、规范地实施护理干预以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方法 将该院2011年1月-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规范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经研究显示,卒中后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下降了76.5%.实验组并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80%低于对照组的24.64%,(x2=9.4921,P<0.05);人均住院费用实验组(15235.6±943.1)元低于对照组(18653.3±926.8)元,(t=21.4703,P<0.01);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20.5±5.6)d少于对照组(32.4±7.0)d,(t=1 1.026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规范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胡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20例重症医学科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并对其制定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少意外拔管的现象的发生.结果 所有进行插管辅助治疗的患者中共出现18例意外拔管现象,占8.1%.结论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会给患者的治疗过程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进程,医护人员经过分析找出意外拔管事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意外拔管发生率.

    作者:毕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方法 观察病例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临床疗效好.

    作者:郭文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