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修慧
目的 通过对青少年急性中毒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洛阳地区青少年中毒的特点变化和趋势.方法 选取2007-2012年收治的年龄在14~20周岁之间的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病例,每2年为一组,分为1组,2组,3组,对各组中毒病例在年龄分布、性别组成、毒物种类和中毒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青少年急性中毒人数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显著(P<0.05).②农药仍为主要毒物,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在区域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途径仍为经消化道为主,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观故意中毒(自杀)比例显著增高、趋势变化显著(P<0.05).结论 ①青少年中毒逐年增多,发病年轻化.②农药仍为导致中毒的主要毒物,百草枯作为主要中毒农药是造成青少年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③主观故意中毒(自杀)的青少年中毒事件大幅上升,需及时予以防范.
作者:王玉华;张国秀;娄丹;胡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A组,同期进行检查的70例健康人员作为B组,检测两组人员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疾病的发生与血管内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能够有效预测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并能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陈瑞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并腰穿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自发性脑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A组患者接受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B组患者接受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并腰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现,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并腰穿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伟利;胡朝晖;钱卫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方法检查,将两种方法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中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为92%、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4%、阳性预测值为96%、阴性预测值为88%,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郝凯;陈勇;杨文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新形势下RICU护士换岗意识增强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形式,由调查员对该院32名已换岗或有换岗要求的RICU护士网上发放不记名问卷调查,并限期收回.结果 RICU护士要求换岗的原因主要为工作压力大、劳动得不到认可、管理欠人性化、、人际关系紧张、对薪酬制度不满、个人发展空间局限等.结论 建议管理者采取增加人员配置、完善防护措施,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协调科室人员关系,增加学习深造的机会等对策来缓解护士压力,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及早地、全面地、规范地实施护理干预以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方法 将该院2011年1月-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规范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经研究显示,卒中后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下降了76.5%.实验组并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80%低于对照组的24.64%,(x2=9.4921,P<0.05);人均住院费用实验组(15235.6±943.1)元低于对照组(18653.3±926.8)元,(t=21.4703,P<0.01);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20.5±5.6)d少于对照组(32.4±7.0)d,(t=1 1.026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规范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胡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4例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5%、41.7%、25.0%、29.2%,对照组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3%、12.5%、20.8%、20.8%,两组患者比较,心力衰竭及低血压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次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及白蛋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虽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是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骆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依据治疗方案选择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长春西汀治疗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借此探讨天麻素联合长春西丁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32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神经节苷脂静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
作者:曾宪杰;孙光裕;曾培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层级带教在儿科实习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学历层次随机将护理实习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层级带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带教.观察带教结束后2种带教方法下实习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观察组中专、大专以及本科实习生在理论、操作技能、综合素质等考核成绩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科实习过程中,采用层级带教对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可以显著培养实践能力、调动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带教法.
作者:林娜;唐奕娜;余慕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语言训练在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8例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参考组,各为54例,参考组患儿采用一对一语言训练,观察组患儿通过合理分组,进行小组语言训练,治疗6个月后采用GeseH测试量表对两组患儿的构音障碍测试及言语发育商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构音障碍测试及言语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参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5.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采用小组语言训练与一对一语言训练效果无异,方便操作,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卒中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康复训练项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理症状水平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水平高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心理症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可以在脑卒中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提高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萃;廖荣和;赖炽洪;梁飘南;郭琦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患者在药物治疗时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在该院自2010年2月-2012年2月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实验中有74例患者未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HD)患者,患者进入该院之后,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进行一些常规的检查,如血压、体温、血常规等,然后,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肚动脉卧位血压,一共测量3次,然后求取其平均值并计算出患者的PP值.结果 患者在药物治疗后OR、95%CI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多因素逐步回归进行分析显示,PP仍是预测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因,PP每增加5 mmHg后,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并且这种疾病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等没有很大关系.结论 在高血压病患者中,无论是CHD患者还是心绞痛患者他们的PP值都比较高,且患者PP值与CHD患者的危险性关系较大,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预测CHD发生的指标之一.
作者:常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3~8 d,平均5.1d,均无并发症发生.其出院前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入院时的生存质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性患者的精液变化情况的研究,得到男性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选取12例正常男性的精液作为对照组的样本,进行分析,来实现相关研究目的,通过微生物学检查模式、精液检查等,实现对精液质量的分析,并且进行精浆免疫球蛋白相关环节的检测,来满足男性生殖道感染情况的研究.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得知,受到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情况的影响,患者的精液质量情况会有不同幅度的变化.在患者前列腺中,如果其细菌落计数达到5 000之上,就会引起精液的畸形率的变化.结论 实践证明,受到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情况的影响,精液会产生相关的变化情况,如果精液内的菌落计数超过一定的数值,就会降低精子的平均运动速度,降低精子的存活率,不利于精子的活动力的保持.
作者:刘澄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姜醋食疗的功效,为姜日后姜醋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顺利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产后12 d予姜醋食疗直到产褥期结束;对照组产后常规产后健康指导.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恶露情况(包括恶露持续时间、量、色、质);有无身痛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产后42 d轻度缺乳77例、中度缺乳22例,严重缺乳1例,对照组轻度缺乳40例、中度缺乳45例,严重缺乳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研究组产后42 d恶露情况评分(9.59±2.37)分,对照组(12.44±2.77)分,研究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20 d 19例,对照组54例,两组产妇在恶露情况评分及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研究组产后42 d轻度身痛54例,中度身痛38例,重度身痛8例,对照组轻度身痛8例,中度身痛23例,重度身痛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姜醋食疗可以促进乳汁分泌、缩短恶露持续时间、促进产后子宫缩复、防止身痛,方法安全、方便、廉价、可口,适合广大群众,便于推广,利于产业化.
作者:巫朝霞;陶莉莉;陈小平;潘佩光;张晓静;林青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疾病知识测试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研究度洛西汀对于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度洛西汀,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8周.分别于初始期和治疗的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通过HAMD减分率的评判标准得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作为治疗抑郁症药,其疗效明显优于同为治疗抑郁症药的帕罗西汀,是一种有效率高并且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不仅有助于该药的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而且有助于让更多患者走向治愈之路.
作者:孙伟;马世发;李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有效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方法 分析回顾该院所收治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并且全部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关键是预防其并发症,这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健康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阿莫西林和果胶铋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阿莫西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12.63±2.61)d,复发率4.4%,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20.14±3.66)d,复发率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明显,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潘群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