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阙武堂;池晓玲;林权德
目的 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CT与MRI影像的特点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患者105例,全部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的检查手段均是CT和MRI影像,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结果 使用MRI影像检查时,有101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准确率高达96.1%;使用CT检查时,有95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准确,准确率为90.48%,二者之间虽然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MRI影像检查时,表现主要是病变髓核低信号以及髓核异位,使用CT检查时,主要的表现是髓核的边缘模糊,髓核突出、异位以及锐角征等.结论 无论是使用MRI还是使用CT技术,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时,诊断价值都比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两种方面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实现血液从采集到输注的全过程信息监测,该组研发了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系统从功能类别上分为供血站工作人员使用的医院用血管理系统、供医院血库工作人员使用的血库管理系统、供卫生行政部门使用血液监管系统和实现各子系统间通信的数据同步系统等4个子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卫生行政部门、血站和医院血库间的业务联网管理.
作者:林昌周;贝春花;全星;李锦城;杨穗群;杨乐东;陈伟开;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因素引起的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异同,找出特定的防护手段和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该院200名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的利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利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整理分析相应防护手段与护理措施.结果 ①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事件的发生率基本达到100%;②利器损伤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器材质量不过关以及护士心理承受能力不达标等,其中器材问题主要是指安瓿、缝针、针头等产品质量不过关;③经对比,经过相关利器损伤防护对策教育的护士,能够更好的应对手术中出现的利器损伤问题,并尽可能的降低利器损伤发生率及对护士的损害程度.结论 应对手术室护士进行相关的利器损伤常识进行教育,并提高器材的质量改善客观因素,以达到降低利器损伤发生的概率及减少对护士自身损害的目的.
作者:商丽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160例梅毒患者及135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RPR法、TPP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 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7.0%、76.3%和98.3%.RPR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低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毒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一种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作者:林炳柱;刘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DVT发生率做比较.结果 干预组有1例在术后1周发生DV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DVT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胃镜和腹腔镜双镜结合的方法在胃部肿瘤外科手术中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胃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共37人,将患者分为对比组18人和治疗组19人,治疗组中患者,在肿瘤切除术过程中加入胃镜和腹腔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性胃肿瘤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数据比对.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手术过程中患者没有危险,但对比组中出现3例患者需进行2次手术摘除残余病变体,有4例患者在常规性切除手术后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稳定病情,对比来看治疗组具有患者的一次性治疗成功率较高,手术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少,病情恢复速度更快,临床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等显著优点.结论 在胃部肿瘤外科手术中,使用胃镜与腹腔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减小患者创伤面积,提高一次手术治愈的成功率,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受的痛苦,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应大力举而推之.
作者:杨君;胡聪;祝大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及系统临床护理干预,比较其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同时给予其系统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娜;杨丽霞;贾亚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比较舒普深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1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舒普深治疗,参考组患儿采用头孢哌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参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普深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明显优于头孢哌酮效果,药效发作快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采用介入疗法(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126例经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老年组,组内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均在75岁以上;118例年龄<75岁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为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行PCI治疗并于术后6个月及1年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及远期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相比于中青年组的远期心功能情况,老年组患者在1年之后的心脑血管改善方面效果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PCI治疗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与中青年相当,且远期心功能改善比后者更加明显.
作者:韦晓军;范晓涌;滕青平;陈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饮食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探讨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对其中的40例患者采取普通常规护理,另外40例患者采用饮食护理,通过对这两组进行对比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饮食护理的40例患者中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的有35例,无明显效果的有2例,另外3例的胃功能恢复较慢,统计得出有效率是95%;而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中,胃功能恢复正常的有25例,无明显效果的有9例,另外6例见效缓慢,护理有效率为77.5%.结论 对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采取饮食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胃功能,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速度,是一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的选择.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5月瘢痕子宫妊娠8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未试产剖宫产797例;阴道分娩53例.结果 未试产剖宫产797例再次剖宫产孕妇出现死亡情况2例,出现并发症36例,主要是盆腔感染以及出血;阴道分娩53例,试产过程中不完全子宫破裂改剖宫产5例,子宫破裂2例,无死亡情况.结论 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的选择上,不能单纯认为再次剖宫产是好的选择,在通过相关的检查和专业医师的临床指导意见下,采用阴道分娩的效果优于剖宫产,也能够避免并发症等问题.
作者:张苑华;何淑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部血肿患者64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观察组采用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0.6%VS62.5%),且观察组在死亡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3.1%VS9.4%)(P<0.05);治疗后,两组的NHISS及QOL较治疗前均有出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介入脑部血肿手术能够有效清除脑部血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死亡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护理方法,总结些许护理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内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80例,按照患者人院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护理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组则在给予这些患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包括仰卧位、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以及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良肢位摆放方式,在治疗重症脑外伤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3例出现并发症;护理组经过一段时期的良肢位摆放和康复治疗,没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肢体功能未出现异常.结论 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的良肢位摆放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为之后的康复打好了重要的基础.
作者:李小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肥胖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和肥胖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并筛选出肥胖性高血压大鼠,根据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连续12周50 mg/(kg·d)的川芎嗪灌胃处理,对照组仅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12周后分析两组的收缩压、体重、肥胖相关指标(Lee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脂肪系数)及不同部位(腹股沟、腹膜后、附睾、肠系膜和全身)的脂肪水平.结果 实验组的收缩压、体重、肥胖相关指标及不同部位的脂肪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灌胃对肥胖性高血压大鼠的高血压和肥胖症状有改善作用,效果突出.
作者:马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龄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疗员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及心率变异性特点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江苏省钟山干部疗养院住院43例EH疗员为EH组,43例EH合并T2DM疗员为EH+DM组,分别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对比两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结果 EH+DM组的SDNN、SDANN、rMSSD明显低于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2.19±26.06)ms比(127.95±37.17)ms、(102.03±26.88)ms比(115.62±35.92)ms、(30.60±13.69)ms比(35.09±15.36)ms,(P<0.05)];EH+DM组的pNN及年龄、心率与E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2±9.46)%比(10.10±10.34)%;(86.70±3.43)比(87.72±3.55);(76.21±7.40)比(76.10±7.26)(P>0.05)].结论 高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员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明显.
作者:张宁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EMP)诊治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 对2011年9月-2013年5月该院诊断为EMP的患者11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病理分析显示110例EMP患者,经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EMP的为102例,诊断符合率为92.7%,经阴道超声诊断为EMP的患者为81例,诊断符合率为75.5%.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确诊后宫腔镜下予以定位刮宫术,手术成功率100%,时间(16±1)min,出血量(32±13.1)mL.不孕患者妊娠率68.3%(41/60),非不孕患者妊娠率78.0%(39/50).结论 宫腔镜对EMP的诊断准确率高,宫腔镜下手术治疗EMP耗时短、手术期间出血少、总体临床疗效更好,减轻患者负担,是目前EMP治疗的较佳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 在该院接收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在此基础上,加上中药实施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76%和61.22%,其差异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T段下移幅度、缺血性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时间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历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昏厥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66例昏厥患者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在实验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经BHUT检查,366例患者中,阳性112例(33.3%),阴性患者中对81例进行SNHUT检查,阳性58例.结论 应掌握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适应证,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确保试验安全性.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该校五年制高职护生在大二暑假为期1个月临床见习的效果,为护理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3年7-9月期间运用自制问卷,对参加见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见习前后综合项目考核综合评价.结果 92.8%的护生认为临床见习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87.5%的护生综合项目考核为优.结论 临床见习能增加护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护生的专业情感,加强护生对专业的认知.
作者:王丽娟;张满和;艾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接诊的80例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发生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78 0,P=0.000 0).实验组患者紧张、恐惧及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47,P=0.023 1).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宁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