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与传统手术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

李广平

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 传统引流, 乳腺脓肿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和传统引流两种技术对乳腺脓肿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86例患有乳腺脓肿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乳腺脓肿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和瘢痕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和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对乳腺脓肿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预储式自体输血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应用预储式自体输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预储式自体输血的20例患者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在采血后、手术后血常规指标比采血前、手术前均有下降,但PLT、Hct、Hb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LT>150×109/L、Hct>30%、Hb>110 g/L),因此,不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和组织缺氧.结论 预储式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输血方式,可解决择期手术的输血要求,输血的不良反应可有效减少,输血的安全性可提高,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作者:郝锋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不同手术径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右胸及左胸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寻找有效的手术径路.方法 回顾分析43例经右胸入路手术(观察组)和40例经左胸入路手术(对照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淋巴转移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右胸入路手术治疗食管癌操作相对复杂,并发症较多,手术创伤大,但是手术疗效好,术后复发率低,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闭塞球囊扩张及介入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与非糖尿病(NDM)患者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下肢动脉闭塞患者210例,其中DM组90例,NDM组120例.结果 DM组90例病变104处,植入支架97个,治疗成功率92.5%,ABI值明显升高,术前(0.39±0.13)升至术后(0.78±0.13);P<0.01.NDM组病变168处,植入支架158个,及时手术成功率95.5%,ABI值明显升高,术前(0.32±0.11)升至术后(0.72:±0.16);P<0.01.210例患者随访1~48个月(平均36.7个月).DM组7例治疗失败行截肢术,截肢率为7.78%(7/90),NDM组6例治疗失败行截肢术,截肢率为5%(6/120),两组之间ABI及截肢率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下肢动脉闭塞患者介入治疗可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手术的成功率高,可以取得与NDM患者同样的治疗效果.

    作者:古献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自拟疏肝化痰汤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疏肝化痰汤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70例人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自拟疏肝化痰汤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对比两组主症疗效、症状积分、SDS和SAS积分变化.结果 6周后主症疗效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94.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FD症状积分及SDS、SAS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各项无明显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FD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但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拟疏肝化痰汤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用少.

    作者:刘一星;叶沐镕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阿司匹林联合波利维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和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波利维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该院住院的13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随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及波利维66例做为治疗组,将64例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药物的做为对照组,坚持治疗3个月周期.结果 经过3个月随机访问,治疗组患者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在10 d以内得到完全控制且没有复发的共63例,总有效率为95.45%,无一例恶化发展成为脑梗死,也无出血等并发症.而对照组中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得到完全控制的共37例,总有效率为57.81%,另外有22例患者恶化发展成为脑梗死.该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药物阿司匹林与波利维联合使用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具有安全可靠和不易复发以及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治疗的抗抑郁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艾司西酞普治疗,起始剂量10 mg/d,大剂量20 mg/d.对照组应用阿米替林治疗,起始剂量50 mg/d,大剂量300 mg/d.治疗期间,两组均不合用其他抗抑郁药.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第1、2周时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MD评分第一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第6周末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一致,但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起效快,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高平来;刘跃刚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3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护理采用一般护理、药物护理、氧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护理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2.7%.结论 整体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国云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HPLC法测定草酸阿德福韦酯片溶出度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酸阿德福韦酯片的溶出度.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中的第二法,以0.1 mol/L HCl 6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pm,45 min时采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50∶50∶0.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8 nm,以外标法测定草酸阿德福韦酯片的溶出度.结果 线性范围为9.42~22.62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50%,n=9),溶出度符合规定.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作者:王喜军;杨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毕Ⅱ式吻合加Braun吻合术预防反流性胃炎55例分析

    目的 探讨毕Ⅱ式吻合加Braun吻合术在预防术后反流性胃炎的价值.方法 在常规毕Ⅱ式胃肠吻合术基础上加行Braun吻合.并于术后45~60 d行胃镜复查.结果 55例中其中52例未见胆汁反流,3例轻度反流,但患者无自觉症状.结论 毕Ⅱ式吻合加Braun吻合术合术,具有预防反流性胃炎的作用,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刘铮;何纯;黄东;张绍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派丽奥抗生素软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派丽奥抗生素软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比较案例分析法.选取该院口腔内科近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4例(108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基础治疗组(牙周基础治疗)和派丽奥组(牙周基础治疗+派丽奥)各32例,比较组别间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的阳性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1、3、6个月PD、GI、BOP3项指标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但与基础组相比,派力奥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后第8周,派丽奥组的GI(0.900.31)、PD(3.710.37)mm、BOP(14.8‰)均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 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以局部派丽奥抗菌治疗,操作简单,能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的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和探诊出血状况,且药效持续更为长久,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张宇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鼓室手术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效的手术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9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鼓室成形术治疗,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对98例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鼓室成形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结碧;尹旺华;王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探讨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分析探究对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54例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54例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经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能够给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其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的护患关系,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的护理探讨

    目的 分析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我国此疾病的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该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3年期间共收治了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患者6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于保障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等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正确应用心肌肌钙蛋白判定早期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和研究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以及cK-MB在早期进行心肌损伤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针对于22例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和3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以及29例非AMI患者的血清,对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肌钙蛋白T以及CK-MB指标开展检测,并分别开展组间对比,对于AMI组与UA组的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 cTnI、cTnT指标诊断心肌损伤的灵敏度比较一致(P>0.05),而且都高于CK-MB(P<0.01).经过运用肌钙蛋白T的正常值临界点做为诊断的标准,预防了15例MACE患者的发生.在肌钙蛋白T升高到临界点的时候,能够提示出心肌损伤程度(在调整以后的OR值为4.6,P=0.039),在诊断后随访的半年之内,主要的心脏不良事件(MACE)中,调整以后的OR数值是11.1,P<0.001).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Ⅰ在心肌损伤早期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较强的特异性,使用肌钙蛋白的T临界值,能够降低0假阴性/的产生.

    作者:崔文章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应激思想灌输训练在应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时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激思想灌输训练在应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白内障择期手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心理训练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心理训练组在常规术前准备同时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辅导学习应激思想灌输法,对照组仅按常规做术前准备,两组术中术后用药相同,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心理测评;于术后进行术眼疼痛感的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训练组术前SAS评分比术后略高,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SAS评分明显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有部分患者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心理训练组报告的疼痛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激思想灌输训练有助于对付手术压力情境,能有效缓解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

    作者:吴樨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5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GCS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为(10.08±1.81)分、(13.46±2.12)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1),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观察组AD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昏迷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涛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腹症诊断鉴别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与不同病症的鉴别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国收治的80妇科急腹症患者,使用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病理诊断结查清对照的方法,确定终病症.结果 除1例由于患者卵巢囊肿蒂扭转血管破裂被误诊为黄体破裂外,其他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与手术病理检验完全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8.75%.结论 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鉴别正确率较高,但需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和化验结果.

    作者:张利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基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基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在该院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包括落实基础护理、提供亲情服务、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调查全年平均患者满意度、中医保健养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医生满意度,并与2011年度作比较.结果 2012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明显优于2011年度(P<0.05),中医保健养生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2011年度(P<0.01).结论 在基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有效途径,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宋田芸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不同内径胸腔引流管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内径胸腔引流管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2年1-12月该院收治的60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改良组30例,关胸时施行不同的胸腔引流方法.常规组术后胸腔镜切口(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留置内径为20Fr的胸管引流,锁骨中线第1肋间留置内径为8Fr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改良组术后腋后线第9或第10肋间留置内径为8Fr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锁骨中线第1肋间留置内径为8F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引流量、拔管时间及肺部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改良组在术后疼痛、引流量、拔管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部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肺叶切除术后,上下胸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引流量,加快术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飞;杨劼;叶国麟;古卫权;叶俊;朱乐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产程活跃期综合干预对枕后位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活跃期对枕后位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枕后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活跃期不同时期进行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人工破膜、特殊体位、加强宫缩、徒手旋转胎头;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和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经阴分娩率明显增加(P<0.01),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1),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缩短.结论 在活跃期对枕后位进行综合干预安全、易行、有效.

    作者:赵淑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