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锋
目的 探讨和研究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急性梗阻性结肠住院患者,经过对患者选择合理的麻醉和手术方式,进行肠道灌洗或者癌肿切除等处理.结果 该研究组中治愈患者的为68例,好转的患者为4例,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在手术并发症方面,出现切口感染患者4例,吻合口瘘患者共2例.结论 对于患者及时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前的准备是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的关键,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对于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有效治疗能够发挥积极地作用.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自拟疏肝化痰汤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70例人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自拟疏肝化痰汤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对比两组主症疗效、症状积分、SDS和SAS积分变化.结果 6周后主症疗效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94.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FD症状积分及SDS、SAS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各项无明显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FD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但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拟疏肝化痰汤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用少.
作者:刘一星;叶沐镕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4例LC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系统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经过对LC患者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开始实施排气的时间是手术后(2.1±0.3)d,持续时间为(62.5±9.34)min,同时32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3例,切口出血2例,胆漏1例,放射痛8例;对照组患者开始实施排气的时间是在手术后(5.5±0.4)d,持续时间为(31.8±5.68)min,同时32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7例,切口出血8例,胆漏8例,放射痛17例.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 对LC患者实施相应并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治疗,同时还提升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碧菊;陈沛;陈华丽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治疗的抗抑郁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艾司西酞普治疗,起始剂量10 mg/d,大剂量20 mg/d.对照组应用阿米替林治疗,起始剂量50 mg/d,大剂量300 mg/d.治疗期间,两组均不合用其他抗抑郁药.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第1、2周时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MD评分第一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第6周末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一致,但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起效快,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高平来;刘跃刚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该合并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于该院治疗的冠心病人中选择124例进行研究,单纯冠心病者62例组成对照组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62例组成观察组1.通过监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规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变化、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血压及血脂的情况,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62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和观察组2,对照组2给予患者基础护理,观察组2给予患者基础护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1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压也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1,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增加了患者的危险性更容易引起患者的死亡.观察组2的患者的血糖和血脂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与单纯的冠心病相比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有明显的差异.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贝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中医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7月份期间,在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治疗组应用中医药内服配合外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进行疗效评定后所有临床资料汇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显示P< 0.05,提示中医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药的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组.
作者:范卫闯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诊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7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7例患者.两组均实施常规输液,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普通护理,干预组37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状况采用SCL-90进行评分,护理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出现了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评分(12.6±2.83),对照组评分(24.7±3.49),干预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37例患者没有出现输液反应,但是对照组37例患者中出现了5例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配合输液的患者.结论 对患者实施相应的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降低其心理负担,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继萍;何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分析,采用降压和降低血糖的药物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血糖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血压和血糖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8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腹痛、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无严重低血糖反应和血管异常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巨大,采取有效、积极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减缓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余彩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大隐静脉剥脱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对60例行单侧大隐静脉剥脱55~65岁男性随机分两组(n=30):Ⅰ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Ⅱ组应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于麻醉前(T1)、术程30 min(T2)、术后6 h(T3)抽血化验皮质醇Cor,术后第1天调查病人麻醉满意度包括麻醉时害怕及术后腿部不适感.结果 两组患者术程30 min(T2)血皮质醇Cor,Ⅰ组大于Ⅱ组,其他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麻醉满意度Ⅱ组大于Ⅰ组.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可用于大隐静脉剥脱麻醉并且病人麻醉满意度高.
作者:周尚尤;姜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应用密闭式吸痰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 将42例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密闭式吸痰组各21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吸痰前后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e)、肺顺应性(Crs)及床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PaO2/FiO2)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密闭式吸痰组病人吸痰后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呼吸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密闭式吸痰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能更好维持病人氧合,避免出现低氧过程,同时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邝雪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定期产检对减少高危产妇母婴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情况.方法 分析该院高危妊娠产妇549例临床资料,依据其是否进行定期产前检查进行分组,对照组(非定期产检组)110例和观察组(定期产检组)439例.结果 观察组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过期妊娠、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的进行产前检查,可以及早的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从而减少妊娠并发重度高血压的发生,降低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死胎的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状况.
作者:黄凤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诊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全部给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期间给予围术期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与不同病症的鉴别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国收治的80妇科急腹症患者,使用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病理诊断结查清对照的方法,确定终病症.结果 除1例由于患者卵巢囊肿蒂扭转血管破裂被误诊为黄体破裂外,其他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与手术病理检验完全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8.75%.结论 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鉴别正确率较高,但需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和化验结果.
作者:张利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前教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自2009年7月-2011年8月收治的180例产妇,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均90名产妇,A组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并伴有心理护理,即为实验组,B组产妇进行单一产前教育,即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妇产前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产后情况.结果 分娩后A组产妇发生心理障碍人数及比例明显低于于B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产期并发症发病率及人数明显低于B组产妇.结论 心理护理有助于产前教育更好的帮助产妇面对分娩.
作者:李彩云;李有友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20 mg口服,3次/d,给予谷维素40 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 mg口服,3次/d,同时给予谷维素40 mg,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能够显著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周立平;刘尚忠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患有肺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80例患有肺炎的患儿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平喘、对症、抗炎等西医常规方案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在西医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该院协定处方“肺炎三号”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肺炎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治疗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患有肺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崔红华;刘丽娟;周长慧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效的手术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9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鼓室成形术治疗,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对98例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鼓室成形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结碧;尹旺华;王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波利维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该院住院的13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随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及波利维66例做为治疗组,将64例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药物的做为对照组,坚持治疗3个月周期.结果 经过3个月随机访问,治疗组患者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在10 d以内得到完全控制且没有复发的共63例,总有效率为95.45%,无一例恶化发展成为脑梗死,也无出血等并发症.而对照组中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得到完全控制的共37例,总有效率为57.81%,另外有22例患者恶化发展成为脑梗死.该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药物阿司匹林与波利维联合使用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具有安全可靠和不易复发以及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后并发脑耗盐综合征(CSWS)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脑血管病中CSWS病例31例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实验室检查、发生时间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964例中低钠血症46例,31例CSWS,多数在病后14d内出现,少数出现在14 d后.结论 CSWS占急性脑血管病低钠血症的大多数.正确处理CSWS,可提高脑血管病的疗效.
作者:吴文华;韩国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探究对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54例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54例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经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能够给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其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的护患关系,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