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
目的 探讨应用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两种不同药物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74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冠心病治疗.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普拉格雷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冠心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反应指数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用药治疗时间和冠心病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普拉格雷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金圣仁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高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1月-2012年1 1月间该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临床患者病例69例,对其分别采取阴道彩超、腹部B超以及病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阴道彩超和腹部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者16例,子宫内膜增长过长21例,子宫内膜癌者13例,粘膜下子宫肌瘤者6例,子宫内膜正常者13例.子宫阴道彩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腹部B超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较腹部B超高,且具有作简单、经济、无创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黄野;黄健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中医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7月份期间,在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运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治疗组应用中医药内服配合外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进行疗效评定后所有临床资料汇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显示P< 0.05,提示中医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药的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组.
作者:范卫闯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有效的手术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9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鼓室成形术治疗,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对98例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鼓室成形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结碧;尹旺华;王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基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在该院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包括落实基础护理、提供亲情服务、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调查全年平均患者满意度、中医保健养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医生满意度,并与2011年度作比较.结果 2012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明显优于2011年度(P<0.05),中医保健养生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2011年度(P<0.01).结论 在基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有效途径,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宋田芸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和传统引流两种技术对乳腺脓肿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86例患有乳腺脓肿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乳腺脓肿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和瘢痕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和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对乳腺脓肿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广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与不同病症的鉴别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国收治的80妇科急腹症患者,使用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病理诊断结查清对照的方法,确定终病症.结果 除1例由于患者卵巢囊肿蒂扭转血管破裂被误诊为黄体破裂外,其他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与手术病理检验完全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8.75%.结论 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诊断、鉴别正确率较高,但需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和化验结果.
作者:张利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定期产检对减少高危产妇母婴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情况.方法 分析该院高危妊娠产妇549例临床资料,依据其是否进行定期产前检查进行分组,对照组(非定期产检组)110例和观察组(定期产检组)439例.结果 观察组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过期妊娠、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的进行产前检查,可以及早的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从而减少妊娠并发重度高血压的发生,降低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死胎的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状况.
作者:黄凤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静脉穿刺所致新生儿疼痛的疗效.方法 对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病房中2011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45例生后1周内的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由新生儿病房2名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护师进行静脉穿刺并同时作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由同样2名护师进行静脉穿刺,但不作非营养性吸吮,应用“新生儿疼痛行为评分量表NIPS”在穿刺后1 min内进行评分,对疼痛量化,记录每次静脉穿刺后的疼痛评分.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作与不作非营养性吸吮的新生儿静脉穿刺后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245例新生儿平均疼痛评分为5.8分,两组患儿进行穿刺时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对静脉穿刺所致新生儿疼痛有减轻作用.
作者:王宇;刘松梅;黄丽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诊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7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7例患者.两组均实施常规输液,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普通护理,干预组37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状况采用SCL-90进行评分,护理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出现了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评分(12.6±2.83),对照组评分(24.7±3.49),干预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37例患者没有出现输液反应,但是对照组37例患者中出现了5例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配合输液的患者.结论 对患者实施相应的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降低其心理负担,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继萍;何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20 mg口服,3次/d,给予谷维素40 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 mg口服,3次/d,同时给予谷维素40 mg,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能够显著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周立平;刘尚忠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在活跃期对枕后位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枕后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活跃期不同时期进行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人工破膜、特殊体位、加强宫缩、徒手旋转胎头;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和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经阴分娩率明显增加(P<0.01),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1),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缩短.结论 在活跃期对枕后位进行综合干预安全、易行、有效.
作者:赵淑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以及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内科在2010年1 1月-2012年1 1月期间,所收治的21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所有的患者都实施了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实施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照组实施抗生素维持不变疗法,并同时对这些患者实施病原体检测,分析其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原体检测结果中,218份标本中,呈阳性的标本有96份,占总数的44.0%,居前三位的病原体分别为:肺炎支原体为31例(14.2%),肺炎链球菌为22例(10.1%),流感嗜血杆菌为19例(8.7%).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主要以细菌为主,其次是肺炎支原体,在治疗的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降阶梯疗法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德志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颈动脉内粥样斑块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该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及脑梗塞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与体检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全部患者均于本院接受CT或MRI检查及治疗,健康体检者超声检出斑块阳性的均接受CT或MRI检测,以CT或MRI诊断结果或治疗、临床验证结果为确诊结果,将超声诊断资料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疾病组颈动脉内斑块形成诊断准确率为84.62%,超声诊断与确诊结果间具有正相关性,0<r<1;健康组颈动脉内斑块形成诊断准确率为81.82%,超声诊断与确诊结果间具有正相关性,0<r<1.结论 超声检查对于颈动脉内粥样斑块形成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治疗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旭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我国此疾病的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该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3年期间共收治了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患者6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于保障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等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和预防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血吸虫病经常肆虐我国长江领域的南方地区,传染概率非常高,对人体健康带来致命性的伤害.该文首先研究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以及在防治中所要解决的困难,接着讨论克服疫情蔓延问题、解决预防中难题的对策.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急诊护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护理观念缺乏、护士专业素质较差、法律意识淡薄、护理队伍年轻化、缺乏应急能力等.该文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即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提高急诊的护理水平、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护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急诊护理的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缓解护患之间的矛盾.
作者:何欣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当前,有关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进行系统评价,该文主要运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基于我国白内障青光眼的治疗现状,以期能为这种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提供较为全面可靠的证据.
作者:邹莹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晚期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在奥沙利铂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替吉奥胶囊.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77%、95.35%,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毒性、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等,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21%,较对照组的65.1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联合应用治疗胃癌效果很好,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降低毒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侯晓茹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虹膜荧光造影(IFA)联合眼底荧光造影(FFA)检查新生血管,将NVI的检查结果与裂隙灯检查结果对比,探讨IFA在NVI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实用方法.方法 选取缺血性眼底病患者59例82只眼,均行裂隙灯检查并拍摄彩色虹膜照片,同时进行虹膜及眼底造影检查,存储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裂隙灯检查可见NVI者9眼,IFA均可见荧光.裂隙灯检查未发现NVI者73眼,其中4眼IFA可见荧光.结论 IFA能更早、更敏感地显示NVI的形态,部位及范围,对NVI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疾病随诊有应用价值.IFA联合FFA同步检查眼底及虹膜,避免漏诊NVI,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吴宇平;岑志敏;钟丘;刘浇艺;刘水;朱晓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