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发性流产18例临床分析

王庆红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 子宫畸形, 宫颈机能不全
摘要: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检查要点及治疗.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1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7例为子宫畸形,6例为宫颈机能不全,4例黄体功能不全,1例失访.结论 复发性流产不止与生殖道异常有关,还与遗传,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对10例住院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RDN,观察术后1d、1个月、3个月血压、心率、血肌酐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RDN术后1d、1个月血压明显下降(P<0.01),至3个月时下降更加明显(P<0.001),RDN后患者心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均有明显下降(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DN能明显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作者:杜秋波;赵友民;柴建文;郝冬琴;李连东;郭国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内科、内分泌疾病临床医疗及相关研究益气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化瘀方内服,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疮面的愈合情况、双下肢踝肱指数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治疗后Ⅰ、Ⅱ、Ⅲ、Ⅳ级例数减少,0级例数增多,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Ⅰ、Ⅱ、Ⅲ、Ⅳ级例数也减少,但与该组治疗前相比,Ⅰ、Ⅱ级改善明显(P<0.05),Ⅲ、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级例数增多,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溃疡面积、肉芽占有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②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的踝肱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后FBG、P2hBG、Fib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HbA1c水平无明显改变;并且两组治疗后组间的Fib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 益气化瘀方联合西医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和调节血糖方面疗效确切,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郑永钿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外周静脉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 观察马铃薯切片与50%硫酸镁溶液外敷治疗外周静脉炎的差别,探讨治疗外周静脉炎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113例因静脉留置针而发生外周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马铃薯切片治疗组,n=58)和对照组(50%硫酸镁溶液治疗组,n=55),观察两组间静脉炎的显效和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外周静脉炎平均治愈时间为(2.96±0.61)d,对照组为(5.03±1.52)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外周静脉炎可缩短治愈时间,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华;马惠娟;王蓓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4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16层螺旋CT主动脉血管成像.结果 经16层螺旋CT扫描成像后,能够将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大小范围、形态变化和分支血管情况立体显示出来.结论 16层螺旋CT在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进行血管成像时具有准确快速全面的特点,对于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李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干休所医务人员临终关怀知识认知与行为调查

    目的 研究于休所医护人员对老干部临终关怀知识的认知和行为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所属40个干休所200名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获取途径、认知及行为特征、知识需求等进行典型性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临终关怀知识来自学校仅占21%,其余来自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途径;对临终关怀的概念、内容、宗旨完全了解的分别为49.0%、48.5%、44.0%;行为特征中努力控制疾病疼痛得分高(4.12±0.64),告知患者真实病情得分低(3.32±0.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需求中生命伦理教育(3.42±1.02)和心理安抚技巧(3.61±0.98)得分较高,而亲属关怀知识(2.98±1.01)和症状控制方法(2.97±0.72)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干休所医护人员对老干部临终关怀的知识认知较为全面,态度与行为是积极的,但要加强低年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技能教育,同时加强生命伦理与心理安抚技巧等知识的全员培训.

    作者:刘凯军;黄瑞峰;王吉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冠心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在治疗AECOPD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冠心宁注液(丹参、川芎)联合黄芪注液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 将选择的112例AECO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在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冠心宁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对照组52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为15 d.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症状、体征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67.4%,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AECOPD疗效显著,可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及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童长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尿液常规分析复检规则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探讨结合尿液干化学分析(简称干化学)和有形成分分析(简称尿流式),制定自动化尿常规分析的复检规则.方法 所有标本通过GBT-500型干化学分析仪,Sysmex UF-50尿流式分析仪检测后由选定的2名主管检验师采用双盲法做显微镜镜检计数.分别计算复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漏检率)及复检率.结果 4种方案的假阴性率(漏诊率)分别为6.46%(67/1037)、3.66%(38/1037)、0.48%(5/1037)、0.19%(2/1037),复检率分别为28.18%(292/1037)、33.56%(348/1037)、37.32%(387/1037)、36.45%(378/1037).采用205份临床标本对所建立的复检规则(方案4)进行验证,其漏诊率为0,复检率为33.17%(68/205).结论 方案4的漏诊率低,复检率也较低,且无严重肾功能等异常者漏诊,是理想的复检方案.

    作者:吴华美;吴金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肺癌手术患者机械通气脱机前不同时机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使用呼吸机患者试脱机中进行护理干预的佳时机,使临床气管插管拔管成功率提高.方法 按手术时间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各80例.对照组护理干预在自主呼吸实验开始前的几分钟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在开始实施计划性脱机方案时就开始实行.结果 治疗组的首次气管插管拔管成功率为95%,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已拔管患者24h内行再次气管插管率仅为1%,对照组再次气管插管率为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试脱机中,护理干预于开始实施计划性脱机方案时就开始实行,能使患者心理和机体需求得到满足,能使气管插管拔管成功率提高.

    作者:王素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糖尿病足部感染的病原谱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的病原谱和耐药性状况.方法 对65例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65例患者分泌物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12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8株,革兰阴性菌51株,真菌3株;65例患者中39例混合感染.药敏试验显示多种抗生素交叉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利福霉素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为代表的碳氢酶烯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病原谱分布广泛,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及时联合且有针对性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能使患者受益.

    作者:詹德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磷酸铝凝胶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行磷酸铝凝胶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该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实施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磷酸铝凝胶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疗程以及止泻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实施抗病毒,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磷酸铝凝胶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丽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性病门诊性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性病患者的性病艾滋病感染情况与危险行为特征.方法 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对2011-2012年性病门诊性病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效调查性病患者310人,男女性别比6:1;平均年龄为(29.05±9.97)岁;已婚者占74.2%.非淋菌性尿道炎142例,尖锐湿疣61例,淋病46例,梅毒8例,其中2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合并HIV感染.HIV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80%以上.近6个月内:有商业性行为者占60.97%,有同性恋行为者占3.87%,有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者占0.9%;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于20%.结论 性病门诊就诊者不安全性行为比较普遍,安全套使用率低.以性病门诊为平台,进行性病和艾滋病监测,加强综合干预,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王复昆;张丽丽;姜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组在胰岛素泵认知、自动控制饮食、治疗依从性、治疗有效性、戒烟限酒,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滕四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开展药学指导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对象共100例,均为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应用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加强整体全面的药学指导,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行3个月随访显示,观察组50例中,用药依从性总良好率为92%,对照组为60%,观察组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躯体功能导致的角色受限、总体健康感、情感功能所致的角色受限、生命活力、精神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药学指导可显著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知病知晓率及健康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段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合并吞咽障碍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合并吞咽障碍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评价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的临床作用.结果 实验组的吞咽困难改善率为82.4%,对照组为61.8%.实验组的整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吞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吞咽改善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滕兆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该文主要是叙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概况,该病的诊断标准有3个方面;CFS的流行病学特征是较多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CFS在护士中高发;发病的影响因素有营养素失调、社会心理因素2个方面;发病机制有氧化应激、氧化应激、病毒感染、内分泌功能异常、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4个方面;从营养疗法、对症疗法、祖国医学以及心里治疗几个方面对CFS的治疗方法也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俊良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男女护士护理缺失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男女护士护理缺失的情况,从而找出男女护士护理工作中的优势面与劣势面.方法 通过护理缺失问卷调查,对男女护士护理缺失的得分进行单向方差分析.结果 男女护士护理缺失的总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计划中有3个条目的得分男护士低于女护士(P<0.05),护理措施中有1个条目的得分男护士高于女护士(P<0.01),有3个条目的得分男护士低于女护士(P<0.05).结论 男女护士护理缺失整体情况无差异,但男护士在健康教育上比女护士完成得更好,女护士则在护理评估、生活护理、巡视病人、解除疼痛方面比男护士落实得更到位.

    作者:李智;陈惠冰;余德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儿童腹部创伤急救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腹部创伤的急救方法,提高儿童腹部创伤的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对120例腹部创伤的儿童采取的急救方法,实验组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急救措施,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急救措施,对两组患儿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该院救助的120例腹部创伤的儿童中采取全面措施的儿童死亡率,病情控制率和治愈率都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患儿进行全面紧急救助如及时明确诊断、保持气道通畅和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等对儿童腹部创伤的救助有重大意义,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在临床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刘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检验专业知识在仪器维修方面的应用

    目的 探讨检验人员如何在生化仪器维修中运用专业知识,协助维修工程师对故障进行快速诊断.方法 检验人员与维修工程师共同评估故障类型,分析仪器的灯能量状态,分析生化项目的反应曲线,合理设计精密度试验等对故障进行评估,综合分析故障原因.结果 故障得到快速诊断,维修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掌握并运用检验专业知识能缩短仪器故障的诊断时间,有效提高维修效率.

    作者:吴剑杨;温冬梅;张秀明;李曼;徐全中;黄燕尔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双股钢丝与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及双股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58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髌前横弧形切口切开暴露髌骨骨折,手法复位后大巾钳或点式复位钳暂时固定,然后分别采用双股钢丝及可吸收螺钉加1号可吸收缝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8.5个月,双股钢丝组全部于术后一年左右二次手术取出钢丝,有22例钢丝未能完全取出.可吸收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双股钢丝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可吸收螺钉加1号可吸收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膝关节功能好,并发症少,效果优于双股钢丝固定.

    作者:陈朝晖;郭军;成振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120例孕妇孕期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方式需求分析

    目的 调查孕妇孕期对健康教育以及对健康促进方式相关知识的需求.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促进孕妇健康的服务模式.方法 2012年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随机抽取120人,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孕妇在孕期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与需求.结果 接受调查的120例孕妇对孕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需求,孕妇希望从健康教育中了解到的知识主要包括:孕期和生产后的营养支持、孕产期的心理护理,孕期胎教、分娩准备、分娩减压、哺乳知识、乳房保健知识、新生儿的护理等.大多数孕妇希望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接受生动的健康教育.结论 受生育年龄、生产次数、教育程度、职业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不同孕妇对于孕期的健康促进方式与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要根据孕妇的不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孕期教育服务模式.

    作者:刘锦艳;易文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