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探讨

蔡世娟;李文清;林新秀

关键词:物理疗法, 中药, 慢性盆腔炎
摘要:目的 探讨微波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治疗组采用微波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病情积分和炎性因子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病情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TNF-α、IL-6含量较治疗前减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微波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作用,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粉尘螨滴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粉尘螨滴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该院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轻、中度患儿中,选择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IT)+药物治疗,随访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比较支气管患儿哮喘呼吸、体位、咳嗽及夜间症状,过敏性鼻炎患儿打喷嚏、鼻漏和鼻塞症状.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与治疗前的症状评分比较,鼻炎症状评分与哮喘症状评分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患儿的鼻炎和哮喘症状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粉尘螨滴剂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和过敏性鼻炎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刘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国内外社区护士准入制度现状及思考

    该研究从概述社区护理和社区护士的产生背景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简史和相关经验入手,介绍并分析了我国社区护士准入制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我国社区护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影响因素,以及在我国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社区护士准入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社区护士教育培训、严格准入资格取得和执业资格注册的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区护士准入制度提供依据.探讨通过行政制度统一管理,制定社区护士准入标准,完善准入制度,规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之符合社区护士发展需求,以期达到推动社区护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者:王潇舒;于安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生物芯片在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支杆菌抗体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利用物芯片标本对2 000例确诊为结核的患者血液进行LAM、16-kDa、38-kDa信号的检测及结果分析.结果 在2000例结核患者中,结核LAM、16-kDa、38-kDa指标的检出率分别为47.2%(944/2000)、18.2%(364/2000)、23.2%(464/2000).结论 生物芯片可用作结核病有效的临床诊断手段.

    作者:李宝坤;王艳杰;赵丹玉;冯晓帆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超声在右下腹包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在右下腹包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该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0例右下腹包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 右下腹包块中以阑尾周围脓肿为主要病变,其次为回盲部占位及右附件病变,其中盆位阑尾炎易误诊为右附件病变.结论 彩超作为针对临床患者右下腹包块诊断的首选方法,以其检测准确、全面的且操作相对简单等特点,对临床鉴别诊断患者右下腹包块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莹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医院结核病防治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为实现医院结核病防治动态管理和监控,介绍了采用Client/Server系统为设计架构、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而研究开发的医院结核病防治信息系统;该系统根椐标准与医院现有的HIS信息共享,实时采集结核病患者就病用药相关信息,具有随访、统计、分析、浏览、查询、上报等功能;同时实现了药品库房管理、统计预测和质量评估功能.

    作者:林集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采用针灸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来该院住院治疗的64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野损伤范围是(40.18±14.99),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视野损伤范围是(48.88±20.17),观察组治疗后的视野损伤药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采用针灸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视功能.

    作者:侯雅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磷酸铝凝胶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行磷酸铝凝胶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该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实施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磷酸铝凝胶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疗程以及止泻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实施抗病毒,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磷酸铝凝胶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丽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该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以该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就该院此阶段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该文就可能影响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可能涉及到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 500例研究对象中,有89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对研究对象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切口类型和术前住院时间是影响患者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院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进而降低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黄秀霞;罗秀娟;方丽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急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09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6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与急诊救治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急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3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的尿量正常,患者脉搏血压正常,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经医生确诊,可以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结论 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通过全方位的检查,采取多种救治措施,及时对患者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邹冰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隐匿型胎盘早剥与先兆早产、临产的鉴别分析

    该研究通过隐匿型出血所致隐匿型胎盘早剥病历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了对此类型的胎盘早剥的诊断要点,及与先兆早产,临产的鉴别诊断,以共同提高妇产科医生对隐匿型胎盘早剥的诊断识别能力,降低对隐匿型胎盘早剥的误诊率,降低产妇出血率,子宫切除率,脑瘫儿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张素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软坚散结疗法在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软坚散结疗法在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软坚散结疗法治疗,并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以理疗、关节功能锻炼以及手术松懈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2.9%、1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4%、78.8%(P<0.05).结论 软坚散结疗法用于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立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

    亚急性重型肝炎是临床一种病情非常凶险的疾病,常常合并多项并发症状,给治疗带来极大难度,总体预后差;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临床的表现各不相同,具有极大的治疗难度.国内近年来报道其病死率高达63%~80%之间.对于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一直是个难点,如何确立一套可靠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该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作者:贺露露;陈飞;王闪;鲍瑞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屈髋屈膝旋转复位法治疗小儿髋关节半脱位

    目的 探讨屈髋屈膝旋转复位法治疗小儿髋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2013年在该院门诊治疗的小儿髋关节半脱位病例32例,采用屈髋屈膝旋转复位手法分型治疗.结果 经治1次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者25例,2次治愈5例,3次治愈2例,疗效满意.结论 屈髋屈膝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小儿髋关节半脱位,方法简单,效果显著.

    作者:程耿斌;林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应用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自制水囊宫腔填塞术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将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宫腔纱条填塞治疗80例,应用自制单腔水囊宫腔填塞术治疗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自制单腔水囊宫腔填塞术的总有效率高,手术操作完成时间(制作时间、放置时间、填塞时间)、止血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少.结论 在治疗产后出血中,单腔水囊宫腔填塞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费用低廉、效果确切和快速,应用价值较高,适宜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36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 1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治疗措施,在该治疗基础上,该院再给予他们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观察病情、体位与活动指导、吸氧与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现观察上述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3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3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1.67%.②对33例抢救成功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19例非常满意,6例比较满意,4例满意,3例不满意,1例很不满意,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7.87%.结论 该科采取的护理措施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抢救过程中疗效确切.

    作者:吴新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对10例住院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RDN,观察术后1d、1个月、3个月血压、心率、血肌酐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RDN术后1d、1个月血压明显下降(P<0.01),至3个月时下降更加明显(P<0.001),RDN后患者心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均有明显下降(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DN能明显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作者:杜秋波;赵友民;柴建文;郝冬琴;李连东;郭国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共18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相关临床护理经验.通过对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护理,及细致的病情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正常控尿功能,该组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区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抗生素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术前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使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更加规范安全.方法 将2012年1-6月1927例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妇科、产科手术患者分为A组(957例)和B组(970例),A组常规使用抗生素,B组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并对2组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结果 A组抗生素在切皮前0.5~1 h之间使用的430例,B组抗生素在切皮前0.5~1 h使用的950例,A组发生切口感染10例,B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P<0.05,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使医护人员加强了预防用药意识,优化了手术室工作流程,对规范术前用药时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术前抗生素的规范应用,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作者:王茹;乔美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研究将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合理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自2012年1-12月前来就诊的39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吸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39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用药至症状缓解时间为30 min~24 h,平均时间为0.8~0.4 h,其中36例患者成功治疗并出院,成功率为92.31%;死亡患者为3例,死亡率为7.69%.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压、心率水平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使用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吸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基础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娄丽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人本位护理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本位护理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作用与意义.方法 通过对该院收治入院的肾移植患者开展人本位护理工作,将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护理日常工作,对患者进行整体化、个性化、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并与传统护理模式相对比,分析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通过人本位护理服务,其心理和生理情况、术后的睡眠质量和其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这种人本位护理模式,患者可以获得更佳的身心状态及更为舒适的康复生活,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医护服务的满意程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专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