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目的 探讨分析饮食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影响.方法 护士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高钾血症危害的认识,使之自愿接受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对50例患者进行饮食管理前后对比.结果 通过饮食管理,患者平均血清钾浓度从(5.00±1.16)mol/L下降至(4.32±0.6)mol/L,高钾血症发生率从26%降至6%.结论 实践证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管理,对预防高钾血症是积极有效的.
作者:廖慧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肺结核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的心理情况及因素,总结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实施心理干预.结果 68例患者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孤独,自卑,悲观,失望等许多心理上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担心治疗效果,不适应医院生活,担心治疗费用,担心家庭及子女,担心传染家人,缺乏医学有关知识了解等,使病情加重,形成心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而,护理对策主要从患者的心理,家庭,健康教育,治疗与护理等方面着手,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结论 通过了解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原因,从问题的根源实施有效护理干预,使护理作用有效发挥,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史爱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为了评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总结该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46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选择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进行治疗的24例资料为观察组,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22例资料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观察组在联合用药治疗后显效者12例(50%),有效9例(37.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者10例(45.5%),有效7例(31.8%),总有效率为77.3%,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更优秀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莉娟;葛燕萍;杨胜;刘燕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心内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诊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取急诊介入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率和介入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3.33%,98.33%,对照组分别为90%,95%,提示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3,1.935,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2.347,2.822,P<0.05,两组术后超声心动指标LVEF与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2,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终点事件及6个月心血管事件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5,3.943,P<0.05).结论 急诊介入治疗能有效缓解冠心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水平(Ig)的水平、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中CRP和I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能有效调节血清中CRP和Ig浓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陈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再出血症状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过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50例,进行分组治疗观察,分析再出血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结果统计,在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当中,有12例患者出现再出血症状,概率为24.0%.在发病年龄、入院时间、动脉瘤、高血压以及饮酒等诱发原因方面观察组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尤其是饮酒、高血压、动脉瘤原因引起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诊疗中,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再出血病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顾芳銮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临床特点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2年经气管镜病理确诊122例支气管结核病人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病例数年度变化、发病部位、分型、影像学表现、PPD试验结果、卡介苗接种情况.结果 ①10年来病例有增多趋势,主要是女性.②发病人群为中青年女性为主.③经气管镜检查发病部位分布情况以累及单侧主支气管为主.④分型:以炎症浸润型、溃疡坏死型、肉芽增殖型为主.⑤影像学:伴有肺不张45例(36.88%).⑥PPD试验:全部病例均呈强阳性.⑦122例患者中,卡介苗接种史47例(38.52%).结论 新形势下支气管结核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与气管镜检查的广泛应用有关.还与结核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关系密切.应将气管镜病理结果做为诊断金标准,重视卡介苗接种和接种质量,努力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关注中青年女性支气管结核患者.
作者:郭伟峰;何约明;庄锡彬;陈伟文;黄弘;徐萌;林艺坚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低蛋白血症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8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情况分为A组(低蛋白血症组)及B组(非低蛋白血症组),通过比较两组治疗时间、终止妊娠孕周、并发症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围生儿死亡率来评价低蛋白血症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A组治疗时间、终止妊娠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胸腹水和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情况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且围生儿死亡率高,临床应密切监测病情,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向瑾操;王燕燕;陈俊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郑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郑州市区2012年1-12月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率为3.43%,男女比例为2.20∶1.00,死亡率高年龄组为71~80岁组;导致院前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猝死及原因不明、创伤;全年死亡人数呈现年初与年尾高,中间低的趋势.结论 根据院前死亡病例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合理配置急救资源,并对易感人群进行宣教,以减少院前死亡发生率.
作者:邵慧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僵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术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进行t检验,同时对病变特点、病程、伸膝装置累积程度、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结果,进行归纳,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对该组80例患者进行3 ~60个月的随访,平均为17.5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无皮肤坏死、撕裂现象,同时也无伤口裂开、再骨折等情况出现,虽有患者出现短期的伸膝滞留,但在随访终时,无伸膝迟滞遗留情况出现(末次随访时按Judet标准).观察组治疗结果:24例;良13例,3例差;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28例优;6例良;6例差.两组患者膝关节ROM有明显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ROM由治疗前(36±22)°增加到(1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P<0.05);对照组患者ROM由治疗前的(45±22)°增加到(95±4)°(t=-12.4,P<0.05).两组治疗前后ROM和HSS评分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病例特征较为复杂,因此,需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等特点,被广泛使用.虽然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也应该结合病情适当与传统康复治疗相结合,将患者成功治愈才是终目的.
作者:张本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对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现状进行有效的调查和分析,方便对人体寄生虫病防治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制定相关的防治对策,作为人体寄生虫病防治的科学有效依据.方法 估计总体率,采用随机抽样样本量计算方法,将全国调查的样本量以及各省(区、市)调查的样本量进行确定,同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三步抽样进行调查.采用病原学检查方法对全国31个省共检查350 000人.结果 查出有24种感染蠕虫.同时出现国内外人体感染首次报告,是在福建发现东方次睾吸虫以及埃及棘口吸虫,另外还有在广西发现的扇棘单睾吸虫.蠕虫感染率是20%,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是18%,从而可以推算出,全国感染土源性线虫约有2.6亿人;感染带绦虫约为0.15%,也可以推算出全国感染带绦虫约为0.195亿人;感染华支睾吸虫约为0.45%,可以推算出全国感染华支睾吸虫约为0.585亿人,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蛲虫感染率约为9%.结论 该调查结果与2001年调查结果相比,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的下降,下降了65%左右,感染人数也显著减少.但是,在我国四川、西藏两处的带绦虫感染率则明显的上升.而在我国的农村和牧区,许多寄生虫病仍然广泛的流行.
作者:王姝雅;尹强;王本贺;王心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临床治疗中的认知功能与行为能力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9年9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的神经内科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共8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运用安理申进行治疗.分别对比病人在治疗以前与治疗以后的3个月和6个月疗效,研究MMSE量表测评和ADL量表测评的具体数据,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病人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以后通过MMSE评分,在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MMSE评分治疗组比对照组分别高出15.6%与23.9%,ADL评分治疗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6.2%和15.7%,经过组内t检验,该研究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也略有升高,ADL评分也有降低,但是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病人通过药物进行科学治疗,能够对认知和行为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欲立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8例早产脑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和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后遗症发病率及纠正胎龄40周、41周时的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3%,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后遗症发病率比较:治疗组后遗症发病率为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纠正胎龄40周、41周时的NBNA比较:治疗组两次NBN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早产儿脑损伤临床效果显著,能促进患儿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毓敏;许宇翔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23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约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40mL,术后平均恢复排气时间26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没有出现胃出血、切缘瘘、腹腔感染及胃腔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5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胃间质瘤行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池良杰;曾长青;黄良祥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颗粒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内镜确诊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予以口服美沙拉嗪颗粒,并静点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照组仅予以口服美沙拉嗪颗粒.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为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体征消失率、内镜完全缓解率和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依次为67%、46%、75%及67%;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体征消失率、内镜完全缓解率和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依次为50%、29%、50%及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美沙拉嗪以及甘草酸二铵进行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马颖光;夏兴洲;袁丽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PCOS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卵泡发育情况以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卵泡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治疗后卵泡大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及催乳素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激素六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蔡建波;苏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脑红蛋白(Ng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用60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sham组(n=6)、正常对照组(n=6)、HIBD组(n=48).HIBD组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以后,分别在HIBD后3h、6h、12h、24h、48 h、72 h、7d、14d处死老鼠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海马CA1区Ngb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HIBD组Ngb阳性细胞数在缺血缺氧后3h开始下降,其中6h、12h、24h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到48 h时达低水平,7d时与sham组和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4 d时Ngb阳性细胞数基本恢复sham组和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HIBD后Ngb蛋白的表达呈时相性变化,其表达在缺氧缺血脑损伤中具有神经保护因子的作用.
作者:刘新建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分析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在肾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进行股静脉置管,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且导管滞留的时间长,观察组的误穿动脉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导管栓塞率、血液流量不足情况等均少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颈内静脉置管对患者进行血液进化治疗,具有置管操作简单、导管滞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李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4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观察组(23例)采用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对照组(23例)单纯使用西沙比利进行治疗.28 d后行胃镜检查,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以及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率.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65.2%;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2.6%,对照组为60.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且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意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手法配合针灸共同治疗CSA的临床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治疗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手法配合针灸的方式进行诊治,对照组则仅采取针灸的方式.结果 实验组的42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及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治愈率为95.2%.对照组中,治愈16例,显效及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治愈率为85.7%,实验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在治疗后血流变化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好转.对照组在治疗后的各指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应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CSA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康兴茂 刊期: 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