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及母婴生活质量研究

沈忠桃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护理干预, 母婴生活质量,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患者的效果和母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该科收治的358例妊高症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179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17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血压控制、护理满意度、母婴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妊高症并发症的发生,控制病情的进展,使母体与胎儿的生命安全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保障.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宣教在康复病房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康复病房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该院产后康复病房的4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无健康宣教)和观察组(健康宣教),每组各24例,对两组母乳喂养、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子宫复旧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无抑郁倾向率、子宫复旧良好率均明显升高,抑郁倾向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产后康复患者,给予有效的健康宣教,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昕;张庆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的神经性精神疾病,文章中从该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和治疗现状等方面综述,介绍了近年来该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提醒家长和学校多方面配合引导患儿,从而有效的控制此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戚拥军;赵晓忠;国春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心得安治疗甲亢心脏病的用量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心得安对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1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进行临床探究,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予以抗甲状腺药物、利尿剂和扩充血管药物,治疗组加用心得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治疗组的用药情况,分析心得安的合理用药量,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 采取对照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但采取心得安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室结构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合治疗组患者用药情况,发现心得安的用量与患者心率有关,因此可将其作为临床用药指标进行合理加减.结论 对于甲亢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心得安,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龙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口腔内自发性出血患者急诊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口腔内自发性出血的原因以及急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40例口腔内自发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史询问、临床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分析出血原因,并予以对症治疗.结果 该组111例(79.28%)为局部因素引起出血,其中,69例牙龈炎导致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因素所导致的出血(P<0.05),18例(12.86%)牙周炎、20例(14.29%)拔牙、4例(2.86%)不良修复体、1例(0.71%)牙龈肿瘤导致出血;29例(15.57%)患者伴发全身性疾病导致口腔内自发性出血,其中,血小板减少3例(2.14%),2例(1.43%)白血病,17例(12.14%)高血压,7例(5.00%)肝硬化;一次性彻底止血136例(97.14%).结论 口腔内自发性出血主要是由于牙龈炎症所引起的,同时还应注意全身因素诱发出血,及时予以局部填塞压迫并应用全身性止血药物可有效止血.

    作者:吴东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

    目的 探讨应用阴道三维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实施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整合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该院共收治的28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腹腔镜结合宫腔镜检查得以确诊.在常规的阴道二维超声检查中,发现子宫内膜形态异常者,再实施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比较这两种检验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应用阴道三维超声实施诊断的总准确率为100%,应用阴道二维超声实施诊断的总准确率为67.9%,其中有10例患者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结论 先天性子宫畸形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诊断效果,且操作简单、无创伤、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蒋江帆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HBeAg阴性乙肝患者进行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和分析HBeAg呈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2年1-12月门诊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共175例,对于患者Pre S1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e抗原(HBeAg)以及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的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 本组患者都存在着两种模式,其中属于HBeAb(+)-HBsAb(-)-HBcAb(+)模式1的患者共132例,属于HBeAb(-)-HBsAb(-)-HBcAb(+)模式2的的患者共43例,在模式1中Pre S1Ag呈阳性患者共57例;在模式2的Pre S1Ag呈阳性的患者共16例.两种模式中Pre S1Ag的阳性率分别是43.2%和37.2%,其差异不存在显著性,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79,P>0.05).结论 Pre S1A指标能够敏感反映出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状况,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并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探讨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研究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86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进行普通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干预组SDS和SAS得分均低于常规组,SCL各项内容得分均低于常规组.结论 对肠造口患者心理问题的充分了解和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韦芸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该院自2011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进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康复较好,急性胆道手术患者进行二次手术的概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进行结石清除手术时要保证彻底清除,避免术后复发.

    作者:齐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纤维肠镜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纤维肠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级行肠镜检查的患者,按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不同,随机分为D1组(0.25μg/kg),D2组(0.5μg/kg),D3组(0.75μg/kg)和C组(0μg/kg),每组20例.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给药时间为10min,接着缓慢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检查中DEX以0.5μg/(kg·h)速率持续输注至检查完毕.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前(T0)、进入乙状结肠曲(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过回盲部(T4)及苏醒时(T5)HR、RR、MAP、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镇痛效果、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C组及T0时比较,D1、D2和D3组HR在T1~T5时均下降,Ramsay评分增加,与C组比较,D1~D3镇痛效果明显好于C组(P<0.01).结论 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75μg/kg后,以0.5μg/(kg·h)速率维持,可以安全用于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且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褚天;江伟航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AO分型结合TLICS评分在青壮年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AO分型结合TLICS评分在青壮年胸腰椎骨折手术指证及手术入路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9~2012年青壮年胸腰椎骨折107例,采用AO分型和TLICS评分系统进行分型及评分,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手术入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根据AO分型及TLICS评分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手术入路,107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81例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AO分型结合TLICS评分对青壮年胸腰椎骨折手术指证及手术入路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袁晓峰;段洪;闵捷;周兆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 该研究对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采用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先兆流产患者Ⅰ组对照组与在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40例先兆流产患者Ⅱ组治疗组的治疗疗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 经治疗后,Ⅰ组、Ⅱ组两组治疗方法都有着一定的功效,两组相比较来看,Ⅰ组对照临床有效率为67.5%,Ⅱ组临床有效率为92.5%;Ⅱ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性流产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钱翠霞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论妇产医院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妇产医院有着本身的特点,应当努力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妇产医院常见护患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法制意识淡漠,个别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欠缺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是业务技术不熟练,缺乏对患者的关心,服务意识差,并且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妇产医院对于常见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是护理人员要重视潜在的危险因素、做到有章必循、强化制度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医院应该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并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从而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研究血糖监测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窒息新生儿的血糖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该院收治112例窒息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6例未窒息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监测1 h内、6 h、12 h、18 h和24 h新生儿的血糖值,根据血糖情况对患儿进行输液治疗;并根据血糖情况给予治疗,同时观察新生儿的临床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患儿的血糖不断降低,对照组的血糖不断上升.重度窒息患儿在1 h、6 h和12 h的血糖明显高于轻度窒息者和未窒息新生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 h,观察组血糖异常者的例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观察新生儿血糖早期动态监测,发现其血糖浓度与新生儿的窒息程度有关;所以,血糖动态监测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理化检测中危害因素及防护分析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理化检测在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然而,在检验过程中对化学试剂等一些检验设施的经常性接触,给检验人员造成不可避免地伤害.因此,研究理化检验中的危害因素以及防护措施意义重大.该文主要是对当前我国理化检验领域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造成危害的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关的防护策略.

    作者:朱晓磊;姜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B超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液加硬化剂治疗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液术加硬化剂治疗的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该院25例肝囊肿患者采用肝囊肿穿刺抽液术加硬化剂治疗,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25例患者第1次行经皮肝穿刺抽液术加硬化剂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B超复查,囊肿闭合,其中6例患者为多发性肝囊肿,2个月后更换病灶行第2次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B超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液术加硬化剂治疗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卫晓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胱抑素C、α1-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mAlb/Cr)、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组包含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 mg/d;对照组为该院健康体检者,收集二者血清及尿液标本,检测U-mAlb/Cr、Cys-C和尿α1-MG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U-mAlb/Cr、Cys-C和尿α1-M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P<0.05),而在UAER低水平增高时(UAER在30~100 mg/d),m-Alb/Cr(77.2%)和尿α1-MG(36.3%)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0.05),Cys-C (9.09%)阳性率无显著性增高,将三者间阳性率作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推断,对UAER低水平增高的敏感性U-mAlb/Cr>尿α1-MG> Cys-C.结论 U-mAlb/Cr、Cys-C、尿α1-MG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

    作者:李瑶;陈发林;戴婉如;蔡鹏威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100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收治的10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男14例,女86例,全组病例均行膀胱汽化电切、电灼.术后1周开始膀胱内灌注40 mL生理盐水+20 mg喜树碱,每周1次持续2个月,再2周1次持续4个月,1个月1次持续6个月,总共1年.结果 10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愈84例(84%),好转12例(12%),未愈4例(4%),总有效率96%,随访1年,有2例患者术后反复出现血尿,复查膀胱镜在膀胱颈部,三角区可见原电切痕,膀胱后壁有一乳头状肿物,病检为膀胱腺癌.结论 腔内镜电气化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内灌注羟喜树碱治疗,并发症和副作用都较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大量使用.

    作者:唐柳春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各式各样的智能检验仪器逐渐在医学检验工作中得到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诊断水平,就现阶段而言,如何利用先进的设备,以小的成本来开发安全、有效的医疗检查系统已经成为医院检验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该综述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供参考.

    作者:陈小婷;郑尾珍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胸外科麻醉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胸外科麻醉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2年2月接受治疗的68例进行麻醉效果的胸外科患者进行随机分配,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并异丙酚进行麻醉,乙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并异丙酚进行麻醉,对患者麻醉前、麻醉中的心率、动脉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数值,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清醒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动脉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麻醉中心率数值明显优于乙组,甲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少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胸外科手术时,瑞芬太尼相较芬太尼更加安全有效,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早.

    作者:周蕾;王英男;徐丹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密固达注射液治疗45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密固达静脉输注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1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共45例,通过静脉输注药物密固达对患者进行治疗,每2周为一个疗程.并观察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症状和总有效率.结果 全部患者在治疗后,症状都有显著的改善,其中,腰背部疼痛有效率为95.12%,膝关节疼痛有效率为90%,身体负重疼痛有效率为86.67%,体位改变疼痛有效率为90.91%,总有效率为91.54%.在不良反应方面,有3例患者出现了发热与肌痛状况,共有11例产生恶心和食欲下降,但该不良反应都在注射以后3 d内得到了缓解.结论 药物密固达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方面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并预防骨折,值得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