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陈发林;戴婉如;蔡鹏威
在整个医学临床中,妇产科护理学可以说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学科,医院只有不断使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优质服务的护理能力增强,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并使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是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素质不高、风险意识不强和设备操作不熟练以及沟通缺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防范和化解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对策是要加强医院妇产科病房管理,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标准,通过提高妇科护理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严格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规范,并认真落实奖罚制度.同时要加强设备和药品的管理工作.分析和准确的判断护理安全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是产科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临床使用推拿手法治疗产后缺如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产后缺乳患妇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口服中药古方通乳汤加减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53例患者,在同对照组给予口服相同药物相同剂量的中药汤剂治疗外,加上中医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妇分别治疗2周,2周后对比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愈28例,占52.83%,显效25例,占47.17%,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15例,占28.84%,显效32例,占61.54%,无效5例,占9.62%.结论 两组患妇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推拿手法能够辅助治疗妇女产后缺乳,疗效肯定.
作者:王志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纤维肠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级行肠镜检查的患者,按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不同,随机分为D1组(0.25μg/kg),D2组(0.5μg/kg),D3组(0.75μg/kg)和C组(0μg/kg),每组20例.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给药时间为10min,接着缓慢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检查中DEX以0.5μg/(kg·h)速率持续输注至检查完毕.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前(T0)、进入乙状结肠曲(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过回盲部(T4)及苏醒时(T5)HR、RR、MAP、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镇痛效果、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C组及T0时比较,D1、D2和D3组HR在T1~T5时均下降,Ramsay评分增加,与C组比较,D1~D3镇痛效果明显好于C组(P<0.01).结论 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75μg/kg后,以0.5μg/(kg·h)速率维持,可以安全用于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且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褚天;江伟航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小儿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及地塞米松加以治疗,采用Elisa法对两组患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I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死亡率为4.00%,对照组为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小于观察组(P<0.01).结论 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何逾祥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加,约占全球的1/4,糖尿病药物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近几年的中外治疗指南、文献报道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降糖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市场上降糖药进行阐述,尤其对近几年降糖新药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阐述,作为目前临床医师指导糖尿病用药的参考.
作者:林茂伟;余丹 刊期: 2013年第30期
该文以北京某新晋的医保二级医院为例,阐述了随着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的部分经验和问题.论述了可以通过医保政策的导向性和监督性,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促进其提供更加公平和及时的基本医疗服务.建议通过统筹管理、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补偿机制和支付方式改革等方式,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作者:俞士水;王名晶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比较乳腺小管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NY-BR-1的表达.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乳腺小管癌患者58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02例的病理石蜡切片作为研究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NY-BR-1的检测,以及ER、PR、Her-2、Ki-67、nm23、MDR-1以及LRP的检测.结果 乳腺小管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NY-BR-1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P<0.05);浸润性导管癌Ⅰ、Ⅱ级患者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Ⅲ级患者(P<0.05);乳腺小管癌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Ⅲ级患者(P<0.05).NY-BR-1表达与ER和PR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激素受体Her-2、Ki-67、nm23、MDR-1以及LR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NY-BR-1在低分化癌中的表达率比较低,在高分化癌中的表达率比较高,乳腺小管癌与高分化乳腺癌和Luminal型乳腺癌具有相近的分析程度.
作者:李晓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肿瘤大小对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3年6月-2006年1月该院收治的108例T3期胃癌患者,按照患者肿瘤的大小分为两组,患者肿瘤直径>8 cm的为大直径组,患者肿瘤直径<8 cm的为小直径组,其中大直径组患者共计有26例,小直径组患者共计有8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胃癌D2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大直径组患者在经过D2根治术治疗5年后的存活率为34.6%,小直径组患者在经过D2根治术治疗5年后的存活率为54.9%,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对比,小直径组明显优于大直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的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付亚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甲亢病人的孕期病情变化并评价其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39例妊娠合并甲亢病人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全部妊娠合并甲亢病人中共有11例在孕期没有异常状况,28例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甲亢症状,因为治疗比较及时,病人的症状都获得了有效的控制,没有1例出现甲亢危象,但是新生儿中有2例病人出现死亡,治疗后并发症少并且都不严重.共有5例早产,其他的34例足月产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295±230.7)g,经Apgar评分值为(9.41±0.28)分,均属正常.结论 在妊娠各期都可能会发生甲亢,并发的甲亢可能会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并会对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孕期应当加强监护,并及时给予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闫莉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对应用改良Moberg推进皮瓣修复方式对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8例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修复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改良Moberg推进皮瓣修复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指端指腹皮肤缺损病情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修复治疗操作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手指功能及外观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改良Moberg推进皮瓣修复方式对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小伟;陈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通腑逐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通腑逐瘀法),每组30例,通过偶氮显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腑逐瘀法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TNF-α水平,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苏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研究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86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进行普通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干预组SDS和SAS得分均低于常规组,SCL各项内容得分均低于常规组.结论 对肠造口患者心理问题的充分了解和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韦芸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尿潴留常见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PPH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对PPH术后患者尿潴留原因分析,根据入院时间编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综合护理实验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PPH术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宗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护士是医患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融洽的护患关系能够增强和患儿家属之间的亲和力,并有效避免许多护患间潜在的冲突和矛盾.护患之间产生误解或者不满的具体表现在护患交流沟通少、护士语言使用不当、语言失度或者解释工作不到位.护患进行沟通的方式是护理专业技术沟通、护患之间情感沟通,护士进行沟通时使用的语言方式是劝慰性、解释性、称赞性和鼓励性语言.护士在和家属沟通时,应耐心倾听,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症病情时应注意和医生保持一致,防止由于医护意见差异而导致家属不信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完善护患关系,终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乔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肥胖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间148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肥胖组在建立通道时间及二次手术几率方面高于非肥胖组,但在结石清除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虽然肥胖会增加手术时间及二次手术几率,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肥胖患者中仍安全有效.
作者:林圩;尹心宝;梁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5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一组为硫酸镁组,另一组为山莨菪碱组,每组有患者25例,比较两组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的前期临床治疗效果都比较理想;两组不同的方法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与山莨菪碱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均有显著疗效,且两组患者预见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冯玉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评价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出血患者并低纳血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该院收治的56例脑出血并低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并低钠血症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酒晓盈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 该研究对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采用单用西药治疗的40例先兆流产患者Ⅰ组对照组与在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40例先兆流产患者Ⅱ组治疗组的治疗疗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 经治疗后,Ⅰ组、Ⅱ组两组治疗方法都有着一定的功效,两组相比较来看,Ⅰ组对照临床有效率为67.5%,Ⅱ组临床有效率为92.5%;Ⅱ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性流产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钱翠霞 刊期: 2013年第30期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理化检测在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然而,在检验过程中对化学试剂等一些检验设施的经常性接触,给检验人员造成不可避免地伤害.因此,研究理化检验中的危害因素以及防护措施意义重大.该文主要是对当前我国理化检验领域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造成危害的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关的防护策略.
作者:朱晓磊;姜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为了加强输血管理,使血液得到科学合理应用,须建设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规范各类用血.该文以广州地区临床输血监测系统项目建设为例,讨论了通过加强沟通、多目标平衡、整体变更控制、风险控制、过程监控等项目管理手段对项目实施整体管理,协调各项工作,从而有效完成项目预期的目标.
作者:杨乐东;贝春花;李锦城;杨穗群;李洁;林昌周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