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爽;宋俐;葛清莲
目的 总结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自发性气胸大多有肺部疾病基础,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少,呼吸困难多,双肺查体差异不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病19例,占82.6%.治愈22例,死亡1例.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继发性,易误诊,应提高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总结3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进一步放射治疗的护理.放疗前做好气套管、排痰及心理干预;放疗后做好放疗区皮肤、套管、饮食等健康教育.才能顺利结束放疗.
作者:孙艳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人们对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因素导致医疗护理纠纷问题不断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分析造成沟通不良的原因,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建立彼此信任、关心、平等的和谐关系,消除护患之间紧张和矛盾,共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何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X线透视、造影及超声心动图的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随访6个月~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PDA、ASD、VSD的封堵成功率分别为95.68%、91.23%和98.67%,随访6个月~2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发现患者的右心房、右心室内径缩小,心室功能得改善;发生心包填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9%.结论 经导管介入封堵器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一;齐文娟;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液离体后放置时间对血糖检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空腹血在室温下(18~22℃)放置5h,每隔1h取血清进行血糖含量测定.结果 血标本在放置1、2h内检测血糖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置3~4h的检测值明显降低(P<0.05),放置5h后的检测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后2h内血糖浓度并无明显下降,而2h后血糖浓度明显降低,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在2h内进行血清分离,以确保血糖测定结果的精确.
作者:王智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同伴教育在降低颈椎病的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取228例按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2例,观察同伴教育组,观察患者宣教内容掌握程度、改善工作方式方法、自觉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颈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及自觉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程度明显提高、颈椎复率明显降低,2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伴教育能降低社区颈椎病复发率,是科学的、实用的、有效的健康宣教方式.
作者:洪梅华;黄青锋;叶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周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防治,观察组45例对骨质疏松的病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就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观察组身高缩短人数和腰背痛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ECK BMD、L1-L4BMD 及下肢肌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定防治骨质疏松措施,可延缓骨质疏松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覃雪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4层螺旋CT对12例胸背痛,临床怀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及后处理.结果 1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中,A型4例,B型8例;其中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累及胸腹主动脉的4例,累及胸主动脉3例,仅累及腹主动脉1例;2例壁内血肿发展为急性夹层;2例壁内血肿伴穿透性溃疡.结论 MSCT 是检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快速、无创检查方法,对临床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曾鹏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和MRI表现,以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和MRI表现,20例均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肾透明细胞癌20例,6例病灶直径<3cm,14例病灶直径≥3cm.7例病灶突出于肾轮廓外,8例病灶表现为边界不清.CT平扫病灶呈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20例病灶MRI检查均有异常表现,与CT表现大致相符,能更加清晰显示出血、囊变及假包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CT对于肾透明癌的发现率较高,MRI则能更好显示肿瘤内出血、囊变、假包膜,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均有一定特征,两者结合有助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蔡雅丽;黄永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采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对各种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黏滞度变化.方法 使用德国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对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患者进行血小板单采去除,观察采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液黏滞度变化.结果 采集后患者血小板明显下降后黏滞度降低,临床症状缓解,统计学有显著意义.结论 采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应用血小板单采去除能安全有效治疗异常血小板增多,不良反应较轻微.
作者:刘平;沈正枝;张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以来与我院进行治疗的癌症晚期患者24例,通过临终关怀以及各项护理措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临床关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癌症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结论 各种护理措施配合得当,才能够做到给癌症晚期患者以人性化的护理,让帮助患者走完人生的后一段路程.
作者:朱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正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时间平均(17.2±1.9)个月,患者侧貌有明显改善,颏唇沟变浅,口内检查上下牙列整齐,前牙覆盖覆牙合基本正常,上下第一磨牙呈中性关系.X线头影测量均有明显好转,趋于正常.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联合可有效诱导下颌功能前移,改善上下颌关系,改善侧面部容貌和咬合关系,有效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命质量,可作为矫正安氏II类错牙合畸形的主要方法.
作者:田绪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股骨髁支撑钢板抗弯、抗扭、抗剪力及抗旋转性能好,符合股骨下端解剖结构,与股骨髁结合紧密;钢板远端近似三角形设计以及螺钉孔呈三角形分布,加强了内固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多枚经钢板远端螺钉孔拉力螺钉的使用,使髁间碎骨块之间达到侧方加压,而髁上侧方钢板则为碎骨块提供轴向支持,从而保证了骨折端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为术后早期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股骨髁支撑钢板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尤其对于C2C3型骨折.
作者:杨霞;秦霞;李莲娜;刘霞;别海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头颅CT在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老年性痴呆病人60例的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CT结果显示患者出现脑室扩大以及脑沟变宽等萎缩性表现.本组患者的颞叶内侧受累程度严重,颞叶发生显著萎缩现象,其颞角、侧裂池以及海马池增大程度明显区别于其他各处,增大发生在一侧或双侧呈不对称性,本组中共23例老年性痴呆病人发生脑白质密度变化.结论 CT检查可以提高对早期老年痴呆的诊断,对老年痴呆的早发现以及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期的影响和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自然分娩的高龄产妇107例进行分析,分为常规护理组53例和心理干预组54例.结果 产妇疼痛程度方面,心理干预组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并发症方面,心理干预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心理干预组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高龄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明显改善不良情绪,降低疼痛,降低产后并发症和抑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淑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81例癫痫病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纯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明显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侯合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预防老年患者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粘膜损害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病人上消化道粘膜损害率为2.78%,对照组上消化道粘膜损害率为22.3%,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谢锋;朱红;刘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针灸配热敷疗法治疗中老年男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排除结石、肿瘤、异物梗塞病因外,通过本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论述,结合临床观察,从理论基础与临床运用2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 本病主要为脾气亏虚,运化失司,肾气不足,气虚湿阻所致.临床应用针刺热敷疗法,补脾益肾,调养气血来通调三焦,疗效显著.结论 针刺配热敷疗法治疗中老年尿潴留,疗效显著持久.
作者:李培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60例.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ESVI、EDVI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孔庆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精神刺激,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病人术前若无适应过程,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不能很好配合手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也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充分了解患者在手术前的心理变化特征以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等诸多不利因素,应用相关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护理技术,做好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健康的情绪,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屈鹤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