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群星;赵炳海
本文从八个方面入手探讨目前基层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思路.即医院药师首先向临床药师转变;临床药师必须全方位紧密服务患者;临床药师须多环节紧密结合临床;临床药师要有医学知识;临床药师向专科化方向发展;医院药师逐步遵循临床实践;医院药学论文和科研的主流应体现药物治疗;临床药学应创立具有特色的临床药学医疗文书.
作者:郑才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为观察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本文将我院资料完整的58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矫治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58例中,男性27例,女性31例,年龄5~12岁,平均8.5岁.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视力、眼位、眼球运动、双眼三级视功能、AC/A测定以及1%阿托品散瞳验光检查,经全矫配镜观察6个月以上,术前平均斜视角:裸眼+47.25△,戴镜+31.5△.方法 依据戴镜6个月残留之斜视角设计手术量,首选单或双侧内直肌徒后术,若斜视角过大则辅以外直肌切除术.以单纯内肌徒后1mm矫正1.5°;内直肌徒后 1mm,外直肌同时截除1mm矫正4°计算手术量.结果 本组58例中,功能治愈36例,占62.07%,临床治愈15例,占25.86%,;疗效差7例,占12.07%,总治愈率87.93%,取得满意效果.本文还针对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成因、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谢文;陈荆生;胡建兵;高志勇;张平;郭韦韦;张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目前我院住院心境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110例住院心境障碍患者治疗中所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常用的药物是碳酸锂68例(61.8%).(2)利培酮51例(46.4%).结论 本院心境障碍的药物治疗是比较规范的.
作者:徐涛;刘逢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寻找主护护理模式应用的更利于护理人员工作的多功能床边护理工作车.方法 通过临床试用2种不同材质的多功能床边护理工作车,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2种不同材质的多功能床边护理工作车各有各自优缺点.结论 临床上应诞生一种更利于护理人员工作的多功能床边护理工作车.
作者:任玲玲;朱信美;吴桂莲;李落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综合治疗带状疱疹58例,治愈41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有效率91.38%,与对照组比较 P<0.05.结论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诊治的30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给予常规溶栓等对症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30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的有18例,有效的有11例,1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结论 对于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除了给予常规治疗外,急性期给予相应的护理,可以明显延缓病情进展,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岳会玲;胡宛生;王娜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救治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至2008年收治的55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分别随访6个月~2年,依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26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发生机制复杂,预后较差,应用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程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型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纳加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提高肿瘤局控率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Ⅲ~Ⅳ期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甘氨双唑纳800mg/m 2剂量,放射治疗前应用.结果 完全缓解33例,部分缓解7例.结论 甘氨双唑纳作为放射增敏剂有效治疗晚期食管癌,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丽娇;陈少明;张慧珍;许秀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通过术前访视,术中交谈,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制定可行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 大多数手术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帮助病人解决或减轻紧张、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手术,对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刘金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三年来经阴道彩超检查的255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组资料中,术中超声诊断正确的有243例,有12例患者出现漏诊,其原因是有6例患者为肌瘤合并囊性变,6例合并感染.采用经阴道彩超的诊断符合率为95.29%.结论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极高,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患者稳定期的生活质量及重度与轻度脑外伤患者在人口统计学,社会功能,神经行为症状之间的差异.方法 重度与轻度脑外伤患者通过QOLI,SIP,PIL,HISC,NRS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活目的,主观及客观神经行为评价.结果 脑外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正常人的1/3程度(66.1±23.4;6.5±2.5),社会功能及生活目的 比对照组较低,主观及客观神经行为症状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脑外伤患者比轻度脑外伤患者在社会功能障碍与主观症状尤为突出,但在生活质量,生活目的,客观症状无显著性.结论 脑外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稳定期也明显低于比正常人,重度脑外伤患者比轻度脑外伤患者在社会功能障碍与主观症状尤为突出.
作者:崔国华;李光哲;韩磊;姜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依据中医辨证理论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蒲地蓝和炎琥宁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蒲地蓝口服液和炎琥宁静滴治疗,对照组以利巴韦林静滴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和总病程.结果 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少于对照组(P <0.01).结论 蒲地蓝和炎琥宁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缩短病程.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征,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 搜集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以老年男性居多,病史较长,多脏器功能衰竭、酸碱失衡及肺内感染等高发.结论 多脏器功能衰竭、酸碱失衡及肺内感染等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提前预防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苗文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供应室工作的服务形式及下收下送工作的服务效应.方法 通过用密闭车、两部电梯进行回收和发放的方法.结论 利用这种服务形式减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和交叉感染机会
作者:窦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a-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77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233例,肝炎肝硬化组105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分为轻度组159例、中度组 29例、重度组45例,检测血清HBVDNA水平与a-L-岩藻糖苷酶活性并统计分析.结果 (1)在所有病例中,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水平高,其次肝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低,3组间两两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而3组间AFU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轻度组HBVDNA水平高,其次中度组,重度组为低,3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重度组HBV-DNA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高,其次中度组,轻度组低,3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中度、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脏损害程度与HBV-DNA水平、AFU的活性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 HBV-DNA水平、AFU活性可以作为乙肝病毒感染者肝脏炎症程度的指标,受肝脏炎症活动影响,AFU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特异性较差.
作者:金宏慧;李仲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 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姜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阿奇霉素所致的小儿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静滴阿奇霉素患儿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2组患儿出现的胃肠道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40例对照组中,有12例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而40例观察组中,有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与对照组相比(30.0%),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阿奇霉素所致的小儿胃肠道反应,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梁宏;刘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纳络酮(NLX)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病人随机分组:纳洛酮(NLX)组32例,对照组30例,纳络酮(NLX)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络酮(NLX)2mg静脉注射,0.5 ~1h/重复给药.对照组常规给予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及复方丹参等对症治疗.详细观察2组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及生理反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纳络酮组患者较对照组昏迷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纳络酮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吴留柱;宝全;赵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采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9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在手术前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进行麻醉;B组患者在手术前采用食管引流型喉罩进行麻醉.对2组患者的操作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并发症情况,以及置管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A组,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该组操作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该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A组,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该组患者置管后的HR和MAP变化情况也较A组理想,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结论 采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置管更加安全可靠,便于操作,患者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陈献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热合操作技能,减少血液污染,降低科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机率,充分利用宝贵血液资源.方法 通过用不同方法热合、离心、做统计分析.结果 按规范性操作,热合部位完整,无渗漏.非规范性操作,热合部位发生渗漏.极大浪费血源,存在不安全隐患,增加了成分制备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机率.结论 通过强化热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高质量的热合工作对成分制备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贯穿整个制备过程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惟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