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EGF对牙周组织改建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蓉艳;李娜;李金源;张彬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增殖, 成骨细胞
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特异性促进血管增殖的作用,而骨的改建与血管新生的关系密切.在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中尤其以牙槽骨改建为重要,本文就VEGF在正畸牙移动中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脑型血吸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脑型血吸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21例晚期脑型血吸虫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不良反应2例,1例肢体偏瘫加重,癫痫症状消失,无手术死亡.随访时间6个月~2年,均恢复正常生活,癫痫发作得到控制,复查CT或MRI提示颅内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脑血吸虫病应早确诊,早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治疗必须结合必要的对症处理及外科手术和护理措施.

    作者:陈仕英;杨伏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不同病因及并发症的相关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不同病因及并发症的特点.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急性胰腺炎患者5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在20~73岁之间,分析所有患者的不同病因及不同病因的患者并发症.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胆源性与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性与酒精性、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的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性与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并发症中肝脏损害有统计学意义;酒精性与非酒精性急性胰腺炎并发症中肝脏损害、胰性脑病有统计学意义;高血脂性与非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并发症中胰性脑病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有多种病因,常见的为胆源性、酒精性及高血脂性,临床上防治并发症很重要.

    作者:李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管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分析.结果 本组20例患者治愈19例,治愈率为95%,1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结论 合理地治疗加上良好的护理措施对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溃疡面炎症消散和愈合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接受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的患者,均平稳手术,无护理意外.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徐盛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聚甲酚磺醛治疗宫颈糜烂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子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中常见的,发病率高的妇科疾病,可引起白带增多、白带带血或性交后出血,小腹酸痛、月经失调等.该病除增加病人的生理、心理痛苦、影响妇女的健康和受孕外,还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积极防治慢性宫颈炎,对保障妇女健康有重大意义.多年来对该病治疗方法无非栓剂和物理治疗,但栓剂效果不太理想;物理治疗一是有创伤并造病人心理负担,二是不太适合未生育年轻女性.本文通过对60例宫颈糜烂患者局部敷药的方法和疗效观察探讨对宫颈糜烂的无创治疗.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门诊就诊并且要求治疗宫颈糜烂的女性进行聚甲酚磺醛溶液局部上药并观察疗效.结论 聚甲酚磺醛溶液局部上药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作者:岳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精神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治疗

    精神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治疗是实现精神病患者健康回归社会的必须的治疗手段,是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主要从认知模式再塑、情绪调整训练、社会交往生存技能训练、家庭心理干预治疗等多个角度进行具体实施.

    作者:陈文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78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通气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pH值、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变化.结果 78例患者无创通气3~7d后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提示pH值,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是肯定的,使患者通气功能和缺氧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白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风偏瘫病人功能恢复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首次中风偏瘫病人近期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探讨其有效的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首发中风偏瘫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护理干预资料.结果 本组85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痊愈26例(占31.6%),显效32例(占37.6%),好转25例(占29.4%),无效2例(占2.4%).总有效率97.6%.结论 针对病人的特点进行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且尽早介入对提高中风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作用而造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腹水是肝硬化突出的表现,发病率较高,多见于老年人.笔者自2003年10月至2008年5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维波;董春英;董春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反应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寻求减轻化疗副作用所引起的躯体反应症状,提高舒适感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12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以及一般性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心理行为干预,采用中国癌症患者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在化疗第3个疗程中及疗程结束后进行调查.结果 化疗后干预组比对照组焦虑情绪及对疾病的认知,对治疗的态度和躯体反应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化疗患者实施适当心理干预能减轻化疗反应,提高舒适感.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作者:蒋夕红;王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胃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临床分析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多发生在毕Ⅱ式术后.一般在术后2~4d逐渐恢复.其诊断方式依病情而选择,治疗上不要贸然选择二次手术,保守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彭拥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丹参滴丸加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为棕色圆珠形滴丸,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复方丹参滴丸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急救.本文结合临床案例初步探讨了复方丹参滴丸加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意在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促进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林福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尿液标本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结果比较

    目的 以显微镜镜检为参照,探讨尿液干化学法在尿液标本中白细胞与红细胞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4份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干化学法分析和显微镜镜检,对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白细胞干化学法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北、阴性率和准确度分别为47.06%、97.79%、92.31%、80.61%和82.84%;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率、阴性率和准确度分别为95.41%、68.42%、77.01%、92.86%和82.84%.结论 在尿液标本的白细胞与红细胞检测中,干化学法检测无法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临床必需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准确率.

    作者:覃益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73例肝硬化腹水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73例肝硬化腹水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好转,腹水完全消失者59例(80.8%),症状部分改善,腹水部分消失者11例(15.1%),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5.9%.结论 精心的治疗和护理能使大多数肝硬化腹水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期.

    作者:杨飞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纤支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纤支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支气管内结核患者经纤支镜检查的病理、细胞、细菌学与临床表现.结果 46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X线表现以肺内片状浸润及肺不张为见;纤支镜下表现以内芽增殖型为主;刷片抗酸杆菌阳性率高.结论 纤支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肺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条件的PSVT患者随机分ATP组27例,普罗帕酮组27例和维拉帕米组27例,分别经静脉ATP、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推注,记录给药后和给药期间临床和心电图状况.结果 ATP组转复成功率为85.2%.瞢罗帕酮组81.5%、维拉帕米组88.9%,相比较维拉帕米组转复成功率高.ATP组起效更快,P<0.001.ATP组、普罗帕酮组和维拉帕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9%,22.2%、22.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试验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三磷酸腺苷、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均是治疗PSVT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马跃;于燕;王立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4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0例,对其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0例中,并发症40例(4.0%)采取有效的护理治疗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进行严格检查,术中规范手术操作能够显著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术后加强观察及护理是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前提,并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使患者快速康复,减轻痛苦,防止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不良反应.

    作者:林永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糖尿病性视同膜病变Ⅰ-Ⅲ期患者5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6例,给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拉/次,3次/d,连续用药90d:对照组26例,给予维生素B1片20mg/次、维生素C片0.2/次、肌苷片0.2/次,均3次/d口服,连续用药90d.通过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力、视野检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目、视力、视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刘梅英;郝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医院聘用护士管理

    目的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医院聘用护士管理.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聘用护士采取综合管理的方法.结果 2007年1月对聘用护士采取综合管理的方法后,聘用护士的满意度为99%,护理质量评分为(99.5±1.21)分,聘用护士的专业知识评分为(86.8±7.4)分,继续教育评分为(36.4±4.6)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0%,(90.1±2.8)分,(64.3±10.1)分,(14.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聘用护士是医疗卫生系统不可缺少的力量,应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稳定护理队伍,并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聘用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袁友荣;李彩云;陈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皮肤病的防与治

    用临床中的几个其型案例,来说明皮肤常见病治疗是根本,预防是关键.

    作者:冯丽娜;高贵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