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8例前置胎盘患者期待疗法的观察和护理

章帮秀

关键词:前置胎盘, 期待疗法, 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期待疗法后的产前表现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通过对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应用期待疗法,观察产时护理与产后护理,对不能渡过危险期的患者及时终止妊娠.结果 前置胎盘产妇98例,均在本院妇产科分挽.其中,2例胎龄达36周以上且胎儿肺成熟.其中剖宫产82例,活婴76例,6例早产贻儿经抢救无效死亡.自然分挽10例,婴儿均存活;体重平均2480g.6例来院时胎儿已死亡:未出现产妇死亡.结论 对前置胎盘产妇的护理应注重病情观察及应急预案,并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期待疗法可成为前置胎盘患者的一种临床可行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传统术后镇痛与改良术后镇痛的比较

    目的 探讨耐乐品及曲马多改良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ASAⅡ级、年龄35~65岁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合改良镇痛组,每组各30例.传统镇痛组给予吗啡2mg硬膜外推注,泵配1.25%耐乐品100mL,吗啡6mg,硬膜外泵注2mL/h;改良镇痛组给予吗啡2mg硬膜外推注,泵配1.25%耐乐品100mL,曲马多400mg,硬膜外泵注2mL/h.术后镇痛2d,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镇痛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镇痛组术后副作用(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皮肤瘙痒、尿潴留及低血压)发生率低于传统镇痛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硬膜外术后镇痛,曲马多改良术后镇痛效果可靠,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沈振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动态血糖监测仪在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及动态血糖检侧系统应用的优势.方法 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病人23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治疗.检测空腹血糖<7.0m=L/L,早餐后2h血糖<10.0mmd,/L,MAIC<7.5%.选用CGMS对病人行连续72h血糖监测.结果 有5例患者发生低血糖(血粉< 2.8mmoL/L),共13次,低血枪均发生于23:00至次日07:00,仅3例次有自觉症状,经进食后缓解.有7例患者有高血糖发生(血粉>11.1mmol/L),均发生于餐后1-3h.结论 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仍可能存在较大的血糖波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可发现高血糖事件及无症状低血糖,为产格控制血糖,正确调整用药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更有效地减少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雪萍;唐海伦;吴志波;罗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26例患者的疗效.方法 观察临床治疗组的26例和对照组22例,全部病例均为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组给予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对照组仅给予多西他赛化疗,对2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并观察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的毒副反应、Her2表达强度与赫赛汀联合泰素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赫赛汀联合泰素治疗26例中,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11例,无变化(NC)3例,进展(PD)5例,有效率(CR+PR)为69.2%.明显高于对照组40.8%0对照组CR有5例,PR 4例,NC4例,PD9例.结论 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26例疗效显著,近期缓解率与Her2表达状况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杜峰;万里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危重高血压的降压效果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危重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 40例老年危重高血压患者平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比索洛尔治疗.结果 2组的血压改善情况类似,都比较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比索洛尔是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特别是伴有心肌缺五、心率加快的高血压患者较适宜的组合降压方案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HIFU刀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局部放疗联合HIFU刀(高强超声聚焦刀)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5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综合组25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期给予HIFU刀治疗.放疗开始后每周加做1~2次HIFU刀.单放组25例,单独应用三维适形放疗.2组病人照射剂量相同(50~60Gy,2Gy/次,5次/周).结果 胰腺癌原发灶:总有效率(CR+PR)综合组与单放组分别为48%与24%.疼痛缓解率分别为4%与40%.2组原发灶总有效率及疼痛总缓解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HIFU刀能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胰腺癌的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作者:陈蛟红;胡红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生儿惊厥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和急救措施.方法 对我院5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急救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顺位依次是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22例、颅内出血12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6例,此3种病因占全部病例的80%.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为主.结论 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健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新生儿轻微型惊厥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需密切观察,及时诊治;止疫药首选苯巴比妥钠静脉推注.

    作者:李传金;朱蕴;谢贵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脑梗死43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与分析小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血管病变状况及其发病机制,井对其检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小脑梗死好发于男性,易发于50岁以上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房纤颤为小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主要以恶心呕吐、眩晕、头痛、共济失调、眼震及构音障碍为主.临床检查常用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检查进行初步筛选,对不确定者或怀疑者则需给予头颅CT或MRI检查.结论 正确认识小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其临床特征对其的诊断与治疗能提供有效的临床帮助.

    作者:王建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应用碘伏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碘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先用3%的双氧水溶液消毒患足,再用含有5%碘伏溶液的纱布覆盖,配以足部护理,条日2次.结果 糖尿病足患者患肢清疡面恢复较快,效果明显.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足的过程中,应用碘伏辅助治疗,疗效可靠确切,可在医院及社区家庭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永芳;崔东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液透析患者3种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比较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3种深静脉置管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 将我院透析治疗中心2009年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分析比较3组临床效果.结果 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3种置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00%、95.00%、97.50%,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22.50%、22.50%,经统计学处理,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其他2组比较,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结论 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进行血液透析慢性肾衰患者临时血管通路的佳选择.

    作者:欧阳文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CDFI与TCD联合应用对颈部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在缺血脑血管病中占重要地位,及早发现并诊断颈动脉狭窄,适时对其实施治疗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该检查目的 在于对颅外动脉狭窄和闭塞及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若颈部动脉重度狡窄或闭塞时患者颅内动脉侧枝循环不同程度开放(前交通、后交通、颅内外交通开放),交通代偿良好,则不易造成脑梗死,而侧杖循环形成不良,可引起缺血性脑病发生.

    作者:陈晓旭;张玲;韩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防治

    目的 研究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发生电切综合征的原因、预防及抢救措施,从而加深对电切综合征认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88例前列腺增生症实行TUVP,对其中4例电切综合征的抢救与处理.结果 3例出现电切综合征先兆症状,1例出现肺水肿,均经抢救治愈,本组无死亡.结论 缩短手术时间,熟练技术操作,妥善止血,避免高压灌注;术中应用高渗钠和(或)速尿,可有效减少电切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谷国杰;董怀生;李会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超声诊断不同类型异位妊娠120例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20例经超声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GE-LOGIQ-400、Acuson 128XP/10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总结分析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超声诊断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者112例,诊断符合率93.3%.120例超声诊断的异位妊娠患者中,未破型、破裂型、流产型、陈旧型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均有其自身的特点.结论 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不同类型的异位妊娠超声声像图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临床诊断异位妊娠时同时结合HCG及患者自身的因素而确诊.

    作者:黎文英;罗湘苏;孙纪绵;甘雄留;蔡妙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5800例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目的 为了了解本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 本文对5800例住院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 4项检测指标中HBsAg感染率居首,阳性率为9.05%;本次检测5800例受血者HCV感染率为0.52%,HIV感染率为0.052%;本次检测梅毒的阳性率为1.03%.男性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其它3项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有利于了解本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操作,避免医疗损伤而引起的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

    作者:徐洁玲;周世娟;贺勇锋;古丽娣;郭丽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婴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总结500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包括穿刺方法,血管选择,进针角度和置管期间的护理,拔针注意事项等,认为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成少重复穿刺,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保证.

    作者:彭间英;梁锦芳;梁凤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儿外伤开颅术后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20例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并总结治疗经验和预防措施.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重度残疾2例,轻度残疾10例,治愈5例.结论 小儿外伤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患病早期应及进行积极治疗,并重视手术操作,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护理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本丈通过对基层现行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提高质量控制成效,使患者真正从护理质量控制中受益.

    作者:陈海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几种特殊类型前置胎盘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几种特殊类型前置胎盘超声诊断,对临床处理的意又.方法 回顾性分析妊娠晚期前置胎盘15例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本组经超声诊断患者1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出血6例,副胎盘前置2例,环状胎盘前置l例,膜状胎盘前置1例,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5例.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的重要手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尽大限度保障母婴平安.

    作者:田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5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人整体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25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整体护理方法.结果 CR(完全缓解)6例、PR(部份缓解)13例、SD(稳定)3例、PD(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76%.结论 在化疗联合治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同时,实施精心的整体护理,疗效确切,能适速缝解症状,廷长生存期.

    作者:黄清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不要忽视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医药以其药源丰富.方法 简单、副作用少.经济实用、效能可观等特点,已越来越受到医毕界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现代医学中,本丈总结了运用西医药的诊治防控手段,结合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是现代疾病防控发展的趁势.

    作者:邹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CEA、VEGF、ICAM-1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胸腔积液中的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含量,探讨它们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76例恶性胸腔积液及35例良性胸腔积液的CEA、VEGF、ICAM-1含量.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CEA、VEGF和ICAM-1含量为(50.69土9.72)ng/mL、(404.93士46.97)ng/mL、(22.25士5.21)ng/mL分别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8.73±2.54)ng/mL、(77.38士12.61)ng/mL、(2.56±1.03)ng/mL;肺腺癌组中的CEA含量(101.72土12.79)ng/mL比鳞癌组(34.53土8.44)ng/mL、小细胞未分化癌组(29.64±8.26)ng/mL、未分型癌组(30.29±9.73)ng/mL明显增高;低分化组VEGF含量为(434.51土48.56)ng/mL,中、高分化组为(390.43±46.19)ng/mL,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化组ICAM-1含量为(24.53土5.96)ng/mL,中、高分化组为(20.74士4.84)ng/mL,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Ⅲ期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ICAM-1含量为(18.47士4.48)ng/mL,Ⅳ期为(24.69士5.77)ng/mL,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CEA、VEGF及ICAM-1水平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2)CEA对肺腺癌的诊断准确性高;(3)VEGF及ICAM-1在恶性胸液组中含量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提示其过度表达可作为恶性胸液的诊断标志;(4)ICAM-1与肿瘤分期有关,含量越高提示分期越晚,预后越差.

    作者:许月丹;毕展建;于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