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芳;张伟;卓昆
为了解中专护生在就业时的态度,以便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中专护生的就业率,笔者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即将毕业的中专部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中专护生就业准备不足,对家庭依赖过强,对经济收入的期望值较高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程琳;魏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探讨精神病患者的医疗管理体制方式及其利弊,为精神病患者家属和精神科医务工作者提供医疗指导,为精神病防治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作者:段武钢;祝家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课前导入、运用形象生动语言、讲述学科发展史,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等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讲好健康评估绪论课.
作者:李高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介绍了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作者:朱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本文通过阐述社区心理学的产生及演化过程,结合目前社区医学在国内深入发展的背景,探讨社区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可行性,实际意义及广阔前景,让枉区心理学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王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根据28例酚妥拉明联合脑垂体后叶素治疗急诊大咯血病例,探讨咯血的治疗方法 .
作者:刘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内固定加植骨的方法治疗股骨远端缺损性粉碎骨折.方法 从髂骨取一块整骨,或切取双段腓骨,嵌植入肌骨远端松质骨缺损处与密质骨髓腔中,以内固定(用AO髁钢板或其他加压钢板)把股骨近,远端连同植骨一块固定.术后即将患肢于主架直立附架水平的托马氏架上,使膝关节曲成90°2周,此间应做轻截被动的伸膝活动.结果 共股骨远端骨折20例,其中股骨髁间粉碎骨折12例,股骨髁上粉碎骨折8例.使用本法治疗,于1年左右有18例获植骨块成活,骨折愈合,膝关节保持了正常功能.2例因是枪击伤,术后感染,致手术失败.结论 使用整块植骨的方法 ,这有利于术后的骨折部位稳定,静脉回流好,促进患肢消肿和膝关节的早期被动活动及终功能的完全恢复.
作者:陈鑫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EDTA-K2抗凝血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避免措施.方法 采用CD-37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EDTA-K2抗凝血,对血小板计数值异常偏低的418例标本,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发现的涂片与计数明显不符的9例患者再次抽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末梢血涂片.结果 EDTA-K2抗凝血用CD-37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为8×109~45×109/L,手工血小板计数复查结果为135×109~268×109/L;仪器法血小扳计数明显低于手工法,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涂片镜检对照分析抗凝血涂片显示血小板明显聚集成簇.结论 EDTA-K2抗凝血个别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应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做好复检工作.
作者:沈培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相关病因.方法 分析导致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相关病因,包括再出血时间、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形态等.结果 39例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者大部分发生在脑出血后24h内(6h内多见),丘脑、壳核区的出血,形成不规则血肿,且血压持续性升高,易出现继续出血.结论 脑出血后继续出血多发生于发病24h(尤其是6h内),有持续高血压、超早期(发病6h内)使用脱水剂、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病史者,首次头颅CT检查显示丘脑、壳核区的不规则形态血肿,且其出血量在20~30mL的患者.
作者:张海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癌侵犯上腔静脉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于外院进修收治的18例肺癌侵犯上腔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肺癌侵犯上腔静脉患者,经手术治疗,术后24~48h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有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心律失常,2例肺内感染,经对症治疗均有所好转,无手术死亡病例.继续随访1~5年,1年的生存率为61.11%(11/18),3年生存率为38.89%(7/18),5年生存率为11.11%(2/18).结论 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肺癌侵犯上腔静脉,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辉;庄炳辉;周永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排粪造影方法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进行造影分析;以期提高对排便困难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 采用数字胃肠机对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50例排粪造影的X线表现,使用户氏标准进行测量.结果 直肠前突患者22例,盆底痉挛综合征1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5例,内脏下垂及肠疝3例,肛管息肉2例.结论 排粪造影方法目前是便秘志者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对其病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优于传统的钡灌肠,肠镜检查.
作者:滕君;仇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与分娩方案.方法 分析51例双胎岳娠情况,井与42例单胎妊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并发症高于单胎妊娠,不同胎位及分娩方式直接影响胎儿的成活率.结论 双胎妊娠者并发症多,选择分娩方式极为重要.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生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生理学的重要环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实验教学手段和质量对学好生理学理论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凯;沈永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后恶露不绝的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临床病例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子宫收缩剂,同时加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7.6%,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疗效满意.
作者:吴文杰;樊爱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制引流器在降低结肠造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各类型结肠造瘘手术病例155例,其中83例使用自制肠引流器进行适疼口引流,72例使用行常规引流,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和平均手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使用粘贴型肛门袋相比,使用自制引流器能明显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率,两者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结肠造瘘术后用自制引流器进行造瘘口引流,可以明显减少结肠造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作者:任易峰;吴义岗;华农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64层螺旋CT冠脉图像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对200例做冠状动脉CT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常见的影响成像质量因素分类,并分别进行调整使之获得较佳的图像.结果 200例中,52例由于心率原因出现伪影,35例由于患者配合不佳出现伪影.20例由于患者本身冠状动脉大量钙化,冠脉支架及体外搭桥等病变影响图像质量,15例由于成像时相不合理形成伪影,12例由于技术方面因素影响成像质量.以上多种因素,经过不同的后处理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剩余的138例均通过常规扫描时相获得满意图像.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要获得质量好的图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率及呼吸的变化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要采集到优质的图像,需要患者、医生、技师通力配合,并通过心电编辑、多时相重建等一系列措施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图像.
作者:孙学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4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调脂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尿激酶和奥扎格雷钠长期联合使用.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增加.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和奥扎格雷钠长期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安全的且有效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并改善心电图ST段的变化.
作者:林丽军;周圣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人们的自身利益保护观念的不断增强,护理工作稍不注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和投诉,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护患纠纷.分析探讨呼唤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林向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观察2种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高速涡轮钻法与劈开增隙推旋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并对手术时间、术后反应、患者恐惧程度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涡轮钻法省时,震动相对较小,术后反应小,并发症少,患者恐惧程度较轻;劈开增隙推旋法能减少骨缺失,保存正常牙槽窝,但震动感较大,创伤较重,患者常高度恐惧.结论 涡轮钻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方法 ,如与劈开增隙推旋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作者:王光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施行的胃切除术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术60例.姑息性切除术7例.并发症13例次,占19.4%;该组无死亡病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其中一例出院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另一例无记录;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胃切除术应严格选择手术指征,实施手术医生应技术娴熟;围手术期的处理正确.
作者:尹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