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心理学在社区卫生中的运用及意义研究

王健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 集体心理, 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社区心理学的产生及演化过程,结合目前社区医学在国内深入发展的背景,探讨社区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融入社区卫生服务的可行性,实际意义及广阔前景,让枉区心理学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方面发挥作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病房进修医师的培养浅谈

    在介入进修医师的培养中,充分认识其来源的差异性及临床知识与技能的参差不齐,合理利用其专长,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地带教,重视临床工作,同时兼顾科研方法的传授,半年至1年后,进修生就可以达到相当的水平.

    作者:杨继金;张火俊;王卫星;袁敏;江旭;杨朝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总结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8例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现发热、局部淤血、腹痛、呕吐和白细胞降低的术后并发症,经精心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细致周致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小芳;张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肾囊肿

    目的 探讨超声介入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注入无水酒精,对照组注入四环素,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87.5%,显效率为5%,有效率为5%,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率为60%,显效率为12.5%,有效率为12.5%,治疗总有效率为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水酒精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肾囊肿效果要优于四环素,就成为治疗的首选.

    作者:胡全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结肠癌根治术前后的护理干预

    本文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的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志者的心理指导和护理干预,使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保证了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治疗.

    作者:杨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至今各行各业都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作者从事医院信息工作10多年,我院从无到有,从一两台运行单机版的计算机发展到理今涵养全院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这个的信息平台,发挥信息技术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有力支持,为临床、医疗提供的强大的协助与支撑.

    作者:张华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CT、MRI对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CT和MRI对肝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MRI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正确诊断75例,诊断正确率为93.8%,CT正确诊断61例,诊断正确率为7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结论 MRI对肝癌的诊断效果优于CT,但在实际应用时要综合考虑.

    作者:王钧;李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DNA错配修复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是人体细胞中存在的一种能识别并修复DNA碱基错配的安全保障系统.近来研究发现,MMR基因缺陷可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有关.本文综述MMR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吴楠霖;潘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血液集中化检测与管理

    血液安全覆盖从血管到血管的完成的血液链,必须具备对技术资源的综合考虑.技术与资源的差异造成了血液安全性的差异,技术资源表现出明显的共性趋势.但是血液安全是全社会性的责任,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血液安全协作工作中明确的血液资源必要的国家性网络建设.

    作者:何敏;何婧婷;敖小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6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组与胺碘酮组,分别予以静脉应用心律平与胺碘酮后观察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有效率,显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略高于心律平(P>0.05),心律平显效时间明显快于胺碘酮(P<0.05).结论 心律平与胺碘酮均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周卓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降纤酶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67例临床观察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致残率、致死率均高,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生命安全,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一直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所以笔者选用降纤酶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其对脑梗见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鸿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36例婴儿肛周脓肿次性根治临床总结

    目的 研究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36例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观察其疗效.结果 36例志儿均一次治愈,半年随访无复发,无肛门功能异常,无后遗症.结论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作者:李红梅;付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术中大量输血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21例术中大量输血引发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以不断提高对此类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 收集本市120急救中心和妇产医院近年来,行术中大量输血出现并发症21例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血钾1例,低体温2例,循环超负荷4例,急性肺水肿3例,出血倾向8例,酸碱平衡紊乱1例.发热2例.所有患者出现的并发症都被及时观察和预测,并采取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未发生子代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对术中大量输血患者的密切观察是预防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有效的急救和精心护理是消除并发症,保障不发生子代并发症和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法 .

    作者:杨小蕾;陆叶;严亚群;羊海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胸腔积液87例病因分析

    目的 分析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方法 对87例胸腔积液忘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胸腔积液常见病因依次为结核性47.12%,肿瘤性21.84%,心功能衰竭12.64%,其他原因18.39%.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腔积液的首要病因,肿瘤性胸腔积液以老年患者居多,肺栓塞可以造成胸腔积液.

    作者:梁四维;张海霞;刘光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挠骨远端粉碎骨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4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1例患者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同5.5个月.未发生钉道感染、骨髓炎,无关节僵硬、医源性神经肌腱伤、交感神经反射性骨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2.7%.结论 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结构复位和功能恢复较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骨窗开颅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小骨窗开颅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麻醉下行小骨窗开颅创术清除血肿.结果 恢复良好17例;加重2例;死亡2例.结论 小骨育开展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时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万正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组织活检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的指导分析

    通过肝组织活检,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分析指导其治疗,对84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肝穿刺术,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分级分期,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 84例中ASC中G0-1/S0有26例,G1-2/S0-2 36例,G2-3/S1-4 18例,早期肝硬化2例,肝组织学的炎症活动及纤维化改变程度HBVDNA阳性组明显重于HBVDNA阴性组.

    作者:孙德荣;孙立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3工作站进行MPR及VR等后处理.结果 17例中,DeBakevⅠ型8例,Ⅱ型6例,DeBakevⅢ型3例.均获得满意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病变真假腔及内膜片、夹层动脉瘤病变的部位、范围、附壁血栓以及管壁钙化情况.结论 CTA能无创、迅速、准确诊断夹层动脉瘤及其分型,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在评价血管的畅通性及确定有无内膜增生或支架变形上有重要意义,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作者:吴劲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护理体会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影响生育.本科使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以清热燥湿,活血清带调理冲任为法.辨证施治,口服中药汤剂并配合中药液保留灌肠、药膏热敷,通过局部治疗,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况,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在临床上疗效显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英;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和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变化.方法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 (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舒血宁、脑复康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述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2次/d,疗程为14d,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所起到的神经保护作用,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翟宇佳;何冰;刘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施行的胃切除术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术60例.姑息性切除术7例.并发症13例次,占19.4%;该组无死亡病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其中一例出院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另一例无记录;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胃切除术应严格选择手术指征,实施手术医生应技术娴熟;围手术期的处理正确.

    作者:尹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