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梅
目的 总结对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112例恶性肿瘤实行化疗的志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等.结果 有效地减轻了病人的不良反应,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结论 加强病情观察,对病人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可帮助病人按疗程完成化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促进病人舒适.
作者:李冰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小儿热性惊厥(FC)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本科收住的102例首次发作热性惊厥患儿的初发年龄、发作时体温、家族史、原发疾病、脑电图改变、转归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原发病主要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发年龄<3岁占82.3%,初发体温≥38.5℃者占82.4%,29.4%有惊厥家族史.结论 热性惊厥患儿多为良性经过,预后良好.少数反复发作者可移行为癫痫.对<6岁的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预防性用药治疗.
作者:王雪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根据1例患者胸主动脉血栓误诊病例,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和防止误诊的方法 .
作者:王开云;蒋少华;周红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结直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效果不满意,其重要原因是部分结直肠癌在诊断时已属进展期.本文就进展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浅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聂明辉;罗家旭;张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对贵阳市4所医院进行分娩的孕产妇病历427份调查研究,分析产前保健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前保健的对策,旨在提高产前保健服务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田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我国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社区卫生服务迅速发展,卫生事业正在实现由医疗型为主向保健型为主的历史性跨越,护理工作范围及职能也在不断地拓展和转变,护理工作也从医院转向社区,为之,抓好护理质量管理是社区工作健康运转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志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小骨窗开颅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麻醉下行小骨窗开颅创术清除血肿.结果 恢复良好17例;加重2例;死亡2例.结论 小骨育开展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时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万正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致残率、致死率均高,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生命安全,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一直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所以笔者选用降纤酶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其对脑梗见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鸿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小切口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麦氏切口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收集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可以减少腹腔粘连,从而减少术后肠梗阻;切口小,而且皮肤用可吸收缝线皮内缝,术后疤哀形成不明显,不影响美观,术后患者不需要拆线,可解除拆线痛苦.结论 对于诊断明确,符合病例选择要点的阑尾吏采用麦氏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立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挠骨远端粉碎骨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4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1例患者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同5.5个月.未发生钉道感染、骨髓炎,无关节僵硬、医源性神经肌腱伤、交感神经反射性骨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2.7%.结论 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结构复位和功能恢复较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镜对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行结肠镜检查2910例患者中86例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2例,女34例,男女之比为1.5:1,男女之比为1.5:1,平均年龄63岁,癌变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多见,以中晚期癌为多,临床上以血便为主要表现,直肠及乙状结肠发生率高,组织学以腺癌为主,内镜检查在诊断大肠癌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方法 ,对诊断和治疗大肠癌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黎;刘玉强;张春丽;张杰;王柳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4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调脂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尿激酶和奥扎格雷钠长期联合使用.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增加.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和奥扎格雷钠长期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安全的且有效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并改善心电图ST段的变化.
作者:林丽军;周圣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本文报道了一例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睾丸蒂扭转病例,通过误诊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提高医务人页对青少年急腹症的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
作者:赵海潇;郑善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了解中专护生在就业时的态度,以便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中专护生的就业率,笔者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即将毕业的中专部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中专护生就业准备不足,对家庭依赖过强,对经济收入的期望值较高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程琳;魏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心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2年2月至2009年2月采用左卡尼汀疗尿毒症心脏病变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1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心脏病变疗效较好,应用方便,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连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普济消毒饮内服配合腮肿两样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采用普济消毒饮内服配合腮肿两样骨膏外敷内外结合治疗.结果 治疗6d,热退腮肿消退者94例,占78%,治疗10d,热退腮肿消退者26例,占22%,总有效率100%.结论 运用普济消毒饮内服配合腮肿两样膏外敷能较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治愈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晓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课前导入、运用形象生动语言、讲述学科发展史,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等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讲好健康评估绪论课.
作者:李高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7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测定入院和入院6h动脉乳酸,计算6h乳酸清除率.根据24h内差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年龄及是否手术计算APACHEⅡ.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动脉乳酸及6h乳酸清除率;绘制动脉乳酸及其清除率,APACHEⅡ的ROC由线,比较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据APACHEⅡ分为≤20分组及>20分组,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ACHEⅡ与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动脉乳酸(10.74±2.29)明显高于存活组(5.24±2.89),死亡组患者乳酸清除率(10.69±3.72)明显低于存活组(34.00±13.68),有统计学差异(P<0.01),应用APACHEⅡ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6h动脉乳酸AUC为0.951,6h动脉乳酸清除率AUC为0.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PACHEⅡ>20分组较≤20分组动脉乳酸升高,6h动脉乳酸清除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初始动脉乳酸及6h动脉乳酸均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0.741,0.754,P<0.000),6h动脉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呈负相关(r=-0.618,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示6h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为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动脉乳酸也相应增高.且6h动脉乳酸清除率低者,病情愈严重预后愈差.早期动态监测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其清除率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方法 ,6h动脉乳酸清除率是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胡慧卿;寿松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EDTA-K2抗凝血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避免措施.方法 采用CD-37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EDTA-K2抗凝血,对血小板计数值异常偏低的418例标本,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发现的涂片与计数明显不符的9例患者再次抽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末梢血涂片.结果 EDTA-K2抗凝血用CD-37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为8×109~45×109/L,手工血小板计数复查结果为135×109~268×109/L;仪器法血小扳计数明显低于手工法,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涂片镜检对照分析抗凝血涂片显示血小板明显聚集成簇.结论 EDTA-K2抗凝血个别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应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做好复检工作.
作者:沈培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有机磷农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而且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常见中毒之一,经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迅速吸收,侵入人体,引起中毒.现将从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对我院接治农民因喷洒农药防护不当,引起的皮肤吸收有机磷中毒病人108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刘梅珍;邹关添;郭雪梅;梁惠转;赵艳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