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65例临床疗效分析

周卓东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律平, 胺碘酮, 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组与胺碘酮组,分别予以静脉应用心律平与胺碘酮后观察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有效率,显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略高于心律平(P>0.05),心律平显效时间明显快于胺碘酮(P<0.05).结论 心律平与胺碘酮均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补阳还五汤佐治脑卒中后遗症123例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佐治脑卒中后遣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将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 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善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佐治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孙丽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EDTA-K2抗凝血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避免措施.方法 采用CD-37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EDTA-K2抗凝血,对血小板计数值异常偏低的418例标本,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发现的涂片与计数明显不符的9例患者再次抽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末梢血涂片.结果 EDTA-K2抗凝血用CD-37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为8×109~45×109/L,手工血小板计数复查结果为135×109~268×109/L;仪器法血小扳计数明显低于手工法,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涂片镜检对照分析抗凝血涂片显示血小板明显聚集成簇.结论 EDTA-K2抗凝血个别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应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做好复检工作.

    作者:沈培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B超引导下早孕人工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早孕人工流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410例早孕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102例在B超引导下行手术流产,308例行传统的手术流产,进行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 B超引导组近期并发症以及出血量>20mL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B超引导并发症少,而且较传统人流手术更加安全,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云霞;章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2%酮康唑洗剂,观察组采用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方式疗效佳,而且也比较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大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ERCP在检查治疗胆道疾病中的应用

    对于手术造成的胆道损伤,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多数的胆漏患者和部分胆管狭窄患者可通过内镜治疗痊愈,避免了再次手术的创伤.

    作者:吴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84例精神分裂症志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丙嗪组,2组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2组不良反应.结果 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锥体外系反应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阿立哌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更佳.

    作者:石雪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曲安奈德应用于头面部皮肤扩张器2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由安奈德(Triameinolone acetonide)应用于头面部皮肤扩张器(Skin expansion technique,SET).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1~2008年使用曲安奈德应用于皮肤扩张器治疗烧伤和外伤致头面部瘢痕22例临床资料.结果 证实由安奈德能有效提高组织扩张速度:2次扩张间隔时间平均为(2±1)D,扩张至总容量所需时间平均为(14.3±4.5)D.对照组2次扩张间隔时间平均为(6±2)D,扩张至总容量所需时间平均(40±2.5)D.2组对比(P<0.05).结论 曲安奈德有加快组织扩张速度,缩短2次扩张所需时间以及扩张至额定总容量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攀;毛波;邹同荣;吕英;陈国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双胎妊娠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目的 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与分娩方案.方法 分析51例双胎岳娠情况,井与42例单胎妊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并发症高于单胎妊娠,不同胎位及分娩方式直接影响胎儿的成活率.结论 双胎妊娠者并发症多,选择分娩方式极为重要.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7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测定入院和入院6h动脉乳酸,计算6h乳酸清除率.根据24h内差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年龄及是否手术计算APACHEⅡ.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动脉乳酸及6h乳酸清除率;绘制动脉乳酸及其清除率,APACHEⅡ的ROC由线,比较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据APACHEⅡ分为≤20分组及>20分组,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ACHEⅡ与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动脉乳酸(10.74±2.29)明显高于存活组(5.24±2.89),死亡组患者乳酸清除率(10.69±3.72)明显低于存活组(34.00±13.68),有统计学差异(P<0.01),应用APACHEⅡ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6h动脉乳酸AUC为0.951,6h动脉乳酸清除率AUC为0.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PACHEⅡ>20分组较≤20分组动脉乳酸升高,6h动脉乳酸清除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初始动脉乳酸及6h动脉乳酸均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0.741,0.754,P<0.000),6h动脉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呈负相关(r=-0.618,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示6h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为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动脉乳酸也相应增高.且6h动脉乳酸清除率低者,病情愈严重预后愈差.早期动态监测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其清除率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方法 ,6h动脉乳酸清除率是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胡慧卿;寿松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女性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

    女性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与肿瘤发生、病理变化、鉴别、复发因素等进行研究.

    作者:吕红霞;孟金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诊头颅CT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诊断

    目的 如何在急诊头颅CT检查时发现眼眶内侧壁的骨折.方法 对38例急诊头颅CT可疑眼眶内侧壁骨折者行眼眶CT薄层扫描.结果 38例急诊头颅CT检查后行眼眶CT薄层扫描,36例确诊为眼眶内侧壁骨折.急诊头颅CT对眼眶内侧壁骨折征象包括:(1)眼眶内侧壁内陷、成角;(2)内直肌增粗;(3)筛窦密度增高,(4)眶内积气.结论 急诊头颅CT可作为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或筛查手段.

    作者:胡秦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气管支气管异物10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的10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 异物种类多种多样,以植物性异物居多,103例均行硬质支气管镜检查.结论 仔细询问异物吸入史、典型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以明确诊断,及时正确的处理是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军;王鸿波;张国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X线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肪套叠的X线以及表现.方法 对我院10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气灌肠前、后摄腹部立位片.结果 X线特征表现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平面,肠管扩张积气,经空气灌腑X片提示肠套叠部位大部分在横结肠,肠套叠类型回一结型为主.结论 临床可疑为肠套叠者宜行X线检查,空气灌肠X线检查整复效果显著.

    作者:高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施行的胃切除术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术60例.姑息性切除术7例.并发症13例次,占19.4%;该组无死亡病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其中一例出院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另一例无记录;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胃切除术应严格选择手术指征,实施手术医生应技术娴熟;围手术期的处理正确.

    作者:尹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抗震救灾中的血液供应与安全管理

    本文分析探讨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血液的供应和管理.

    作者:陈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CHF志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2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A组加依那普利10mgqd,B组加依那普利10mgqd及倍他乐克6.25mgBid,若能耐受6d后增加剂量1倍,剂量为12.5~100mg/d,疗程12周.全组病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 A组显效20%,有效率80%,B组显效36%,有效率92%.2组间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EF及心率B组优于A组.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作者:唐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5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影像学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占位,继血管瘤之后占肝脏良性肿瘤的第2位.近几年发病率有逐步增高的趋势.本论文通过对58例FNH患者的CT、MRI影像观察,总结FNH的影像特征,提高术前诊断,

    作者:唐华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

    目的 总结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经验,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完全恢复正常生活30例.有部分残疾28例,生活不能自理13例,死亡7例.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愈律,降低病死率.

    作者:卢桂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术前恐惧的原因与对策

    现代麻醉给我们每一位麻醉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愈来愈重视心理支持治疗对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手术对病人来说佚生死悠关的大事,50%的病人对手术存在恐惧[1],恐惧是人类情绪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种对人类影响大也是有害的情绪[2],恐惧可导致病人情绪上产生剧烈的波动,引起病人机体内环境的紊乱,严重时可影响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作者:李韶芳;赵学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至今各行各业都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作者从事医院信息工作10多年,我院从无到有,从一两台运行单机版的计算机发展到理今涵养全院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这个的信息平台,发挥信息技术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有力支持,为临床、医疗提供的强大的协助与支撑.

    作者:张华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