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丽
儿童哮喘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哮喘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志儿的身心健康,学习及生活,如何治疗儿童哮喘和预防哮喘呢?儿童哮喘是儿科常见的慢性呼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哮喘的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志儿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对于哮喘除了急性发作期有效治疗外,还要进行缓解期的管理和治疗.
作者:杨文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挠骨远端粉碎骨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4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1例患者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同5.5个月.未发生钉道感染、骨髓炎,无关节僵硬、医源性神经肌腱伤、交感神经反射性骨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2.7%.结论 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结构复位和功能恢复较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护理美学渗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本文从护理职业道德美探讨护理工作中真、善、美的和谐与统一,提出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是护士的重要品质.
作者:杨三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结直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效果不满意,其重要原因是部分结直肠癌在诊断时已属进展期.本文就进展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浅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聂明辉;罗家旭;张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组与胺碘酮组,分别予以静脉应用心律平与胺碘酮后观察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有效率,显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略高于心律平(P>0.05),心律平显效时间明显快于胺碘酮(P<0.05).结论 心律平与胺碘酮均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周卓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36例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观察其疗效.结果 36例志儿均一次治愈,半年随访无复发,无肛门功能异常,无后遗症.结论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作者:李红梅;付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有效促进痰液排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法 对69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34例,支气管炎19例,支气管扩张7例,支气管哮喘9例,均伴有肺部感染.痰液粘稠,不宜咳出等症状,通过使用振动排痰机同时配合湿化呼吸道5~7d.结果 69例明显,痰液排出.结论 使用G5振动排痰机对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张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护士在胆道疾病患者护理中的积极参与,能够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提高其手术适应能力和配合能力,有利于确保手术的成功、同时,手术后的正确护理,更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肖玉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课前导入、运用形象生动语言、讲述学科发展史,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等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讲好健康评估绪论课.
作者:李高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施行的胃切除术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术60例.姑息性切除术7例.并发症13例次,占19.4%;该组无死亡病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其中一例出院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另一例无记录;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胃切除术应严格选择手术指征,实施手术医生应技术娴熟;围手术期的处理正确.
作者:尹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EDTA-K2抗凝血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分析及避免措施.方法 采用CD-37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EDTA-K2抗凝血,对血小板计数值异常偏低的418例标本,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发现的涂片与计数明显不符的9例患者再次抽血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末梢血涂片.结果 EDTA-K2抗凝血用CD-37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为8×109~45×109/L,手工血小板计数复查结果为135×109~268×109/L;仪器法血小扳计数明显低于手工法,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涂片镜检对照分析抗凝血涂片显示血小板明显聚集成簇.结论 EDTA-K2抗凝血个别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应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做好复检工作.
作者:沈培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排粪造影方法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进行造影分析;以期提高对排便困难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 采用数字胃肠机对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50例排粪造影的X线表现,使用户氏标准进行测量.结果 直肠前突患者22例,盆底痉挛综合征1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5例,内脏下垂及肠疝3例,肛管息肉2例.结论 排粪造影方法目前是便秘志者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对其病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优于传统的钡灌肠,肠镜检查.
作者:滕君;仇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营养心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显著.病毒性心肌炎为儿科常见疾病,系指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症,可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应用1,6-二磷酸果糖对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志儿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连翠;李加彬;尤剑英;蔡洪燕;李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结果 治疗组胸水吸收快,效果明王,且病人痛苦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值得提倡.
作者:韩伟;崔秀琴;肖志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肪套叠的X线以及表现.方法 对我院10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气灌肠前、后摄腹部立位片.结果 X线特征表现大小不等的阶梯状气液平面,肠管扩张积气,经空气灌腑X片提示肠套叠部位大部分在横结肠,肠套叠类型回一结型为主.结论 临床可疑为肠套叠者宜行X线检查,空气灌肠X线检查整复效果显著.
作者:高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早孕人工流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410例早孕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102例在B超引导下行手术流产,308例行传统的手术流产,进行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 B超引导组近期并发症以及出血量>20mL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B超引导并发症少,而且较传统人流手术更加安全,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云霞;章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时间护理对糖尿病患难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遵循时间护理论,对9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大部分患者饮食治疗有效,100%患者配合运动治疗.结论 遵循时间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易接受教育界内容,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作者:潘传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658例尘肺病患者采用规范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术前、术中、术后密切护理.结果 658例患者与灌洗前相比,经历双侧肺灌洗后1周均有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有效率100%.灌洗后2周肺功能较灌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治疗尘肺病的有效方法 ,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质量和达到治疗效果的全程保证.
作者:朱俊芳;胡婕;刘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奥施康定在中晚期癌症患者痛疼治疗中的效果夏不良反应.方法 85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接爱奥施康定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10mg/12h,在用药过程中根据疼痛缓解程度按增加25%~50%调整剂量,直到疗效满意,所有志者均连续用药4周.结果 总有效率96.47%.不良反应:便秘15例,胃部不适、恶心7例,嗜睡3例,眩晕2例.结论 奥施康定给药方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是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唐溢聪;卢秋霞;林秀强;胡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CHF志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2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A组加依那普利10mgqd,B组加依那普利10mgqd及倍他乐克6.25mgBid,若能耐受6d后增加剂量1倍,剂量为12.5~100mg/d,疗程12周.全组病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 A组显效20%,有效率80%,B组显效36%,有效率92%.2组间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EF及心率B组优于A组.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作者:唐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