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影像学诊断

唐华平

关键词:肝脏, CT, MRI
摘要: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占位,继血管瘤之后占肝脏良性肿瘤的第2位.近几年发病率有逐步增高的趋势.本论文通过对58例FNH患者的CT、MRI影像观察,总结FNH的影像特征,提高术前诊断,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结果 治疗组胸水吸收快,效果明王,且病人痛苦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值得提倡.

    作者:韩伟;崔秀琴;肖志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心脏病变64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心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2年2月至2009年2月采用左卡尼汀疗尿毒症心脏病变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1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心脏病变疗效较好,应用方便,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连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B超引导下早孕人工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早孕人工流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410例早孕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102例在B超引导下行手术流产,308例行传统的手术流产,进行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 B超引导组近期并发症以及出血量>20mL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B超引导并发症少,而且较传统人流手术更加安全,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云霞;章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双胎妊娠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目的 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与分娩方案.方法 分析51例双胎岳娠情况,井与42例单胎妊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并发症高于单胎妊娠,不同胎位及分娩方式直接影响胎儿的成活率.结论 双胎妊娠者并发症多,选择分娩方式极为重要.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降纤酶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67例临床观察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致残率、致死率均高,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生命安全,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一直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所以笔者选用降纤酶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其对脑梗见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鸿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气管支气管异物10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的10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 异物种类多种多样,以植物性异物居多,103例均行硬质支气管镜检查.结论 仔细询问异物吸入史、典型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以明确诊断,及时正确的处理是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军;王鸿波;张国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加用硫糖铝治疗痊愈一例报告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于这一范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胃癌.

    作者:刘玉玲;屈黎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ERCP在检查治疗胆道疾病中的应用

    对于手术造成的胆道损伤,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多数的胆漏患者和部分胆管狭窄患者可通过内镜治疗痊愈,避免了再次手术的创伤.

    作者:吴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介入病房进修医师的培养浅谈

    在介入进修医师的培养中,充分认识其来源的差异性及临床知识与技能的参差不齐,合理利用其专长,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地带教,重视临床工作,同时兼顾科研方法的传授,半年至1年后,进修生就可以达到相当的水平.

    作者:杨继金;张火俊;王卫星;袁敏;江旭;杨朝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结肠癌根治术前后的护理干预

    本文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的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志者的心理指导和护理干预,使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保证了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治疗.

    作者:杨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7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测定入院和入院6h动脉乳酸,计算6h乳酸清除率.根据24h内差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年龄及是否手术计算APACHEⅡ.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动脉乳酸及6h乳酸清除率;绘制动脉乳酸及其清除率,APACHEⅡ的ROC由线,比较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据APACHEⅡ分为≤20分组及>20分组,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ACHEⅡ与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动脉乳酸(10.74±2.29)明显高于存活组(5.24±2.89),死亡组患者乳酸清除率(10.69±3.72)明显低于存活组(34.00±13.68),有统计学差异(P<0.01),应用APACHEⅡ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6h动脉乳酸AUC为0.951,6h动脉乳酸清除率AUC为0.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PACHEⅡ>20分组较≤20分组动脉乳酸升高,6h动脉乳酸清除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初始动脉乳酸及6h动脉乳酸均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0.741,0.754,P<0.000),6h动脉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呈负相关(r=-0.618,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示6h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为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动脉乳酸也相应增高.且6h动脉乳酸清除率低者,病情愈严重预后愈差.早期动态监测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其清除率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方法 ,6h动脉乳酸清除率是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胡慧卿;寿松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避开下方肋间神经缝合肋间切口防治侧开胸手术后切口

    目的 探索采用避开下方肋间神经缝合肋间切口的方法防治例开胸手术后切口疼痛.方法 对76例开胸患者进行随机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组1(38例)采用传统的关胸方法 .组2(38例)采用避开下方肋间神经缝合肋间切口的方法 ,比较术后切口疼痛的程度及对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组2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组1(P<0.05);组2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也少于组1(P<0.05).结论 避开下方肋间神经缝合肋间切口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治侧开胸手术后切口疼痛.

    作者:赵恒贻;徐洪玲;刁金秀;李政玲;陈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施康定在中晚期癌症患者痛疼治疗中的效果夏不良反应.方法 85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接爱奥施康定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10mg/12h,在用药过程中根据疼痛缓解程度按增加25%~50%调整剂量,直到疗效满意,所有志者均连续用药4周.结果 总有效率96.47%.不良反应:便秘15例,胃部不适、恶心7例,嗜睡3例,眩晕2例.结论 奥施康定给药方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是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唐溢聪;卢秋霞;林秀强;胡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84例精神分裂症志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丙嗪组,2组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2组不良反应.结果 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锥体外系反应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阿立哌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更佳.

    作者:石雪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18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西药治疗组选用抗生素治疗和阴道侧穹隆封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灌肠治疗.结果 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6.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傅雪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护理体会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影响生育.本科使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以清热燥湿,活血清带调理冲任为法.辨证施治,口服中药汤剂并配合中药液保留灌肠、药膏热敷,通过局部治疗,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况,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在临床上疗效显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英;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当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贯彻执行以来,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农村卫生工作的热点之一.正仪卫生院自2001年开始这方面的探索,逐步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8年来的具体工作中,确实碰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同时也在积极思考解决难题的办法.

    作者:胡雪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CT、MRI对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CT和MRI对肝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MRI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正确诊断75例,诊断正确率为93.8%,CT正确诊断61例,诊断正确率为7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结论 MRI对肝癌的诊断效果优于CT,但在实际应用时要综合考虑.

    作者:王钧;李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AO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体会,为提高手术疗效,改进手术方法提供借鉴.方法 对31例(36足)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AO跟骨钢板内固定,疗效评价根据Maryland Foot Score足部评分标准.结果 31例(36足)均获随访12~36个月,患者足功能优良27例(32足),总优良率88.80%.结论 艰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AO铜板内固定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

    作者:范春海;隋启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5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影像学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占位,继血管瘤之后占肝脏良性肿瘤的第2位.近几年发病率有逐步增高的趋势.本论文通过对58例FNH患者的CT、MRI影像观察,总结FNH的影像特征,提高术前诊断,

    作者:唐华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