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秦海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致残率、致死率均高,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生命安全,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一直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所以笔者选用降纤酶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其对脑梗见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鸿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肝组织活检,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分析指导其治疗,对84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肝穿刺术,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分级分期,PCR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 84例中ASC中G0-1/S0有26例,G1-2/S0-2 36例,G2-3/S1-4 18例,早期肝硬化2例,肝组织学的炎症活动及纤维化改变程度HBVDNA阳性组明显重于HBVDNA阴性组.
作者:孙德荣;孙立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由安奈德(Triameinolone acetonide)应用于头面部皮肤扩张器(Skin expansion technique,SET).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1~2008年使用曲安奈德应用于皮肤扩张器治疗烧伤和外伤致头面部瘢痕22例临床资料.结果 证实由安奈德能有效提高组织扩张速度:2次扩张间隔时间平均为(2±1)D,扩张至总容量所需时间平均为(14.3±4.5)D.对照组2次扩张间隔时间平均为(6±2)D,扩张至总容量所需时间平均(40±2.5)D.2组对比(P<0.05).结论 曲安奈德有加快组织扩张速度,缩短2次扩张所需时间以及扩张至额定总容量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攀;毛波;邹同荣;吕英;陈国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在介入进修医师的培养中,充分认识其来源的差异性及临床知识与技能的参差不齐,合理利用其专长,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地带教,重视临床工作,同时兼顾科研方法的传授,半年至1年后,进修生就可以达到相当的水平.
作者:杨继金;张火俊;王卫星;袁敏;江旭;杨朝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同时也是护理实践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护理技术操作的评价方法 ,以及教学与临床实际接轨方面进行改革,为培养服务型、技能型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翠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影响生育.本科使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以清热燥湿,活血清带调理冲任为法.辨证施治,口服中药汤剂并配合中药液保留灌肠、药膏热敷,通过局部治疗,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况,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在临床上疗效显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英;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当归注射液合胎盘组织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以复方当归注射液合胎盘组织液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以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复方当归注射液合胎盘组织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总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
作者:黄少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试用左氧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周期性治疗慢性前列腺交获得较好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对2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痊愈12例占48%,好转10例占40%,无效3例占12%,总有效率88%.结论 有效利用云南白药去腐生肌、解毒消肿、活血化瘀和促进炎症吸收的功效,增强广谱抗菌素左氧氟沙星对慢性炎症的治疗功效,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辉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护士在胆道疾病患者护理中的积极参与,能够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提高其手术适应能力和配合能力,有利于确保手术的成功、同时,手术后的正确护理,更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肖玉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贝前列腺素钠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 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6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贝前列腺素钠60μg/d(tid,20μg/次),对照组给予川芎嗪160mg/d静滴,疗程3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前列腺素钠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贝前列腺素钠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李永航;朱珠;高政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进一步探析拉米夫定治疗失效者应用阿德福酯治疗的近期疗效.
作者:郭素芳;张伟;卓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治疗组106例用针刺取穴治疗与对照组103例用牵引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42例,显效30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57%.结论 通过对患者正确检查并明确诊断后做出有的放矢的针刺治疗,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消除了腰腿痛症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得到了临床治愈或基本治愈.说明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作者:马立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排粪造影方法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进行造影分析;以期提高对排便困难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 采用数字胃肠机对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50例排粪造影的X线表现,使用户氏标准进行测量.结果 直肠前突患者22例,盆底痉挛综合征18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5例,内脏下垂及肠疝3例,肛管息肉2例.结论 排粪造影方法目前是便秘志者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对其病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优于传统的钡灌肠,肠镜检查.
作者:滕君;仇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作者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变化,可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救治.同时合并其它有效护理能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钟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总结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8例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现发热、局部淤血、腹痛、呕吐和白细胞降低的术后并发症,经精心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细致周致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小芳;张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旋磨术对钙化、纤维化病变的疗效及临床随访结果 .方法 时30例冠心病患者的钙化或纤堆化病变进行冠脉内旋磨术、冠脉球囊扩张及冠脉支架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固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随访结果 .结果 行冠脉内旋磨术的30例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均为B2、C型钙化或纤维化病变.其中1例患者旋磨头未成功通过病变,成功率96.67%;14例(46.67%)病例仅用1.25mm的旋磨头,13例(43.33%)病例仅用1.5mm的旋磨头,仅有1例(3.33%)病例选用1.75mm旋磨头,2例(6.67%)病例分别使用了1.25mm.1.5mm的旋磨头.旋磨术成功的29例患者(96.67%)均应用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其中28例(93.33%)在旋磨术后置入支架(均为药物洗脱支架),共植入支架49枚,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1.75枚;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长度(52.2±30.97)mm.2例(6.67%)在术中发生轻度冠脉痉挛;1例(3.33%)发生无血流现象;1例发生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33%),无固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冠脉穿孔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30例患者进行了(15.9±11.2)个月的临床随访,有1例(3.33%)发生了再发心绞痛,1例(3.33%)发生心源性死亡.结论 冠脉内旋磨术联合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冠脉支架术是治疗钙化或纤堆化病变,可去除纤维、钙化斑块,从而增大管腔,改善冠状动脉内膜平滑度,提高纤维、钙化病变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舒化、纤维化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孙志奇;张秀云;潘震华;温尚煜;黎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64层螺旋CT冠脉图像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对200例做冠状动脉CT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常见的影响成像质量因素分类,并分别进行调整使之获得较佳的图像.结果 200例中,52例由于心率原因出现伪影,35例由于患者配合不佳出现伪影.20例由于患者本身冠状动脉大量钙化,冠脉支架及体外搭桥等病变影响图像质量,15例由于成像时相不合理形成伪影,12例由于技术方面因素影响成像质量.以上多种因素,经过不同的后处理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剩余的138例均通过常规扫描时相获得满意图像.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要获得质量好的图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率及呼吸的变化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要采集到优质的图像,需要患者、医生、技师通力配合,并通过心电编辑、多时相重建等一系列措施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图像.
作者:孙学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咯血是肺结核病人的常见并发症,约1/3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略血.略血窒息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多系咯血时无力咳出或血块阻塞气管等引起,若能及时发现窒息先兆,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可望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闫惠玲;宋华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本文分析探讨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血液的供应和管理.
作者:陈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和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变化.方法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 (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舒血宁、脑复康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述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2次/d,疗程为14d,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所起到的神经保护作用,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翟宇佳;何冰;刘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