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荔子
一项国际性研究的评估结果显示,60岁以上SARS患者的病死率可达55%,而60岁以下者则为13%;平均潜伏期为6.4天,从入院到死亡的时间为36天,入院至出院时间为23.5天.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65岁,右肺结核史2年.近期咳嗽加重,咯大量白色泡沫痰,气促.痰抗酸菌阴性.X线检查双肺野散在粟粒、结节状阴影,边缘模糊,右上肺斑片阴影,结论粟粒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2个月,症状加重且咯痰带血丝.胸片见双肺粟粒影融合成片,痰查见癌细胞.后诊断肺泡癌.
作者:王保健;冯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因牙龈糜烂出血入院.患儿有原发性胃炎病史.2天前右下牙龈红肿,迅速波及全口牙龈,并伴糜烂坏死,局部出血.患儿哭闹不止.查体:T39.5℃,体重20kg,双侧颌下、腹股沟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口臭,下颌龈缘龈乳头糜烂坏死,呈灰褐色脓性假膜,病损区与正常龈黏膜间见清晰线状充血区,部分坏死区有鲜血渗出.
作者:孟宪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当前全世界SARS累计病例数超过7000例,我国SARS病例数超过5000例.各地医疗机构的SARS治疗方案中都考虑到了抗病毒疗法.国内外的研究已表明,SARS的病原体主要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而冠状病毒是RNA病毒.但是我们注意到有的医院在SARS治疗方案中,列入了像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这样只对DNA病毒有效的药物.这样不但会影响疗效,还可能出现不应有的毒性或副作用,而且也会造成药品资源的浪费.本文旨在简要介绍部分抗病毒药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范围,供选择SARS抗病毒治疗药物时参考.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钟南山,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医学院院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非典救治专家组组长.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由于镇静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此类药物依赖患者也时有所见.突然停药可出现严重戒断反应,造成严重后果,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王玉香;高广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随着非典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疫情发展.因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辽阔,加上很多农民对非典的认识不足,一旦非典在农村蔓延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为此,笔者采访了解放军302医院医学博士刘士敬,请他为农村防控非典开出处方.
作者:黄显斌;唐明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儿,出生12小时,因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12小时来诊.该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母孕期体健.查体:体温36℃,脉搏150次/分,呼吸84次/分,体重3.4kg,神清,反应差,呼吸促,紫绀明显,呼吸困难,心率150次/分、律齐,心音响亮处在右胸,双肺呼吸音低,右肺闻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不活跃,考虑诊断为新生儿脑炎、先天性膈疝?拍胸部X线片,胸片报告:在胸腔可见肠影、纵隔右移,心脏右移.
作者:赵艳秋;王树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急性白血病(AL)在临床上有四大主症:感染,出血,贫血,浸润.而感染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常见的感染多为肺部,治疗十分棘手,现将我院自1999年2月~2002年12月间对急性白血病并发肺部感染的52例患者诊治总结如下.
作者:王敬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蝶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由于鞍区位于颅底,肿瘤早期常无颅内高压及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视神经和视交叉常因肿瘤的压迫,或因肿瘤引起视交叉腹面中央区供血障碍,出现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患者多首诊于眼科.
作者:金辉;刁文卓;关丽华;李淑英;韩影;林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为探讨低体重儿与分娩前感染性肺炎的关系及患儿的临床表现,抗感染治疗,现将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56例低体重儿,报道如下.
作者:周茂林;李跃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以Ⅲ型肺结核入院.查体:T36.7℃,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口唇无发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率84次/分,节律齐.胸片:右肺中上及左上肺示密度高低不均斑片状影,右肺上中可见数个小透光区.痰常规:结核杆菌(+++).血常规:RBC4.2×1012/L,WBC10.9×109/L,N0.5,L0.46.
作者:桑艳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由于非典可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进行传播,因此开窗通风成为预防非典的重要措施.通风方法简便、易行,但若通风不当,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作者:吴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向农村地区传播和蔓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订<农村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5月6日发表了有关多伦多SARS暴发经过的一篇论文.该论文报告了多伦多地区144例SARS病人的临床特征和近期转归.研究人员回顾性研究了多伦多从2003年3月7日至4月10日发生的这次SARS暴发,对临床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总的来看,除部分省区发现一些病例外,广大农村还没有出现大的疫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有许多疫情容易传播的渠道,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也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农村非典防治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对农村的非典防治工作绝不能放松警惕.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Bloom在Science(2003,300:701)上发表述评,强调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和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们于1998~2001年治疗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其中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力其丁,无论在症状消失天数或是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高荆;包汉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头晕、乏力2个月,于2002年6月7日来我院就诊.查体:T36.8℃,P7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贫血貌,睑结膜苍白,无发热、鼻血衄、齿龈出血,心肺未查及异常,肝脾未触及,大小便未见异常.血常规示:WBC15.6×109/L,RBC2.06×1012/L,Hb70g/L,PLT129×109/L.
作者:崔凤玲;徐丹;马晓茹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