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系小结石的超声诊断体会

王艳梅

关键词:超声检查, 泌尿系小结石
摘要:目的 探讨诊断泌尿系小结石的超声表现.方法 对78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经临床排石治疗证实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和临床表现.结果 76例超声诊+断泌尿系小结石均能判断结石的数目、大小和所处的位置,2例没有发现结石而难以确诊,诊断率97.4%,78例患者临床上均以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伴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就诊.结论 超声检查泌尿系结石有确切价值.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菌革兰氏染色性与形态变化观察

    细菌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丹麦细菌学家Hans Christian Cram氏创立的,使用该法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该染色法的原理有许多学说,如等电点学说、化学学说、胞壁通透性学说等,但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细胞壁含有的其它胞壁质 (Murein)厚度有关,此外还有一些影响因素.为探讨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菌革兰氏染色性及其形态变化,作者对临床常见12种细菌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张桂芹;关盼香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浅析消炎药与抗菌药

    消炎药指的是解热镇痛抗炎药,它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不同,故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菌药是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磺胺类等).抗生素指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等)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

    作者:刘清华;汝俊芝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香丹注射液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香丹注射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临床观察香丹注射液骶管注射对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治愈98例、好转183例,总有效率为83.7%.结论 香丹注射液骶管注射具有临床疗效可靠,毒副作用不明显等优点.

    作者:王兴凯;杨付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绝经期妇女腰椎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方法 常规的X线检查简单易行,仍不失为首选的检查手段.结果 X线影响未见明显异常17例,占23.6%.X线影响有明显变化的55例,占76.4%.结论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与绝经时间长短没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马微;杨亚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老年开胸病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分析

    本文通过对73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病人的心理、生理做出正确评估,制定了有序的开胸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措施.通过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感染、戒烟、呼吸功能训练、口腔护理;术后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体位指导、湿化呼吸道、吸痰、有效排痰、有效的止痛等综合护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达到了强化呼吸功能,增加手术耐受力,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英;林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两种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和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80例高危BPH患者行TUVP88例(A组)和TUPKP 92例(B组),并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8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A组术中以5%葡萄糖为冲洗液者有4例出现TURS,其余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排尿通畅,大尿流率Qmax 由术前的(7.8±1.5)mL/s上升至术后(19.3±3.1)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22~35分降低至术后5~8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的4~6分降低至术后的0~3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UVP和TUPKP治疗高危BPH安全性好、疗效佳、并发症少,等离子双极电切更安全、手术时间更充分、腺体切除更彻底,并发症更少.

    作者:段启林;李伟东;赵磊;黄树声;甘露;黄桂晓;曾静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一起大学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为研究西城区某大学于2007年11月发生的一起水痘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三间分布(时间、地点、人群)的原则,对该起水痘疫情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患病人群均为在校住宿学生,居住在同一学生公寓中.结论 在首发病例出现后,学校未及时上报疫情,未采取任何防控措施,仍组织室内集体活动,且允许患病学生继续留校住宿;多数学生无水痘疫苗免疫史,形成了免疫空白,造成水痘疫情的暴发.

    作者:崔长弘;周红玲;孙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强化临生沟通能力培养创新外总实验教学内涵

    目的 研究外科总论实验教学对临生沟通能力的影响,创新和发展高等医学院校外科总论实验教学的模式和内涵.方法 在徐州医学院临床专业某年级中,随机抽样取得2个教学班共100名临生,进行为期3个月以外科总论实验教学为内容的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人际关系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男女临生人际关系量表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 <0.01).结论 外科总论实验教学能够显著提高临生的沟通能力.

    作者:何毅;何珂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干预精神心理应激预防产后出血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力劳动内平衡、适应力和健康,更甚者引起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本文分析了精神心理应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翁明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化痰舒肝活血软坚法治疗乳腺增生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化痰、舒肝、活血、软坚法的中药汤剂,治疗乳腺增生的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40例,用化痰搜痰、舒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药汤剂.每日1剂,冷水煎服,1个月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对照组40例,用乳癖消,每次服6片, 1d服3次,1个月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率8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疗率20%,总有效率90%.结论 化痰搜痰、舒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药汤剂对治疗乳腺增生有明显的疗效,尤其治疗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杨明全;徐正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输尿管损伤29例诊断治疗体会

    2000~2008年,我院共收治29例输尿管损伤患者,2例经膀胱镜置双J管,余27例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国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德阳市成分输血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分析德阳市临床成分输血的现状,探讨进一步提高临床成分输血比例的方式以进一步推广成分输血,使其更好的服务临床.方法 对本地区2006~2008年成分输血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成分输血率63.21%(16327/25829),2007年成分输血率79.67%(28008/35155),2008年成分输血率94.07%(35700/37949),本区成分用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63.21%上升至2008年94.07%,增长近30.86%.结论 本地区近年在成分输血临床应用中取得的成效,但仍需继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全方位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到临床输血的有效和安全.

    作者:刘培兴;廖秀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4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治疗,疗程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冠心病发生率1.8%,对照组总有效率22.0%,冠心病发生率7.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并且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作者:古作飞;钟建华;宋友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出血量的比较

    目的 探讨髋加压滑动螺钉和Gamma钉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出血量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了5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髋加压滑动螺钉和Gamma钉手术出血量.结果 DHS组的30例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为(605±117)mL,术后引流量为(54±12)mL, 合计为(659±121)mL;Gamma钉组的23例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为(290±66)mL,术后引流量为(56±11)mL,合计为(346±66)mL.结果 Gamma钉组比DHS组的术中出血量要少(P<0.05),术后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别( P>0.05),2组的合计出血量相比Gamma钉组比DHS组的术中出血量要少(P<0.05).结论 Gamma钉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髋加压滑动螺钉手术出血量少.

    作者:樊勇;胡雅斌;王岩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P2Y及P2Y2受体的研究进展

    嘌呤P2受体家族是比较复杂的受体家族之一,可分为门控离子通道P2X受体和G蛋白偶联P2Y受体,目前已有7种P2X受体和8种P2Y受体被克隆.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P2Y受体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P2Y受体在体内分布广泛,功能复杂,迄今为止已从人体组织细胞克隆出的P2Y受体分别为P2Y1、2、4、6、11、12、13、14.P2Y2受体作为P2Y受体的一个重要亚型,与诸多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P2Y受体和P2Y2受体的分子结构特征、分类和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柴松岭;高璐;张福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血压变化特征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动态血压变化特征及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影响因素.方法 41例发病在7d内的急性脑卒患者.记录患者住院病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血压≥140/90mmHg为病室血压升高;24h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mmHg、日间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为动态血压升高.结果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病室血压有影响(P<0.05).有高血压病史者平均病室血压(146.02±18.89)/(86.36±11.52)mmHg,无高血压病史者平均病室血压(136.22±14.63)/(82.61±11.86)mmHg, 二者收缩压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表现为夜间血压升高,24h平均血压在发病后4~5d明显升高, 6~7d降低.结论 急性脑卒中病室血压升高与高血压病史有关,急性脑卒中随发病时间延长,血压呈下降趋势.

    作者:蒋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身心疾病护理是当代护理专业的新课题.在迅速崛起的一门新科学--护理心理学兴起之即来探讨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分娩虽然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但是这种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过程不是一个疾病缠身的病人,而是一个生理心理有着特殊变化、急待婴儿出世的母亲,所以整个产程有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反应.

    作者:巩玉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氨茶碱在治疗支气管哮喘过程中毒副反应原因分析

    本文就氨茶碱在治疗支气管哮喘过程中毒副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避免静脉推注氨茶碱引起意外的措施.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分析

    我院儿科2003年9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150例,误诊30例,鉴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对不典型结核型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下面对误诊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马凤霞;高晓旭;李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妇科手术后的疼痛护理

    了解妇科手术后各种疼痛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对有效预防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痛快有理想效果.

    作者:王国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