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蛛网膜下腔出血DSA的诊断价值

宣绍成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 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脑血管DSA.结果 27例动脉瘤,5例动脉畸形(AVM),15例脑血管未见异常.结论 掌握蛛同膜下腔出血的DSA表现,对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1)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

    通过用注射用头孢哌酮巴坦钠(2:1)对6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

    作者:吕夕祥;王向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三种方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体检的120例用ELISA试剂盒、乙肝表面抗原试纸条、反向被动血凝法三种方法测定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结果 120例体检者经过ELISA及HBsAg纸条法有13例阳性,反向被动血凝法有10例阳性.结论 反向被动血凝法灵敏度不如ELISA及HBsAg纸条法,仅适于筛查.临床应首选质量好的ELISA试剂盒进行HBsAg的检测,可疑结果用HBsAg纸条进行复验.

    作者:马春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寻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8例恢复正常功能,1例截肢.结论 重视术前的观察和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是提高骨筋膜室综合征疗效的关键手段之一.

    作者:尤凤敏;郑金菊;王岚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氟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氟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35例)和文拉法辛组(35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对治疗的疗效.结果 两种药物疗效相仿,文拉法辛起效快.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患者有效,起效时间短.

    作者:安成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现状与进展

    胸腹联合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往往累及胸腔和腹腔多个脏器损伤并伴有膈肌破裂,其伤情严重、复杂,且易被其他合并伤的症状所掩盖而导致误诊或漏诊,造成严重后果.故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及时正确处理和及时手术尤为重要,本文现就这一问题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谭宏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素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320例择期手术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给药方式,用药时间,应用品种及用药频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20例消化道手术病例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多的为β,内酰胺类抗菌素,用药4d以上占84.96%,给药方式主要是静滴.结论 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联合用药范围过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成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Bassini氏疝修补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腹股沟斜疝是外料常见病之一,为一种典型的结构异常疾病.从1884年一直沿用至今的Bassini氏疝修补术设计合理,但仍存在复发率大的问题,本文就手术入路问题,处理疝问题和修补中间问题的探讨,以求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裴昌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DVT继发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共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8.3岁.深静脉血栓位于右下肢8例,左下肢22例,双下肢6例.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确定下腔静脉以及释放路径有无血栓形成,将滤器放置在肾静脉开口下的下腔静脉.结果 本组病例均释放成功,经股静脉途径15例,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21例,术后随访1-24月,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肺栓塞.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继发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作者:汤连喜;孙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现状、难点和对策

    本文首先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东莞市社区卫生在服务体系、主要工作、患者就诊意向和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实际状况,由此提炼出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中的难点,并做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曾宇明;丘鑫雄;谢俊杰;罗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外伤性小肠穿孔48例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小肠穿孔的体会.方法 对48例外伤性小肠穿孔患者行肠修补或部分肠切除术.结果 48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均治愈出院.结论 肠修补术或部分肠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佳方法.

    作者:徐吕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DSA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 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脑血管DSA.结果 27例动脉瘤,5例动脉畸形(AVM),15例脑血管未见异常.结论 掌握蛛同膜下腔出血的DSA表现,对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宣绍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64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病人的护理方法和技术,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结脑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和体位、皮肤、饮食.心理及用药的指导和护理.结果 64例结脑病人治愈好转54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7例.结论 对结脑病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道荣;刘格元;赵凤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纤支镜检术前麻醉方法改良体会

    目的 观察纤支镜术前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麻醉效果.方法 比较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与地卡因喷咽2种麻醉方法.结果 利多卡因实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min内检查效果尤佳.结论 纤支镜检术前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麻醉后5min内检查麻醉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张涛;刘长仁;史秀忠;于爱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目的 了解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对30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总体健康疾病知识需求较高,平均95.1%,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93.8%.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

    作者:孙洁;樊海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盆底功能障碍的阴式手术

    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对1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阴式手术治疗.结果 1例单纯阴道前壁修补,5例行阴道前后壁修补及阴式子宫全切,4例行阴道前壁修补及阴式子宫全切.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佳治疗方式是阴式手术.

    作者:蔡群;陈观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浅谈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中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时假阳性反应,是指凡没有相对应的特异性血型抗原抗体存在,本不应发生凝集,却出现了非特异性凝集或类凝集现象.造成假阳性反应的原因很多,现将我们的粗浅体会总结如下文.

    作者:贾云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食积与小儿常见病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物质生活条件的富裕,儿童的健康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儿童门诊门庭若市,输液中心熙熙攘攘,抗生素更新换代.其实,儿童的很多常见病是与积食分不开的.

    作者:秦季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几个问题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死亡率很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作者:朱士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减张缝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68例

    各类外伤性髌骨骨折168例,用10号丝线减张缝合内固定,髌腱膜7号丝线同心圆缝合两圈,加强固定之方法,病人能够早期下床活动膝关节功能,而且不用再行二次手术,均获得了很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全世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分娩镇痛方法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的几种常用方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近2年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对进行不同镇痛方法组与未镇痛对照组的镇痛效果的分析.结果 两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别,而在降低剖腹产率,缩短产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产妇分娩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实现无痛分娩.

    作者:傅世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