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肾癌肾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与免疫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马顺利;冀东英

关键词:肾癌, 动脉栓塞, 化疗,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肾癌肾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与免麦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2003年4月~2007年9月,我院对26例晚期肾癌行动脉灌注栓塞术,灌注抗癌药物为表阿霉素30~40mg、丝裂霉素20~30mg、5-FU1000mg;应用无水酒精、40%碘油加明胶海绵颗粒施行肾动脉栓塞;干扰素和胸腺肽辅助治疗.结果 26例均成功施行动脉灌注拴塞术,总有效率为76.92%.术后1年生存率80.76%(21/26),3年生存率34.6%(9/26).观察期内转移3例.结论 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与免疲治疗晚期肾癌,临床疗效较好.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双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

    目的 探讨双角子宫足月妊娠诊断.方法 选择我院剖宫产中发现1例双角子宫进行分析.结果 双角子宫妊娠易导致胎位异常,无任何症状不易发现.结论 B超及内窥镜在诊断双角子宫时的重要价值,双角子宫患者无任何不适者可不行干预治疗.

    作者:包存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针刺及舌下放血治疗假性延髓麻痹50例

    目的 观察针刺及舌下放血对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廉泉,上廉泉、廉泉左、廉泉右,风池、三阴交、完骨及舌下放血治疗.结果 该疗法可明显改善吞咽和舌体运动功能,同时可以纠正言语功能,是假性延髓麻痹急性期患者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结论 针刺治疗延髓麻痹具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梁玉芝;翟文献;于庆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医院感染监测总结分析

    目的 有效控制医院毒染率上升.方法 对2004~2007年住院患者,共8895例进行病历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病例8895例,发生院内感染254例,年医院毒染率波动范围在2.5%~3.2%,平均医院感染率为2.85%.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的上升.

    作者:张晶;刘向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糖尿病并脑梗塞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脑梗塞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并脑梗塞85例患者资料,将其分为非脑梗塞组(Ⅰ组),共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45~78(54.8±7.2)岁.脑梗塞组(Ⅱ组):共37例,基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48~82(83.1±9.6)岁.结果 Ⅰ组与Ⅱ组在年龄、病程、血压、血脂、血糖、肥胖、胰岛素、C肽等方面的比较,均存在显著异,P<0.01.Ⅰ组与Ⅱ组血液流变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释放显著升高,是主要危险因素.说明胰岛素分泌代偿性增多,存在胰岛素抵抗,而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因此,胰岛素抵抗在促使糖尿病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血管粥样硬化,微循环障碍,导致脑梗塞发生.

    作者:汤勇;彭翠兰;柯建如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胎儿生长方式探讨

    目的 探讨受精卵形成和发育的过程.认识胎儿自身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阅读近年来有关文献,研究总结胎儿发育机制.结果 胎儿在调节受精卵着床、母体免疫容忍、妊娠维持、内分泌作用、分娩发动及产后泌乳中有重要作用.结论 妊娠是母体与胎儿相互依存的过程,胎儿是主动生存,而不是寄生.人类生命的开始应从生命的起源一受精开始,胎儿也是人,是独立的个体,胎儿期是妇女一生七个时期之一.不管任何孕周的胎儿都有权利要求存活.

    作者:王会先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11例男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治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病理类型:10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单纯癌,腋窝淋巴结转移8例,侵犯皮肤1例,雌激素受体阳性者6例.6例行乳腺癌根治术,5例行改良根治术;9例行术后化疗.6例行术后化疗和术后放疗,4例行术后化疗和内分泌治疗,1例行术后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2例术后未行任何治疗.5年生存率45.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72.7%.结论 男性乳腺癌治疗方式首选手术,术后根据情况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治疗方式和累及程度(如是否侵犯皮肤/胸肌等)对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显著.

    作者:朱敬军;杨金喆;张培礼;张钢龄;杨七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作用.方法 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68例四肢新鲜骨折患者进行骨折端经皮局部注射NGF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中胫腓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6例、尺挠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11例.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对骨痴生长情况、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20个月,两纽骨痴出现的时间、骨痴量的多少两周内无明显不同,3周后骨痴量治疗组多于时照组,治疗组各类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时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临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经皮局部注射在骨折中后期有促进骨折愈合修复的作用.

    作者:管文超;刘文革;廖伟光;骆立荣;梁文歧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诊断小儿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诊断小儿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患儿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知也,3000r/min,离心10mm,吸取上层血清后立即检测.采用免瘴比浊法,仪器为HITACHI-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结果 细菌感染组织血清CK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结缔组织病组血清CRP明显高于非结缔组织病组,尤以风湿热,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等增高明显;结缔组织病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毒染组,但结缔组织病组血清CRP的异常低于细菌感染组.结论 CRP检测在观察治疗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当病情明显好转及治愈时,CKP水平明显下降,说明CRP的变化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CKP恢复正帝可作为治疗成功的标志.

    作者:袁开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厌食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用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治疗小儿厌食;对照组30例,只采用健康处方.临库观察并近期随访小儿食欲、体重增长以及微量元素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近1个月小儿在食欲、体重增长情况以及血中微量元素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境计学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明显.

    作者:谭昌伟;左浩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护理67例上消化道出血体会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回顾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67例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通过我们细致的护理63例出血停止,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提升病人的康复率,护理中注意相关的护理细节.

    作者:于振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术式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子宫肌瘤的几种不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四种手术方式,住院天数多为10d,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费用低.结论 四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老年脑梗死伴糖尿病足趾坏疽的护理干预

    本文总结了9例脑梗死伴糖尿病足趾坏疽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认为对于脑梗死伴糖尿病足趾坏疽的老年患者,一方面要做好脑梗死、糖尿病的护理,另一方面又要做好足趾坏疽的相关护理.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从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坏疽足趾的局部护理、脑梗死的护理等多方面着手.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廉莹;张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腰椎滑脱症24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手术处长位内固定器材选择及椎间植骨融合率.方法 对行Steffee椎弓根螺钉系统,协和钢板、RF 系统、SRS内固定装置处长位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腰椎滑脱18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结果 18例均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论 应用具有提拉作用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滑脱腰椎+椎同植骨融合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SRS内固定装置因其复位度高、融合率高、且体积小、操作简单、固定确实、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是值得提倡推荐的一种内固定器.

    作者:李玉成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16排螺旋CT在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在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16排螺旋CT对50例尿路梗阻的患者进行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图像(MEP)、三维重建volume的后处理比较.结果 50例尿路梗阻患者中,尿路结石40例,输尿管癌2例,膀胱癌侵犯输尿管入口6例.肾输尿管炎症2例.以上病例均行MPR及增强后全尿路VR成像.对不同病变合理、综合应用后处理方法,可提高对尿路梗阻病因的诊断率.结论 多种后处理技术是明确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强;李乐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声带小结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声带小结复发的因素.方法 分析术后复发的4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术后复发主要与术后用噪不当,抽烟和喝酒,小结手术不彻底及鼻部慢性疾病有关.

    作者:程果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

    目的 评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ACI)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采用疏血通和丹参注射液对照治疗并进行对比临床观察.结果 表明疏血通治疗脑缺血疗效明显(P<0.01)对血粘度、脑血循环均有明显改变.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调查,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有效率分别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更有效.

    作者:焦美芝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方法

    细胞替代治疗和鲞因治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从分布、分离.纯化培养、鉴定等方面探讨了神经干细胞的研完方法,以期有益临床.

    作者:王艳炜;何精选;程雄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对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的治疗意义. 方法 30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还进行心理护理、个体化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焦虑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保守治疗失败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何丽敏;陈红;付爱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CT引导下经颈前外侧入路穿刺行颈椎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解术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颈前外侧入路行颈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解术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在CT引导下.采用经颈前外侧入路穿刺进入椎间盘内,继续进针抵达突出物根部注射欧乃派克0.3ml,观察造影剂分布良好,注胶原酶400.单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此方法治疗后随访3个月~1年,优良率述90%.结论 对诊断明确,有适应证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颈前外侧入路行胶原酶溶解术,具有定位准确、安全、效果好、治疗时间短、痛苦小等优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巨辉;程智;吴云松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晚期肾癌肾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与免疫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肾癌肾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与免麦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2003年4月~2007年9月,我院对26例晚期肾癌行动脉灌注栓塞术,灌注抗癌药物为表阿霉素30~40mg、丝裂霉素20~30mg、5-FU1000mg;应用无水酒精、40%碘油加明胶海绵颗粒施行肾动脉栓塞;干扰素和胸腺肽辅助治疗.结果 26例均成功施行动脉灌注拴塞术,总有效率为76.92%.术后1年生存率80.76%(21/26),3年生存率34.6%(9/26).观察期内转移3例.结论 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与免疲治疗晚期肾癌,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马顺利;冀东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