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汤玮;秦嗣勇;刘丛伟;许峰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伤患者亚低温治疗期间的温度控制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62例重型颅脑伤病人进行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同时持续静滴冬眠肌松剂,给予呼吸机辅助支持呼吸.结果 本组存活38例,,死亡14例,38例存活者中治愈30例,好转5例,植物状态3例.结论 亚低温治疗是重症颅脑伤患者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刘小芬;赵施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共10lo例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为540例行电子阴道镜和组织病理检查的宫颈疾病;对照组为妇科门诊及妇女病普查发现病变时肉眼下行宫颈刮片或活检的患者470例.将她们的宫颈病变检出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40例行电子阴道镜检查的宫颈病变患者中,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I~Ⅲ级)179例(33.15%),宫颈原位癌21例(3.89%),宫颈浸润癌11例(2.04%),宫颈慢性炎症329例(60.92%),宫颈病变检出卒为39.07%;而470例对照组病人的宫颈病变检出率仅为1.7%.结论 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筛查作用,配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则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和帮助确定治疗方案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陆乐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针对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患者进行跟踪观察与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永年;王江;杜宇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所谓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其对妊娠、分娩不利的影响是早产卒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皆升高.胎膜早破天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本人现将工作中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作一总结.
作者:徐芬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求实验室分别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作为检验人员要明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完成实验室质量管理规定的所有程序,做好实验室分析后质量控制的所有工作,把检验工作者的产品即检验报告尽可能完美地发放到幄床医生及患者手中.
作者:戚光远;徐敬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我院从1099年至2006年,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5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120例小肝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所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1 20例小肝癌的情况.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72.2%、55.2%.术后1、2、3 年复发率分别为13.6%、32.1%、43.2%.结论 手术切除是小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对左叶或表浅的小肝癌作非规则切除,对中央型、有包膜深在小肝癌作简化肝切除,手术切除效果满意.
作者:周健;蒋辉;张志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通过对护生的差异和专职带教老师性格特征及其对师生情意互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将情感互动教学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探讨带教老师如何应用积极肯定的情感互动,激励护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实习目标,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带教老师也从情感互动中体验带教带来的快乐,从而汲取新的活力,取得良好的带教效果.
作者:陈惠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调查175例宫外孕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和存在的护理问题,针对性地采取各基项护理措施.结果 术前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占96.7%,通过精心护理后下降至12.6%.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固手术期护理,使志者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孟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医院人事档案随着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和国内法制体系的健全,以知识、信息、服务等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对传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当前医院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作为切入点,提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从档案保密个人隐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创新思想和挡案管理信息化等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发挥人事档案在医院科学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湖南大学在职教职工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3532名在职教职工进行体检,内容包括病史询问,查体、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血生化、血脂、血糖、甲胎蛋白、腹部B超、心脏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等.并对其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对3532名在职教职工体检后的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总结发现,调查对象以30~39、40~49岁年龄段患病居多,本组男女比较冠心病无显著差异、心电图异常和风湿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痛风及高尿酸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结论 湖大在职教职工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多数疾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应加强针对性的防治,井适当增加高校在职教职工预防保健方面的经济投入.
作者:彭新兰;蒋清华;李苏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病人行肺功能检查,观察其肺通气及弥散功能的变化,为早期正确诊断糖尿病肺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年龄在40-50岁,病程在5-10年50例为一组;另50例为年龄在50~60岁,病程大于10年为一组.选择健康无肺脏惠,无吸烟史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检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通气功能减低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C、FVC、和FEF25%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肺容积下降、气道弹性减退.2型糖尿病患者的弥散功能比正常人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肺弥散障碍及通气功能减退,病程越长,肺弥散障碍及通气功能减退越明显.对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早期肺功能检查,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颖;李昌祁;孙平军;谷思洋;鹿翠香;银翠荣;刘金丽;李佳;尚晓霞;李玉华;柏红雨 刊期: 2008年第16期
2004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农药中毒8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70例,其中经口屐毒(甲胺磷、三唑磷、乐粟)100mL以上18例,并出现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昏迷等症、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全自动洗胃机反复洗胃后,立即送ICU继续保留胃管用20%甘露醇250mL加生理盐水反复导泻洗肠,同时立即静注阿托品直至阿托品化后维持,洗肠待出现无异味的清水样大便后,病情出现.缓解,神志转清,8例行机械通气常规使用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SIMV)模式,帮助患者度过呼吸衰竭难关,同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24h后开始肠内营养治疗.7d内出院10例,10d内出院4例,15d内出院3例,30d内出院1例,抢救成功率100%.
作者:姜咏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为了控制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内的感染和耐药性,以及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茸的产生,我们对肺炎克雷伯曹进行了耐药性分析.
作者:钱春莲;卢月梅;程锦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432例50g糖筛查异常单胎孕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和妊娠结局的分析,评价国内诊断标准的实用性.方法 对我院50g糖筛查异常、按NDDG标准来诊断岳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的432例单胎初产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432例孕妇被分为两组:符合国内[1] GDM和GIGT诊断标准的研究组和不符合此标准的对照组.结果 按照国内诊断标准,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率为27.08%,其中GDM28例,占6.25%,GIGT89例,占20.83%.研究组中仅羊水过多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他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再将研究组分为GDM组和GIGT组,GDM纽与对照组比较.巨大儿、羊水过多和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和新生儿转诊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GIGT的组的各种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以国内标准为依据,只有6.25%的孕妇需要处理,与NDDG标准相比,目内诊断标准更趋于合理.
作者:马红梅;王桂如;麻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子宫肌瘸是30~50岁女性中常见的肿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手术仍是子宫肌瘤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小英;罗艳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随着现代生殖医学的迅速发展,不孕症的免疫性因素也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医、西医对免麦性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对肺部炎性饭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修自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80饲患者在常规使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治疗的基础上,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10~14d为1个疗程.结果 本组显效9例(11.25%),有效62例(77.50%),无效9例(11.25%),总有效率为88.75%.并且83.75%的患者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消失,77.50%的患者肝大,颈静脉怒张程度明显战轻.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及心功能治疗后均有明显变化(P<0.01,P<0.05,P<0.01,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好、无副作用,是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的较佳辅助药物.
作者:黄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帝绕颈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21例孕妇分娩中超声检出脐带绕颈的声像图表现和产后临床诊断对比.结果 1621例孕妇分娩病历中,超声显示胎儿有脐带绕颈286例,临床诊断344例,误诊10例,漏诊68例.结论 超声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较明确地显示胎儿颈周脐带回声,为临床医生处理分娩过程提供信息.
作者:刘大平;徐殿芝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