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华
目的 观察替硝唑结合华素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96例牙周炎确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治疗,替硝唑组服用替硝唑,华素片组合服华素片,治疗组联合应用替硝唑和华素片,4d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测定牙龈指数(GI)和牙周袋探诊深度(P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不良反应少;各组治疗后GI和PD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ρ<0.01,其中治疗组变化为明显.结论 替硝唑结合华素片治疗牙周炎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晓航;巴景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肺切除术对患者肺动脉压及右心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患者的胸骨旁长轴、短轴、心底短轴、心尖四腔及剑突下四腔切面,观察右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并计算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血管阻力及右心室功能的测定.结果 术前、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比较有改变.术后不同时间比较存在差异,但肺动脉高压程度不重.舒张功能主要指标术后均有明显下降,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A比值及ETVI、EFF相应指标均有下降,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TVI,AFF则增加与术前此较差异有意义.结论 肺切除术后肺循环的压力、阻力发生改变,右心功能受损.
作者:赵铮铮;王泽学;周志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丙肝40例,按随机方式分为两组,采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组:PEG-IFN-α-2b 1.5μg/kg体重,每周注射1次,疗程6个月;干扰素α-2b组:普通干扰素α-2b500万单位,隔日1次肌肉注射,疗程6个月.结果 PEG-IFN-α-2b组有13例ALT,3例接近正常,HCV-RNA12例恢复正常,2例接近正常,其余的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有明显下降(ρ<0.05).普通干扰素α-2b组ALT有8例恢复正常,1例接近正常,其余患者ALT治疗后仍高.HCV-RNA 9例正常,1例接近正常,8例较治疗前下降,2例HCV-RNA定量与治疗前相同.长效干扰素组完全应答者9例,部分应答者5例,无应答者6例,总应答率为70%.普通干扰素(α-2b)组完全应答者6例,部分应答者3例,无应答者11例,总应答率为45%.结论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α-2b.
作者:程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中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860例门诊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了支原体的培养,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检出416例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48.4%,其中Uu258例、Mh59例、Uu和Mh混合感染的99例.药敏结果显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对支原体感染的敏感性较高,克拉霉素仅对单独Uu感染的敏感率较高.结论 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菌株的发生.
作者:樊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c-erbB-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述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影响临床预后因素的关系.为今后可能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erbB-2蛋白在1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2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的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结果 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分别为O%(0/11)、33.3%(4/12),71.0%(27/38).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之间,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ρ<0.05),而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交界性卵巢浆液囊腺瘤之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ρ>0.0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不同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具显著性(ρ<0.05),而在年龄、残存瘤灶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ρ>0.05).结论 c-erbB-2蛋白在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缺失表达,交界性进展至恶性浆液性肿瘤组织中往往表述上调,提示c-erbB-2蛋白表述的改变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关系密切,是卵巢浆液性肿瘤进展的事件.在卵巢浆液性囊腺中,c-erbB-2蛋白的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其表达量增高可能与肿瘤的侵袭相关.
作者:朱丽姿;冯韵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五常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五常法应用于全院护理工作的日常管理中,按照五常法原理,对各科室的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设计了流程图.从形式化-行事化向习惯化推进.建立了五常法审核的评价体系:护理部成立五常法管理委员会和审核评定小组,制定审核评价标准、扣分细则.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 实施五常法一年来全院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各种仪器、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经χ<'2>检验,ρ值均<0.05).结论 在全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
作者:陈碧桃;陈光琼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清钙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150例产妇血清钙浓度和产后2h、24h的出血量情况.结果 产时血钙与产后出血量呈负相关性,随血清钙离子水平的逐渐增高,产后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结论 补充钙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药物.
作者:高英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膀胱全切除回肠原位代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8年3月我院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患者除一例外均无瘤存活.手术时间为6~9h,平均8h.术中出血量为800~1000mL,平均为950mL;代膀胱容量平均300mL,大尿流率平均15mL/s;剩余尿量平均为30mL,代膀胱排尿状态良好.结论 膀胱全切回肠原位代膀胱手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内压低、正位排尿、可控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明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包括开腹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后放置引流的利弊.方法 对本院2002~2007年行单纯胆囊切除437例进行分析.其中引流197例,不引流240例.结果 发生术后并发症21例,引流组15例,未引流组6例.结论 常规引流弊多利少,大多病例不引流是安全的.
作者:吴志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游离移植带腓动静脉腓骨吻合血管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结果 患者骨折愈合,肢体恢复长度,胫骨假关节无复发.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中原;许颖;王玉发;朱清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由于生理、心理的一系列变化,产妇在分娩后容易产生焦躁、抑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和排解,就会导致产后心理障碍.
作者:罗汝琼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羚角钩藤汤加减为基本方,配合西医支持疗法治疗45d,以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评定疗效.结果 基本痊愈8例(40%),显效9例(45%),有效2例(10%),无效1例(5%),总有效率为95%,ρ<0.01.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食道癌的X线诊断及早期诊断以便早期治疗延长生命.方法 总结门诊病人3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2.5:1.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食道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不仅能确定食道病变部位和范围,而且对选择治疗方法,制定治疗方案都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赵维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做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术后及护理,掌握预防保健知识,防止青光眼再度复发.方法 采取快速降眼压,行小梁切除术,或根据病情,同时给予虹膜根切术,才能避免视力下降.结果 本组68例患者,采用了合理的治疗方法后,6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有保护瓣的滤过性手术,是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迎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健康教育是临床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保障病人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妇科对实施腹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能提高患者认知、缓解紧张情绪、消除各种顾虑,使各项救治措施及时有效落实,达到提升服务满意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康复的目的 ,同时获得妇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增强健康意识,达到围手术期和术后工作生活的佳状态.
作者:翟昌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艾迪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艾迪莎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所见进行对比,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除临床症状血便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ρ>0.05)外,其余临床症状腹痛、腹泻、腹胀均有显著性差异(ρ<0.01).两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进行对比,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88.7%;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60.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ρ<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21.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ρ<0.01).结论 艾迪莎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王晓;刘凡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肝破裂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77例,保守治疗15例,治愈87例(治愈率为96.1%),5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表竭及复合伤.结论 肝破裂及时诊断,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严重的肝外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侯东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本文通过网上数据调查,了解院长队伍现状,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帮助医院院长队伍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付蕾;顾海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报道1例罕见的幕上开颅术后引发幕下脑内血肿病例,故临床上应警惕幕上开颅术后幕下脑内血肿的发生,对于术后病人清醒再出现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加重者,应行CT检查,发现血肿形成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
作者:高军;栾凤岩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无论何种原因胆囊切除术后,绝大多数病人效果很好,但也有少数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并发症,如胆漏、黄痘值、胆道动力障碍、胆总管残留结石、残留胆囊或胆囊管残留过长,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十二指肠或胆囊床粘连,腹泻及其他并发症等.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要严格掌握胆囊切除的适应证,充分进行术前检查以了解有无并存症.精细的手术操作,详细向病人家属交待术后可能发生的有关问题均是我们医生的职责,现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探讨情况作如下分析与报道.
作者:侯庆升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