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珍;张汉中;周兰花;田纪敏
作者:健卫工作室 刊期: 2002年第18期
3 3个危险组的降LDL治疗冠状动脉心脏病(CHD)和CHD危险等同情况(10年风险>20%),LDL-C≥100mg/dl应开始生活方式治疗,LDL水平在100~129mg/dl时,治疗方案可选用:开始或加强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以降低LDL-C,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应强调减轻体重和增加体力活动或加强降LDL治疗,治疗其他脂质和非脂质危险因素,如甘油三酯.
作者:黎赐惠 刊期: 2002年第18期
1 临床资料 方药与用法:椒目10g,姜栀子15g,将2药微炒后研细末,加适量面粉,用开水调制成小儿手掌大小的两块药饼,贴于小儿前后心(取腹部中脘穴和背部胃俞穴),外以纱布固定,每晚1次,每次贴90分钟,连贴3天.
作者:甘露源 刊期: 2002年第18期
1基础血脂是血浆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作者:郭宏岩;秦静林;薛晓峰;武砚娇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病毒性脑炎是一组与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功能改变有关的小儿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自1999年8月~2002年2月笔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羚羊角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春禄;吕宏;杨云莲 刊期: 2002年第18期
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我院1990~2001年间应用氨茶碱的病人120例;男80例,女40例;年龄:3~76岁(X=39.5岁).有支气管疾病者80例,冠心病者25例,心肌炎者10例,心肌病者5例.
作者:黄启良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的作用.血压的异常升高不仅使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还可导致包括血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及心脑血管形态结构改变等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症候群.高血压常与高脂血症并存且起相互协同作用.
作者:薛晓峰;王凌燕;武砚娇;秦静林;郭宏岩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世界各国哮喘患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相关因素及对儿童、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于2000年6~10月进行了全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作者:陈育智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血脂主要为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高脂血症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子,和糖尿病的关系非常密切,高脂血症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和线索,是引起糖尿病死亡的根本原因之一,即高脂血症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终结果.所以在人类的血液系统中糖和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或单独升高导致人体组织细胞出现病理生理改变,这就要求在临床工作中,出现血脂增高的患者不要忽视血糖的检查,反之亦如此.
作者:张明秋;蔡尚清 刊期: 2002年第18期
1临床资料门诊病人206例占40%,男116例,女90例,年龄小3个月,大72岁,平均年龄18.3岁,住院病人306例占59.77%,男211例,女95例,年龄1~68岁,平均年龄16岁(所选病例不包括不按时治疗,治疗中途终止治疗或改用其他方法治疗的).
作者:高宗科;王小霞 刊期: 2002年第18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1月用国产氨力农治疗RHF,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祝远芝;张继雁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患者,女,25岁,工人.半年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7~38.5℃之间,持续2~3天,伴有疲倦、体重下降,时有关节串痛.近3个月来,发现两颊部出现红斑、无瘙痒,日晒后加重.双手受凉后,中指皮肤颜色变白后转为青紫,遇热后缓解.近1周来,因外出旅游日晒后,面部红斑加重,并向鼻梁两侧扩延.伴发热,体温在37.5~38℃.全身酸痛、食欲低下,口腔出现溃疡.对症治疗不见好转来诊.
作者:张辉 刊期: 2002年第18期
3病情进展记录对于主要健康问题,尤其是需要长期监测的慢性疾病.应对其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做连续性记录.在社区医疗中,较多的是采用病情流程表的方式来记录,这种流程表可根据不同疾病和不同的观察项目设计成不同的格式(见表1-6、1-7),如果需要观察的指标较多,可分别制成若干张监测表,如症状、体征监测表、实验室检查监测表等.
作者:王勤荣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肥胖症是一种脂肪代谢异常和蓄积过多而使人体超重的病理状态,而且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和动脉硬化性(AS)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或危险因子,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重要疾病.现在,与艾滋病、毒麻药瘾和酒癖一起成为世界性四大临床医学问题.
作者:王凌燕;王喆 刊期: 2002年第18期
1临床材料全组39例患者,男30例,女9例.年龄28~79岁,中位年龄67岁.经病理证实均为恶性肿瘤,其中肺癌27例、食管癌10例和恶性胸腺癌2例.X线片(包括CT)、全身骨静态显像证实有转移,并有骨痛主诉,其中骨痛一级者5例,二级者26例,三级者8例.
作者:谭群友;王如文 刊期: 2002年第18期
1崩漏案患者,16岁.2000年8月12日由其母伴诊.患者11岁月经初潮,前后无定期,短21日,长4个月一潮,3~7日干净,色淡而稀,无血块,轻微腹痛,腰酸,四肢倦怠.今闭经半年.11日下午因为做重活后,当晚10时突然腰酸而痛,小腹下坠,随即阴道流血不止.来时面色蜡黄,心慌气短,声音低微,四肢无力,仍流血不止,舌淡苔薄白,脉微.综合其症诊断为:血虚气脱.急用补气固脱法.处方:红参60g,三七粉6g(冲服),急煎顿服.1剂血少,2剂血止,精神转佳,脉沉细弱.继续用滋补肝肾,固冲养任法调理善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作者:仲高全 刊期: 2002年第18期
血脂代谢异常在诸如老年性心、脑、肾动脉疾病、糖尿病(DM)、高血压和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仅就ASO而言,它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的局部表现.因病情复杂和常与上述疾病并存,所以治疗困难.注意血脂在ASO发生中的作用,并进行有效的防治,不仅可以减少ASO的发生,而且对ASO的治疗和预后,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作者:王凌燕;王征 刊期: 2002年第18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患病率平均为0.48%(0.12%~2.19%);晚期多并发全身多脏器损害.据国内报道并发肾功能损害高达78.6%.本文收集430例肺心病患者中并发肾功能损害(肺心+肾损)者128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黄宝娥 刊期: 2002年第18期
红霉素(erythromycin,EM)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自50年代问世以来,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球菌、支原体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及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和过敏的患者,尤以对呼吸道疾病效果更佳.EM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近年来,人们在研究EM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时,发现EM有胃肠道激动剂的作用,给胃肠运动障碍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我院自1998年10月~2001年3月,通过临床对25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小剂量EM治疗,发现EM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的促胃动力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香;李艳玲;高明华 刊期: 2002年第18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由多种病因引起,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我院内科1998年3月~2000年3月应用生脉注射液与Losartan并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2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焜煜;陈蓬 刊期: 200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