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华
护七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给患者良好的印象构建和谐关系,对待患者语言文明,把患者当亲人.用专业知识指导患者自我护理:对患者的群体指导;对患者的个体指导;配合医生协同指导;对患者家属探视的指导及关照.我参加护理工作已13年了,10多年来的酸、甜、苦、辣使我逐渐成熟,爱上了护理工作.作为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我总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王兴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初期只用于单纯胆胰管疾病诊断,近年来运用该项技术开展的治疗性ERCP术是内镜微创诊治技术,对原因不明的腹痛、黄疸、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胆管狭窄、各种胆胰管结石、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安全、高效、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胰胆管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2005年6月起开展此项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就应用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适应于复发或化疗抵抗性B淋巴细胞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患者.2011年8月1日收治胃淋巴瘤患者1例,2011年8月10日给予利妥昔单抗600mg静脉滴注.1.5小时后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表现为发热、寒战,经积极抢救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缓解.现将病历汇报如下.
作者:哈晓英;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选用玉屏风散加减辨证治疗,西药选用布地奈德鼻喷剂、西替利嗪片,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0例.结果:中西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95.00%.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连续观察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锁骨下动脉的频谱形态、层流、声频、血流方向及速度,并能观察到颅内其他动脉受盗血的影响程度.结果:20例经TCD检查,I期盗血10例,Ⅱ期盗血6例,Ⅲ期盗血4例.结论:TCD技术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可信赖的检查方法.
作者:胡永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PCEA)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剖宫产的产妇80例,年龄20~30岁,体重60~82kg,ASAI~Ⅱ级.按配方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n=40),用0.15%~0.2%罗哌卡因+舒芬太尼50μg+地塞米松5mg;B组(n=40),用0.15%~0.2%罗哌卡因+芬太尼0.4mg+地塞米松5mg,两组总量各100ml,泵速2ml/小时.结果:两组间年龄、体重方面差异无显著变化,但在观察时点、镇痛后4、8、24小时静态观察(VAS)评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均值低于B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0.15%~0.2%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0.50μg/ml,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效果优于芬太尼组,获得更满意的效果,是合理的用药.
作者:杨璠;杨卓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其发病率在中青年人群中呈上升趋势.为了使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并发症、危险因素及康复保健的重要性,对其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但现实工作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正常进行及效果.
作者:樊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糖尿痛足患者54例进行了综合的、科学细致的治疗和护理.结果:糖尿病足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痊愈52例,2例好转.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积极有效全面综合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陈道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骨折手术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1例骨折手术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因分析、诊断、及治疗,并对其进行意识、生命体征及皮肤出血点等的观察和护理.结果:1例骨折手术并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及死亡.结论:责任护士应加强对骨折手术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观察,及早发现脂肪栓塞的症状,及时正确的诊断并积极治疗,争取抢救成功.
作者:唐甲云;张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艾滋病在新疆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水磨沟区亦是艾滋病的高发区域,作为水区的一所集中的二级医疗机构,我们义不容辞.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病症,在平常的护理中发现,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差异.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做到热情、耐心、细致、关心、体贴、不歧视,使患者感到尊重和关爱,让其对医护信任满意,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作者:马丽翠;刘兴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两组均以15天1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值、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杜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校医院定期对离退休老年教师进行血压、心电图监测,了解高校老年教师的心脏和血管的损害程度,以便及早进行干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对高校老年教师进行体检,测定血压、心电图描记,并参照评价标准,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体检结果表明,高校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占老年人群38%,主要表现在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心电图异常占老年人群26%,王要表现在心律失常、缺血性ST-T改变.结论:加强对高校老年教师的血压和心电图检查,对了解高校老年教师心脏和血管的损害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畅;钟秀宏;董春梅;赵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为探讨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造成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从而降低锐器损伤的发生率,现通过分析手术室护士常见锐器损伤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使手术室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安全意识.规范各项操作,减少手术室护士锐嚣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且还以每年350万人的速度递增.但高血压的知晓率25%,治疗率12.5%,控制率仅3%,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1].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2].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足、不遵医嘱治疗现象非常普遍[3].
作者:丁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后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门诊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共抽查2000张门诊人工流产手术处方,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0%.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抗菌药物应用频率高的是头孢菌素类药物;术后用药时间>5天(90%),疗程偏长.结论: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但在临床实践中需要规范合理用药.
作者:文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前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高,术后大出血患者也逐渐增多,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4],为探讨基层医院大出血的预防措施,2005年9月~2011年7月收治分娩产妇7600例,选择大出血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5年9月~2011年7月收治分娩产妇7600例,年龄20~42岁,平均24岁,初产妇6600例,经产妇1000例;孕周32~42周,平均孕周37周.于产程中常规使用预防性宫缩剂,7600例产妇中,失血量>500ml 300例,出血发生率3.9%.
作者:张想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下呼吸道感染治愈16例,好转4例.老年、肿瘤、消化道炎症和梗阻等原发病及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长、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式等均是老年急性阑尾手术患者并发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多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
作者:刘海荣;田俊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肺结核并发绿脓杆菌高突变株感染的耐药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各类标本766份,进行细菌培养,把培养出的绿脓杆菌进行14种常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766份标本中痰及脓液535份,检出绿脓杆菌15株,检出率1.96%.尿液231份,栓出绿脓杆菌5例,检出率0.65%.20株绿脓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90.0%,对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哌拉西林耐药率也在50%以上.结论:绿脓杆菌分布广泛,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全体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海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突发腹部外伤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腹部外伤患儿均采取及时有效的抗休克及手术治疗,加强急救、抗体克、呼吸道及伤口护理干预,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25例患儿得到成功救治,抢救成功率96.15%.结论:通过对26例腹部外伤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抗休克及手术治疗,并加强护理,腹部外伤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及治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作者:石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笔者对某医疗单位24~52岁在职妇女进行相关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预防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旨在为重视和加强妇女保健知识提供依据,同时让每个献血者都懂重自己何时必须主动放弃献血或主动定期献血,也想找出佳健康途径满足广大妇女的保健需求.卫生单位在职妇女保健知识较丰富,但还有不足地方.医务人员尚且如此,其他如工人、农民知道会更少,要做好这项工作,要通过社区乡镇大众媒体,卫生部门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网络.
作者:陆兴汉;杨锦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