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陈元良;王毅源;张明途;杜光生

关键词:抑制剂塞来昔布, 超前镇痛, 无痛人工流产术, 患者, 术后镇痛, 宫缩疼痛, 丙泊酚, 现报道如下, 镇痛作用, 选择性, 舒适性, 麻醉, 口服
摘要:近年来,丙泊酚已广泛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但丙泊酚镇痛作用较弱[1],因此绝大多数患者在术毕清醒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宫缩疼痛.我院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口服选择性C0X-2抑制剂塞来昔布镇痛以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疼痛、提高术后舒适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介护技术在脑卒中康复期的应用价值研究

    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功能障碍[1].介护是一个引入概念,介护者的主要工作是为需要提供护理支持的患者提供介护技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不可能在医院里长期接受康复训练治疗,需要家庭介护的患者众多[2].脑卒中患者在家中接受介护可以看作是医疗行为延续的一部分,相对于康复活动,家庭介护则更具有独立性,需要介护者更多的专业技巧.

    作者:田瑛;韩文胜;吴卓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标本中IGF-1R表达.结果 IGF-1R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436例胃癌组织中有385例 IGF-1R蛋白表达阳性,216例高表达,IGF-1R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I、II和 III期胃癌患者中IGF-1R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IGF-1R低表达者,IV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IGF-1R表达无关,IGF-1R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和TNM分期为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IGF-1R表达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IGF-1R可能成为一个预测肿瘤进展、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

    作者:徐文娟;马杰;赵仲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解剖型胫骨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解剖型胫骨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1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解剖型胫骨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并比较两种内固定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解剖型胫骨髓内钉组患者的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锁定加压钢板组明显缩短(均P<0.01),综合评分疗效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法在缩短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提高综合疗效方面优于锁定加压钢板法.

    作者:张伟;王伟;林忠勤;陈庆玉;程少文;寇冬权;彭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对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MMP-9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百草枯(PQ)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影响及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UTI组和PQ中毒后12、24、48h组及PQ+UTI 12、24、48h组,同时应用RT-PCR技术对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MP-9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1)通过大鼠行为学改变及肺组织切片证实PQ急性中毒模型成立.(2)PQ急性中毒组早期肺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3) PQ组大鼠12、24、48h时肺组织MMP-9mRNA水平分别为(1.13士0.02)、(1.28士0.04)、(1.38士0.06),PQ组大鼠经UTI干预后上述各时段肺组织MMP-9mRNA水平分别为(1.05士0.03)、(1.09士0.05)、(1.12士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TI可明显减低PQ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MMP-9mRNA表达水平,可能是其防治PQ致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韩国强;黄建芬;王林霞;潘国权;严纯雪;陈旭;王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三节段及横断面四壁法观察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损伤

    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成功的放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颈部接受放疗所导致的口干、龋齿、张口困难、听力障碍、颈部纤维变性、脑神经放射损伤等多种后遗症受到了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重视,而我们在超声工作中发现鼻咽癌患者放疗数年后出现颈动脉斑块现象,且期中部分鼻咽癌放疗患者无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等病史,因此较难用传统的知识解释颈动脉斑块形成机制.

    作者:蒋伟;杨守和;许旭东;何小华;楼飞;王洁;楼丽萍;方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直视下尿道扩张治疗膜部尿道狭窄41例疗效分析

    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膜部尿道狭窄,随着前列腺癌根治术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的遂步推广,尿道吻合口狭窄并发症也随之增加[1-3],膜部尿道狭窄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值得关注.近年来,我院采用输尿管镜和尿道膀胱镜直视下尿道扩张治疗膜部尿道狭窄4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杜小文;吴慧玲;朱永锋;戴国平;张春霆;邱学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重型肝炎预后的评价研究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重型肝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整理250例重型肝炎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MELD评分,以评估重型肝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同时比较MELD评分、CTP评分、PTA评分三者对重型肝炎预后预测的准确率.结果 重型肝炎恶化死亡组患者MELD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当MELD分值≥40时,89.0%患者病情恶化而死亡,MELD分值≥30时,68.0%患者恶化死亡;PTA评分<20%时,91.9%患者死亡,PTA<30%时,74.0%患者死亡;CTP评分>12时,预后预测准确率为52.4%,当CTP>10分时,准确率为52.0%.结论 MELD评分系统在国内是适用的;重型肝炎患者MELD分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正相关,MELD模型与PTA对重肝预后预测的准确性优于CTP评分.

    作者:刘华生;杜文杰;陈亚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浆hs-CRP、BNP、vWf在脑梗死TOAST分型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hs-CRP、BNP、vWf在脑梗死TOAST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组、心源性脑梗死(CE)组,每组5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LAA、SAO、CE各组血浆hs-CRP、BNP、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进行分析.结果 CE组血浆hs-CRP、BNP、vWf水平[(3.33±1.64)mg/L、(270.21±120.47)pg/ml、(31.12±6.59)ng/ml)]与对照组[(1.08±0.36) mg/L、(32.57±10.27) pg/ml、(8.65±3.09 )ng/m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CE组血浆BNP、vWf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均为高;LAA组血浆hs-CRP、BNP水平[(8.86±3.58) mg/L、(110.47±42.30) 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浆hs-CRP在各组中为高,而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AO组血浆vWf水平[(12.47±4.54 )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s-CRP、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浆hs-CRP、BNP、vWf水平不受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胆固醇、LDL等的影响.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水平能辅助LAA的分型,BNP、vWf水平能辅助CE的分型.

    作者:谈鹰;王庄;诸金水;王亚仙;刘泉坤;张冰;钱福初;许贻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姜黄素对急性肺栓塞大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大鼠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假手术组(J),模型组(M),姜黄素大剂量组(G)、中剂量组(Z)和小剂量组(X),每组20只,栓塞后1、24、72、120h每时间段各5只.以明胶海绵溶液经颈静脉注入制备APE模型.模型建立后,G、Z和X组1次/d 2ml各腹腔注射姜黄素 200、100、50mg/kg,共5d.N组唤邮苋魏胃稍?J和M组1次/d 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l,共5d.观察各组死亡率、各时间段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N、J组无死亡,M组死亡率25%,X、Z、G组死亡率分别为10%、10%、15%.N、J、X、Z、G组的动脉血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乳酸(LA)、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Glu)均显著优于M组.结论 姜黄素对APE大鼠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蔡斌;孙晨;王灵聪;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R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脑血管性病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对预后意义重大,虽然CT和常规MRI的应用对大多数的脑血管性病变都能作出诊断,但在显示低流量血管畸形、小静脉结构和脑内微小出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影响临床医师对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作者:徐光炎;金琼英;沈巨峰;袁铨;陈立新;楼英英;徐伟善;贾萍娟;连妙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手术创口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手术创口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321例手术后创口感染的患者动态监测术后hs-CRP的变化,同时统计患者的手术创口感染率.结果 术后创口并发感染者hs-CRP变化率明显高于非感染者(P<0.01);hs-CRP变化率预测手术创口发生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面积的标准误为0.020(P<0.01);随着hs-CRP变化率的逐渐增高,其预测术后创口感染的敏感性逐渐降低,但特异性明显升高.结论 hs-CRP监测对术后创口感染有早期预警价值.

    作者:徐敏;徐建国;潘娅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11例诊治分析

    垂体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一般呈局限性生长,不发生远处转移,但部分垂体腺瘤的生长呈侵袭性,常侵犯周边的硬脑膜、鞍上结构、骨质,包绕邻近的血管、侵入海绵窦等,从而使临床症状多样化,治疗复杂化,且很难全切除肿瘤、术后易复发.

    作者:周开宇;王广涛;金杭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及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固有肌层和黏膜肌层的肿瘤,常被误诊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病理免疫组化的发展和电镜技术的进步,其诊断准确性明显升高.现对我院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作者:石乃昌;陈培友;邱雷雨;王叶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创伤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输尿管损伤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极易误诊漏诊,如及早发现和处理,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若发现较晚,可能会发生尿漏、感染或肾功能损害,处理较棘手,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1].现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余谦;汪朔;吴海啸;杨庆;吴汉;王先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肾上腺血肿16例分析

    外伤性肾上腺血肿临床较少见,文献报道也较少,因此临床医师和影像学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为肿瘤性病变.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在腹部外伤中的广泛应用,肾上腺损伤病例有上升趋势.现笔者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外伤性肾上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本病的CT诊断特征及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吴兆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中度发作中的应用

    哮喘急性发作是哮喘患儿就诊及急诊的主要原因,<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2006版肯定了吸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 ,有临床研究表明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可替代或减少全身激素的使用[1].自2007年以来我院采用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中度发作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艳玲;吴新;孔洁;姚泽忠;李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再次入院手术原因分析

    既往临床上关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报道已有较多,但专门针对TURP后再次入院手术原因分析的报道却不多见.2002至2009年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及武义县中医院采用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178例,术后15例因并发症再次入院手术治疗,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陶宏平;朱扬进;徐小俊;张东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与脑出血量和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转铁蛋白在脑出血发病后24h内迅速升高(P<0.05),第3天达到高水平(P<0.05),随后缓慢下降,发病第7天已接近对照组水平(P >0.05),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发病2d内无显著变化,然后逐渐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水平(P<0.05),随后在高水平持续较长时间,在第21天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出血量及NIHSS评分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第3天)呈正相关(r=0.654、0.514,均P<0.01),但与24h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 >0.05).结论 血清转铁蛋白和铁蛋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过量铁离子的清除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魏瑞理;金露;孔慧梅;邹明;林燕;陈卫东;王小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当创伤、感染、血肿等原因引起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自身无法调节时,未得到合理的治疗,引起包括心、肺、肾、脑、胃肠等多器官、多系统的急剧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如果医护人员对ACS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处理等方面认识不足,必然会延误治疗导致患者产生更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倪子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体会

    70%~8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现时已属晚期,手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治疗手段多以化疗为主[1].我院采用吉西他滨加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NSCLC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2年5月至2008年4月我院进行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共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70~81(74.7±3.7)岁;以往均未进行过化疗和放疗,预计生存期>3个月,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2]>60分,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头颅MRI显示肿瘤无转移.

    作者:周华;方庆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