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道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张文翠;陈英

关键词:胆道手术, 手术患者, 心理护理, 临床护理实践, 护理心理学, 治疗效果, 直接影响, 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 手术治疗, 身心健康, 胆道疾病, 胆道感染, 必要条件, 手术期, 多发病, 常见病, 愈后, 学科, 维护
摘要:护理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胆道疾病是我区常见病、多发病.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胆道感染和梗阻,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因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及健康愈后.对开展胆道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体验,结合几年来的外科临床护理实践,特介绍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注射液和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摘(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等综合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气喘、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反流等心衰指标的恢复程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应用黄芪、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1个疗程7天后,患者的咳嗽、咳痰、气喘、心哮、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肝脾肿大、肝颈静脉返流等心衰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缓解,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尤其是右心功能.

    作者:刘多恒;刘亚龙;常冬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人安全用药指导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减轻症状、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也能损害患者的身体,造成疾病,甚至死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年龄的延长,老年人所占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

    作者:王丽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补法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清热凉血,疏风解表,健脾除湿,清热解毒等法,为指导皮肤科治病常用之法,但补法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辨证准确,大胆运用,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运用补法治疗皮肤病验案介绍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作者:杨学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脉配置中心在临床工作的作用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进行静脉用药物集中配制的场所,我院于2008年与上海某公司引进先进的澳大利亚药物配置标准共同建立面积约260m2包括全静脉营养液配置间、细胞毒性药物配置间和抗生素等在内的静脉药物的配制间,排药审核间,成品间,药库等,配置间配备5台A/B3型生物安全柜,4台用于配置抗生素,1台用于配置细胞毒性药物及抗病毒药物,普通及肠外营养药物配置间各有4台特殊设计的水平层流台用于配置电解质等药物可同时供24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局部百级的环境下进行无菌配置依靠先进的净化设备和严格的科学管理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也包括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有效的静脉滴注药物及良好的药学服务[1].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足口病临床及胸部X线分析与探讨

    目的:对比研究和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以及与之对应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者391例,对临床资料、X线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般均摄取站立胸部后前位片.年龄<1岁婴儿可采取仰卧前后位,重症患者采用床边仰卧前后位投照.确诊手足口病391例中,胸部无明显异常279例,胸片提示肺间质性改变73例.重症手足口病X线表现合并肺炎26例,其中另合并少量胸腔积液3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肺水肿11例,同时并发少量胸腔积液2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2例.上述病例说明手足口病易并发肺部疾患.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提高诊断警惕性和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的早期影像学表现是降低手足口病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武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应用双试剂检测HBsAg在兵检中检测结果分析

    在征兵体检中,我县已多年应用双试剂检测HbsAg,结果令人满意,大大地提高了征兵的质量,进一步杜绝了漏检、退兵地现象.选择两家合格厂家生产的HbsAg试剂,对同一标本在同等条件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现将近3年内我县适龄青年采用双试剂检测结果作浅显分析.

    作者:韦世强;郭伟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妇女病普查工作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甘肃省酒泉地区肃州区妇科病发病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肃州区15个乡镇20~65岁的1600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普查,分析其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16000名已婚育龄妇女中共查出7822例患病者,查出16种疾病,患病率达48.8%,治疗6456例,治疗率82.5%.结论:及时掌握妇女病的发病趋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殖保健水平.

    作者:吴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

    手外伤屈指肌腱断裂修复或肌腱移位术后,常规制动时间较长,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和关节僵硬.总结2008~2010年收治32例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体会,介绍3期不同方式的功能锻炼,即早期:肌腱愈合期,中期:无阻抗的功能恢复期,晚期:逐渐增加阻抗的功能锻炼期.通过观察特别强调早期在保护下被动活动关节有助于肌腱的再塑形,是防止肌键粘连僵硬,促进早期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孙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脂水平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分析

    探讨血脂水平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评价调脂药物治疗在预防脑卒中事件方面的作用.方法:对300名常住居民进行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观察血脂变化情况,及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40.0%的被调查者存在高血脂,15.0%的被调查者诊断为脑卒中.脑卒中患者中TC、LDL-C含量明显高于非脑卒中患者(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都比较好,两者的发生有正向相关性.

    作者:徐民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miRNA和肿瘤产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miRNA和肿瘤产生的相关性,探讨其能否成为肿瘤产生的指标和mi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为发现肿瘤的产生原因、预后评估和miRNAs相关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5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取AB两组,一组为肿瘤病患者,一组为相应的非病患裸鼠.取患者身上相应的癌细胞,再取裸鼠身上的相应的正常细胞.对45例癌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运用实时定量PCR,比较癌细胞系与正常组织间的相应miRNA区别.对45例癌患者和45例正常对照者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对miRNA的多态性进行分型,分析这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95%miRNA在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这一现象初步解释了肿瘤发生与miRNA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礼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毒后治疗不当致小儿低渗性脑病的防治

    目的:探讨在救治小儿中毒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治低渗性脑病,以及对低渗性脑病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对收治因中毒后治疗不当致小儿低渗性脑病患者5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性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儿都因用清水洗胃和洗胃后较多清水潴留于胃内,以及大量输入不含钠的葡萄液导致低渗性脑病,通过静脉输注3%的高渗盐水和对症支持等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中毒后用清水洗胃后较多清水潴留于胃内,以及大量输入不含钠葡萄糖液是导致小儿中毒后低渗性脑病的原因.静脉输注3%的高渗盐水是救治低渗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开贵;任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上海某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中开展不同方式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家工厂、企业中的流动人员465人,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基线调查,分别采取讲座、发放手册、放映录像单一方式和综合式健康教育,干预后45天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以评价其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3种单一方式及综合式干预后,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与放映录像单一方式干预后相比,综合干预后的相关知识、行为平均得分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在流动人口中采用讲座、发放手册以及放映录像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该群体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复合式方式较单一方式效果更好.

    作者:陈志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子宫内翻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内翻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娩人数30 150人次,发生子宫内翻6例.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翻的发生率约2例/万.多见于经产妇,及胎盘尚未剥离暴力牵拉脐带造成,对产妇造成极大地危害.结论:子宫内翻与年龄及体重无关,与产次及胎盘的附着部位有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会将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红茴香注射液小剂量痛点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茴香注射液小剂量痛点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方法:将47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0例给予红茴香注射液小剂量痛点注射,对照组178例给予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疼痛握力恢复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8.76%(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红茴香注射液小剂量痛点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安全方便的特点.

    作者:赵新;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创伤肾上腺血肿的CT及MRI表现

    目的:评价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及MRI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经临床随访证实3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资料.结果:3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均发生于右侧,均在外伤后1周内行CT或检查.CT平扫:表现为肾上腺体积增大,卵圆形块影.密度可呈高或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或周边少量强化,其外周可见等密度条索影.MRI平扫:T1WI表现为高号;T2WI为高信号灶,边缘可见线样低信号,边界清晰,压脂后血肿边界更加清楚,增强扫描不均匀环状强化.结论:CT及MRI可以早期明确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

    作者:陈清威;王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不同型RF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不同型RF的关系.方法:将符合西医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将RA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空腹采血,用ELISA法检测IgG、IgM、IgA 3种RF,分析结果.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以寒湿痹阻型为主(43%);IgG在瘀血痹阻型中阳性率高,IgM寒湿痹阻型中阳性率高,IgA在肾气虚寒型中阳性率高.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以寒湿痹阻型所占比例大,不同型RF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成之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分析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监测分析.方法:对56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适时结果.结果:56例患者中,晕厥发作时间与检测心律失常时间相一致12例(21.4%),且晕厥的发生与心室停搏>3.0秒有关.结论:动态心电可获得较可靠的诊断依据,为临床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黎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窦炎.它与变态反应体质、鼻窦引流受阻、人体抵抗力弱或病菌毒力强都有密切关系,多数患者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头昏、精神不振、易疲倦、记忆力下降等,常见的症状是鼻塞、流脓、流鼻涕、嗅觉不灵等,绝大多数是鼻窦内的多种细菌感染,致病菌以流感杆菌及链球菌多见.现代西医学除穿刺冲洗、手术疗法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2009~2011年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对照观察患者200例,现就治疗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社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自我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效果.方法:选择对60~80岁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老年人72人参加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活动前后资料作自身对照比较.结果:通过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老年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明显提高,尿酸、血糖、血脂等指标有明显下降,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能有效降低血尿酸的水平,同时也可降低血糖、血脂等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真正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顾燕琴;卫玉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中HCV-RNA与转氨酶的关系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中病毒核糖核酸(HCV-RNA)与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5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患者中进行抗-HCV、HCV-RNA及AST、ALT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HCV,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HCV-RNA,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AST、ALT及血糖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患者分别在HCV-RNA大于临界值组(≥1000copies/ml)和小于临界值组的HCV-RNA与血清转氨酶关系.结果:本研究95例糖尿病合并丙型肝炎标本中抗-HCV均为阳性,其中HCV-RNA高于上限值67例,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共有56例存在ALT异常,64例存在AST异常,ALT、AST水平与HCV-RNA含量对数值无显著相关性,但ALT、AST阳性率与HCV-RNA大于临界值有一定的吻合关系.结论:HCV-RNA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在2型糖尿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中结合AST、ALT结果可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状况及肝脏的损伤情况.

    作者:王小平;庄永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