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妇女病普查工作的调查与分析

吴昱

关键词:妇女病, 普查普治, 生殖健康
摘要:目的:探讨甘肃省酒泉地区肃州区妇科病发病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肃州区15个乡镇20~65岁的1600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普查,分析其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16000名已婚育龄妇女中共查出7822例患病者,查出16种疾病,患病率达48.8%,治疗6456例,治疗率82.5%.结论:及时掌握妇女病的发病趋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殖保健水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白血病(M2b)少见病例1例

    病历资料患者,男,38岁患者因反复牙龈出血1个月,间断性发热1周伴乏力、头晕入院.精神较差,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部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压之不退色.胸骨有叩击痛及压痛.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孙建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足踝部结构特殊,创伤及手术后易出现皮肤坏死,致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外露,带血管蒂皮瓣修复创面是常见治疗方法.2006年5月~2010年1月采用该方法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4例,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是皮瓣成活的关键,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彩霞;魏焕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尖锐湿疣的健康教育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常发生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表现为肉质赘生物,可呈菜花状,少数患者可诱发癌变.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具传染.尖锐湿疣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和残废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因此,健康教育对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性病爱滋病这种与人们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中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控制性病爱滋病的流行和充分利用临床实践开展性病爱滋病的综合防治,临床在日常工作中应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杜金英;唐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外伤性球壁栗刺异物漏诊1例

    农作物眼外伤患者在基层医院较为多见,眼部栗刺异物为其中的一种,具有伤情复杂、易引起严重感染及治疗操作困难等特点,诊治不当易造成眼部感染甚至失明,给患者带痛苦,本文就1例外伤性球壁栗刺异物漏诊,来谈谈对于此类眼部损伤的诊治体会,以供参考.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方法: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6例,痊愈24例,死亡2例.分析临床护理资料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有效的临床护理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及再出血率.结论:采取有效措施与预见性的护理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再出血率.

    作者:杨文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外科肛肠疾病术前术后常见并发症心理护理

    肛肠疾病术前术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但主要以疼痛、排便障碍、尿潴留多见,几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个体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损害而引发的.在很大程度上患者的心理因素,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会加重这些并发症的症状.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在减轻患者机体与精神上的痛苦,使机体尽快康复,起到了良好作用.体会如下.

    作者:张新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57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统一培训调查人员,用1天的时间进行床旁询问病史和查阅病例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病例579例,医院感染11例,现患率1.90%,抗菌药物使用率40.07%.结论: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曹淑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分段计算法可替代稀释法解决酶促反应底物耗尽问题

    当检测样本中酶活性较高时,会因反应底物提前耗尽,而使测定结果偏低,如果偏差过大,不加审核,草率发出报告,会对临床诊疗工作产生误导.传统的稀释重测,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会增加试剂成本,延长报告时间,如果采用反应曲线分段计算法,则无需增加额外的检验成本,也不需花费太长时间,就可解决问题.

    作者:田学辉;崔佳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清胃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2例

    目的:观察清胃散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清胃散(升麻,黄连,石膏,生地黄等)治疗本病42例.结果:总有效率91%.结论:本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降心脾火,愈溃疡的疗效.

    作者:徐玉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抢救农药阿维菌素中毒1例

    病历资料患者,男,22岁,因自服阿维菌素60ml后抽搐、昏迷16小时,2011年9月5日14:00入院,入院1天前,患者因与家人生气后欲自杀,自服阿维菌素约60ml,被家人发现,约半小时后在当地医院接受清水洗胃治疗,病情无好转而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2℃,脉博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5mmHg,浅昏迷,皮肤及颜面无苍白,左瞳孔直径1mm,有瞳孔直径4mm,对光反射迟钝,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88次/分,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侧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作者:胡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髋部骨折越来越多,股骨粗隆骨折在髋部骨折中较为常见.针对股骨粗隆骨折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所以早期手术内固定、尽早功能锻炼已达成共识.因患者为老年,基础疾病多,合并症多,因此整体护理尤为重要.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股骨粗隆骨折患者35例,其中31例行手术内固定.护理人员针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特点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美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肋骨填充残腔胸廓成形术50例治疗体会

    胸廓成形术应用在单纯胸管引流感染的胸膜腔不能自行闭合,没有满意的肌肉肌瓣或不能填满脓腔,或者肺不能有效膨胀,这样需要胸壁本身塌陷来消灭残腔,行胸廓改形术.目前胸廓成形术仍是治疗慢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的重要手段.大限度消灭残腔,大限度减少胸廓畸形,保证手术一次成功,是多年来临床一大难题.2003~2010年收治的慢性结核性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患者50例,运用分段保留肋骨,充填残腔内的新胸廓成形术[1]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宝帅;姜传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病区药品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病区药品可分为外用、口服、注射、静脉用药,种类繁多.根据各病区特点,药物的品种,数量也不一样.病区护士是临床科室药品保管和使用的直接人,其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病区药品的管理和使用质量[1].临床上由于药品管理和使用不当,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比比皆是.2004年在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体系中把病区药品管理也纳入其中,并制定详细的考评标准.根据对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进行质量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春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M3受体激动剂通过AC-cAMP-PKA信号途径对I/R大鼠的影响

    目的:探讨M3受体激动剂胆碱(choline)通过AC-cAMP-PKA信号途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注系统,建立离体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变化,并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choline组较I/R组AC活性降低(P<0.01),cAMP含量减少(P<0.01),心梗面积明显缩小(P<0.01).结论:M3受体激动剂choline通过抑制AC-cAMP-PKA信号途径对I/R离体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栾海蓉;吴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单,分析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43例,主要是以医生、护士、实习生为主,工龄<5年67.4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职业暴露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病房和手术室,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结论: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刻不容缓,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大限度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王娟;曾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固定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头皮静脉输液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选用3条普通胶布固定后,用弹力绷带在针炳前方1cm处绕头部1周固定,对照组选用5~6条胶布固定局部,后1条固定在耳部,观察输液过程中针头脱落、液体外漏和重新固定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小儿输液过程中针头脱落、液体外漏及重新固定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弹力绷带协助固定后,明显减少了输液过程中意外发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药物的浪费,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陈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

    手外伤屈指肌腱断裂修复或肌腱移位术后,常规制动时间较长,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和关节僵硬.总结2008~2010年收治32例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体会,介绍3期不同方式的功能锻炼,即早期:肌腱愈合期,中期:无阻抗的功能恢复期,晚期:逐渐增加阻抗的功能锻炼期.通过观察特别强调早期在保护下被动活动关节有助于肌腱的再塑形,是防止肌键粘连僵硬,促进早期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孙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口腔正畸头影测量去重叠定点方法

    近年来,随着三维CT设备及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使得对颅颌面结构的三维测量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开发三维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抛弃过去颇有价值的信息似乎很不合理.利用已有的基于二维头影测量的经验,通过三维与二维的联系,将能大大加快三维头影测量的研究速度.所以从CT体数据中重建出经典的平面颅颌面影像,将能建立起三维与二维对比的桥梁,有很大的意义.国内外已有一些这方面的报道,研究热点为这种头颅侧位片的准确性,而对如何提高CT重建头颅侧位片的图像质量及定点精确性研究较少.为了克服X线头影测量存在着影像重叠等不可避免的缺陷及因此而造成的定点误差,利用CT三维重建图像可以任意切割的优点,通过反复试验,利用切割软件,去除各标志点周围的重叠结构后,重建标准化头颅侧位模板,使各标志点的定点误差极大程度的减少,提高重建头颅侧位片的图像质量,使二维头影测量更加精确.将颅颌面骨组织三维重建后重新定位,首先切割正中矢状面一侧的结构.进而切割颧弓,侧切牙与尖牙等其他影响头影测量标志点定位的重叠结构,经反复试验确定目前认为佳的切割区域与路径,重建线条清晰,标志点明确可辨的头颅侧位模板.提高标志点识别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姜喜玲;柳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毒后治疗不当致小儿低渗性脑病的防治

    目的:探讨在救治小儿中毒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治低渗性脑病,以及对低渗性脑病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对收治因中毒后治疗不当致小儿低渗性脑病患者5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性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儿都因用清水洗胃和洗胃后较多清水潴留于胃内,以及大量输入不含钠的葡萄液导致低渗性脑病,通过静脉输注3%的高渗盐水和对症支持等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中毒后用清水洗胃后较多清水潴留于胃内,以及大量输入不含钠葡萄糖液是导致小儿中毒后低渗性脑病的原因.静脉输注3%的高渗盐水是救治低渗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开贵;任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的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的产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采用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祛瘀合剂治疗.结果:两组药物流产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完全流产者中,治疗组的阴道出血持续平均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延长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阴道出血持续平均天数,从而使药物流产更安全、更有效.

    作者:孙喜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