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琳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影响,从而评价其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作用.方法:随机将80例UA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阿托伐他汀和麝香保心丸,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疗程12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PAPP-A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PAP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能更好地降低UA患者血PAPP-A水平,稳定斑块.
作者:符会妮;吕树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何首乌致肝损害15例临床特点.方法:收治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病患者1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方法,查阅住院病历,详细记录用药史、用药途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肝炎标志物、自身免疫相关检查、血常规、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9例患者予何首乌泡水或煎服,3例泡酒,2例口服含何首乌成药,1例外用洗头;潜伏期1~8周,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尿黄及皮肤巩膜黄染,4例伴有皮肤瘙痒,脾大2例.所有病例经治疗后黄疸明显消退好转出院,没有死亡病例.结论:何首乌所致肝损害服药史较隐蔽,不易被发现,用药途径除口服外,外用更容易被忽视;肝损害发展为肝衰竭很少,基本没有死亡病例,预后较好.
作者:郭熙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检测149例男性高血压且近期未服利尿剂的患者和10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高血压受检者,用尿酸-POD法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血尿酸水平315±87.60μmol/L,较非高血压组的285.9±81.26μmol/L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检测血尿酸水平.
作者:张宏顺;齐海芳;郝福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方法:随机将4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常规采用药物治疗及护理,满足患者的正常需要,试验组(21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卫生宣教,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及心理疏导.结果:试验组各种不良心态有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患者沟通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减轻或消除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的诱因,对高血压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金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在治疗和恢复的过程中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对护理方法的探讨降低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提高护理效率.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15例,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加强护理.结果:15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均未出现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和护理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首要目的,加强此方面的护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饶正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具有血流量大、易穿刺,可长期使用等优点,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做好患者的术前、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健康宣教对内瘘手术的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虽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生机,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大为延长,但从根本上改变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当今医学上严酷现实也表明象艾滋病、恶性肿瘤和某些危重疑难患者仍逃脱不了死亡的结局.本文拟就医务人员如何尽大努力减轻临终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其尚存的生命质量,使其安宁地渡过人生后旅程谈几点粗浅认识.
作者:化宜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救治小儿中毒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治低渗性脑病,以及对低渗性脑病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对收治因中毒后治疗不当致小儿低渗性脑病患者5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性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儿都因用清水洗胃和洗胃后较多清水潴留于胃内,以及大量输入不含钠的葡萄液导致低渗性脑病,通过静脉输注3%的高渗盐水和对症支持等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中毒后用清水洗胃后较多清水潴留于胃内,以及大量输入不含钠葡萄糖液是导致小儿中毒后低渗性脑病的原因.静脉输注3%的高渗盐水是救治低渗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开贵;任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15例的X线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15例均有胸部后前位片,有前后对比片9例,余6例均作为胸透复查.患者病变部位情况,左肺少于右肺,并且多见于两肺的下部,其中8例位于右下肺,4例位于左下肺.患者病变形态情况,2例为右上肺薄云状浸润阴影,边缘不清,密度较浅淡.在右中肺野从肺门向外延展的扇形阴影.3例患者在左下肺野外带棉花球状阴影,边缘不清,密度较为浅淡.肺门改变6例,主要是肺门结构较为模糊.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较严重,体征较轻,胸片变化多种多样,而且其严重程度同临床症状并不相符.
作者:殷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腹痛患者临床常见,涉及内、外、儿、妇等多科疾病,护理人员对腹痛患者严密细致的观察及耐心的护理非常重要,因为腹痛病情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从而对护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腹痛性质、伴随症状、腹部体征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有助于提供诊断依据,因此,腹痛的护理观察直接影响患者的转归和诊疗效果.
作者:毕自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表现,以便作出早期诊断.方法:收治不典型甲亢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以冠心病为临床表现的甲亢5例,以慢性结肠炎为首发症状的甲亢3例,以神经官能症为主要表现的甲亢2例.结论:不典型甲亢病起病隐袭,只要掌握好此类甲亢的临床表现,也能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
作者:晏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摘(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等综合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气喘、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反流等心衰指标的恢复程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应用黄芪、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1个疗程7天后,患者的咳嗽、咳痰、气喘、心哮、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肝脾肿大、肝颈静脉返流等心衰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缓解,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尤其是右心功能.
作者:刘多恒;刘亚龙;常冬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锌剂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效果.方法:将22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14例,两组缓解期采用常规预防措施,急性期西药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锌剂治疗,随访观察感染发作频次、发热、咳嗽、治疗等情况,同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3.174,P=0.001);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频次、发热、咳嗽、治疗时间均减少,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IgG、IgA值均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锌剂通过增强RRTI患儿的免疫功能,可以有效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晓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髋部骨折越来越多,股骨粗隆骨折在髋部骨折中较为常见.针对股骨粗隆骨折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所以早期手术内固定、尽早功能锻炼已达成共识.因患者为老年,基础疾病多,合并症多,因此整体护理尤为重要.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股骨粗隆骨折患者35例,其中31例行手术内固定.护理人员针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特点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美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33岁,农民,因停经9月,无产兆于2011年9月10日入院.LMP:2010年12月2日,EDC:2011年9月9日.既往自幼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孕期经常发作,平常未用药物控制.孕中发作时曾输液2次(具体不详).
作者:张家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甘肃省酒泉地区肃州区妇科病发病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年肃州区15个乡镇20~65岁的1600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普查,分析其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16000名已婚育龄妇女中共查出7822例患病者,查出16种疾病,患病率达48.8%,治疗6456例,治疗率82.5%.结论:及时掌握妇女病的发病趋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殖保健水平.
作者:吴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例1:患者,男,61岁,因发现血肌酐、血钙升高1年余入院.患者1年前因脑出血行有颞顶开颅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术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良,围手术期查体发现血肌酐升高,血钙>3.3mmol/L,诊断为肾功能衰竭,并于出院后口服中成药治疗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未予特殊处理.
作者:杨庆玲;陈俊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其中15%~20%是SCL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以生长迅速、早期转移、高度侵袭性为特点.因其对化疗高度敏感,化疗是SCLC患者重要、基础的治疗手段,EP方案化疗已成为局限期及广泛期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有效率60%~80%.但由于其倍增时间快、增殖比率高及治疗后获得性耐药,大多数患者会在数月内再度复发或转移,并表现出一线方案治疗失效,需要二线方案进一步治疗.
作者:邹碧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据2001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告,结直肠癌发病率在我国位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并呈逐年上升态势,位于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的第5位[1].针对结直肠癌晚期,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对生存期的提高并不明显,若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大限度的满足其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需求,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对患者生命的延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20010年收治结直肠癌晚期患者76例,主要包括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疾病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家属的护理,结果认为针对不同方面的个体化护理,可直接提高对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宋若愚;段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亚甲蓝混合液、吲哚美辛栓及曲马多缓释片)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肛门病术后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亚甲蓝混合液局部注射、吲哚美辛栓纳肛及曲马多缓释片口服,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栓纳肛及曲马多缓释片口服,观察患者术后肛门的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止疼效果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郭建峰;肖永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