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帅;姜传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创伤小,患者术后痛苦轻,恢复迅速等优点已被广大患者熟知并接受.因此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2008~2010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完成132例,术后正确评估手术效果,注意观察病情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正确的出院指导.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给予正确的护理与指导,有利于手术患者的顺利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医院儿科临床实习中,医学生所面临的对象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为探讨基层医院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习的质量与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了如何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引导和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医、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以及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等所采取的管理措施.
作者:陈龙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临床中,很多外伤的急诊患者到门诊后,医护人员常规的直接在暴露明显的手脚等处建立静脉通路.但由于病情危重需要马上手术抢救时,脱掉衣裤很困难,只好拔掉已建立好的静脉通路,脱掉衣裤后重新穿刺输液,不但延误了有效的抢救时间,也增添了手术人员的麻烦和家属的烦恼.为了便于手术顺利进行,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医用三通器对手术患者的新用途,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总结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的治疗体会.方法:收治脾切除同时行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5例效果均较满意,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无1例伤口感染、肠黏连、局部坏死等.结论:临床中,对损害性脾、完全粉碎或脾蒂撕裂、非恶性肿瘤的病理脾、门脉高压致脾亢或寄生虫性脾大、地中海性贫血致脾肿大等,根据患者病情,为了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能力,均可选用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只要治疗得当,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李冰;崔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5年8月~2010年8月应用复方青黛丸和维胺酯胶囊治疗银屑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其中男48例,女24例;年龄26~57岁,平均35.4岁;病程2个月~20年.既往无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其他治疗银屑病史.皮损呈点地形18例,斑块型23例,地图型31例,进行期48例,静止期34例,皮损分布在头皮四肢44例,躯干38例.
作者:徐鸿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B超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进行妇女生殖健康体检1570例的情况.结果:1570例妇女健康体检中,正常人数1012例(64.5%),放置宫内节育器1303例(83.%),异常人数558例(35.5%).结论:B超应用具有安全、文明、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是广泛应用于计划生育妇女普查、优生优育检查及生殖健康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它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升了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的意识.
作者:申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替比夫定片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TL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现对替比夫定片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与临床应用进行评述.
作者:王雪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壮年,近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结核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上并不少见,掌握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对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其正确诊断率,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老年结核性胸膜炎42例误诊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等.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易误诊.积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对胸腔积液做出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误诊,合理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74例,进行随机分组,37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另37例使用抗病毒、预防感染、局部涂药治疗进行对比,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芬太尼透皮贴的主要成分是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止痛剂,主要与u-阿片受体相互作用.主要治疗作用为止痛和镇静.适应证:临床应用在需要阿片类止痛药物的重度慢性疼痛.
作者:王春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市大中专院校学生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获取途径、学习需求及掌握现状,探讨对院前急救培训意义及实施有效的普及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中专院校学生1100名进行调查.结果:市大中专院校学生获得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及广播(30.3%)、学校和家长(26.1%),学生获取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的途径较单一.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掌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结论:如何为市大中专院校学生院前急救提供有效、持续、多方面的培训已经迫在眉睫.
作者:宋鹏;李艾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脑循环电刺激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手法组30例、治疗组30例(手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照组30例(脑循环治疗仪),连续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法组、治疗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纯对照组(P<0.05),而手法组和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或推拿手法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张树根;黄子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2次/日,多潘立酮片10mg,3次/日饭前服治疗,治疗组53例同时加自拟清胃温胆汤煎剂3次/日饭后服进行治疗.于治疗后6周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愈合率.结果:痊愈率治疗组86.8%,对照组5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谢正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检测149例男性高血压且近期未服利尿剂的患者和10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高血压受检者,用尿酸-POD法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血尿酸水平315±87.60μmol/L,较非高血压组的285.9±81.26μmol/L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检测血尿酸水平.
作者:张宏顺;齐海芳;郝福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剖宫产适应症的放宽,剖宫产已成为解决产妇和胎儿危机情况较为安全的手段.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起效快,肌松效果好,镇痛完全,麻醉用药量小,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中,但CSEA易出现血压下降.2010年以来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患者860例,其中345例麻醉后出现低血压,对发生的原因及时分析,通过调整药物浓度、给药方向、产妇体位、精心护理等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广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院内感染的细菌种类繁多,耐药机制复杂,需要细菌室提供感染疾病的病源学诊断.这不仅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医院督促医护人员正确有效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的必要手段,更是创造安全医疗环境、保证医院消毒质量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实施必须通过微生物检测来完成,因此,微生物实验室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排气一次成功的方法.方法:将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患者1080例,随机分成两组,传统组540例,改进组54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排气方法进行排气,对排气过程中有无浪费药液和针头污染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组:一次排气(即滴药1~2滴)200例、滴药≥3滴340例、一次排气成功率37%.改进组:一次排气(即滴药1~2滴)500例、滴药≥3滴40例、一次排气成功率93%.结论:静脉输液第一次排气时不流出液体关闭调节器,第二次当输液管内空气排气至距针柄3.5cm处关闭调节器(约操作者示指中指无名指3指横断距离之和),能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杜绝药业浪费和针头污染.
作者:孙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因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在基层医院非常常见,对其抢救治疗仍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出现反跳、猝死、中间综合征和迟发性多神经病时对其治疗若不到位,会造成许多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通过治疗这类患者,谈一些这类患者的治疗对策.
作者:胡培英;赵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为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血型抗体,即A型人有抗B,B型人有抗A,O型人有抗A和抗B,AB型人无抗A和抗B[1].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见于血型亚型的存在及某些疾病引起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或血清中血型抗体发生改变等[2].
作者:文宾;杨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心肌梗死以不典型症状为首发的发病率超过30%,应引起临床医生特别是社区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通过不典型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总结,提高心梗的诊断及处理,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列举3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病例,结果表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认识水平,防止误诊.心肌梗死关键在于预防,及早诊断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作者:刘燕;杨密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