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型人缺乏抗A抗体1例分析

文宾;杨辉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 血型鉴定, 抗A, 抗B
摘要: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为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血型抗体,即A型人有抗B,B型人有抗A,O型人有抗A和抗B,AB型人无抗A和抗B[1].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见于血型亚型的存在及某些疾病引起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表达异常或血清中血型抗体发生改变等[2].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患病行为调查分析

    患病行为是指患者就诊过程中,向医生叙述其问题的同时,自然也表露出对自身状况的态度、对医学解释及医疗服务的态度.前者是医学教科书上所说的主诉,而后者就是所谓的患病行为[1~5].目前,对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患病行为的调查鲜有报道.为此,使用患病行为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120名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在疾病信念、疑病指数和疾病确信方面低于正常范围,心理取向方面高于正常范围.不同性别、居住地的患者对其患病行为有影响.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异常患病行为,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梁晶;于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参乌益气化浊汤配合微量泵持续输注胰岛素抢救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如不及时抢救有生命危险,若不予以及时治疗,会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威胁患者生命.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新型泵力仪器,2006年开始临床应用,并配合中药参乌益气化浊汤,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血糖波动幅度小,使用方便,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郭贵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观察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以及对呼吸和血流的影响.方法:临床随机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86例,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麻醉成功以后继续用异丙酚5.0mg/(kg·小时)静脉维持.B组为实验组,麻醉成功以后继续用异丙酚5.0mg/(kg·小时)+雷米芬太尼3.0μg/(kg·小时)维持麻醉.详细记录出各时间点的SpO2、HR、MAP、PetCO2、RR等,以及观察患者神志及疼痛程度.结果:A组患者镇静效果与B组患者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各时间点的SpO2、HR、MAP、PetCO2、RR上,A组和B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达到很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的持续稳定.

    作者:汪军;江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大黄、芒硝联合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观察

    2006年1月起采用中药大黄、芒硝联合外敷治疗腹部切口轻、中度脂肪液化,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3205例,其中下腹部横、纵行切口脂肪液化58例,占全部手术1.8%,年龄18~55岁.临床表现,术后4~5天开始皮肤有渗液或切口敷料局部湿透,局部表皮层未愈合,皮下脂肪液少许渗出,化成腔隙,或7天拆线时切口表皮愈合,但脂肪层部分裂开或全长脂肪层自然裂开,检查创口无脓液,周围无红肿,纯系脂肪液化所致,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20例.

    作者:周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57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统一培训调查人员,用1天的时间进行床旁询问病史和查阅病例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病例579例,医院感染11例,现患率1.90%,抗菌药物使用率40.07%.结论: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曹淑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血肿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术后ADL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用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血肿清除率与预后效果.

    作者:叶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成年麻疹脑炎患者的护理

    麻疹合并脑炎属传染病中的急症,病死率5%.2009年4月25日收治麻疹合并脑炎患者1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及护理患者转危为安,保住了生命,预后健康、无智力减退、癫痫等后遗症,现患者已康复出院,现将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农牧团场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农牧地区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的情况,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对7岁以下儿童根据年龄进行定期体格检查,能做到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促进儿童体格正常发育,对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2010年3月16日~6月30日对218名7岁以下儿童血色素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创伤小,患者术后痛苦轻,恢复迅速等优点已被广大患者熟知并接受.因此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2008~2010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完成132例,术后正确评估手术效果,注意观察病情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正确的出院指导.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给予正确的护理与指导,有利于手术患者的顺利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桂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人安全用药指导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减轻症状、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也能损害患者的身体,造成疾病,甚至死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年龄的延长,老年人所占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

    作者:王丽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57例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及如何正确彻底清除毒物、应用解毒剂、复能剂.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中毒患者中,轻、中度患者全部治愈,重度患者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6.49%.结论:彻底清除毒物,尤其是彻底洗胃,正确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标准化规范化治疗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静;高云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37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判断精神紊乱症状,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20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4例,无效1例.结论:对产后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有效地对症护理,改善环境,情感支持,健康教育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何春香;李淑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尖锐湿疣的健康教育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常发生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表现为肉质赘生物,可呈菜花状,少数患者可诱发癌变.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具传染.尖锐湿疣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和残废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因此,健康教育对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性病爱滋病这种与人们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中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控制性病爱滋病的流行和充分利用临床实践开展性病爱滋病的综合防治,临床在日常工作中应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杜金英;唐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哮喘剖宫产心跳呼吸骤停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33岁,农民,因停经9月,无产兆于2011年9月10日入院.LMP:2010年12月2日,EDC:2011年9月9日.既往自幼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孕期经常发作,平常未用药物控制.孕中发作时曾输液2次(具体不详).

    作者:张家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科病人的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实施健康教育,对病人实施了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红丽;杨聪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社区急诊护理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

    医疗护理行为作为一项复杂、高风险行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每一环节均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线,是医疗护理纠纷的多发区.通过对2011年某区下辖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卫生服务站点,2所卫生院进行医疗护理质量的半年工作检查与调研,发现社区急诊护理质量管理现存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现将工作思路与大家分享.

    作者:徐建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概述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1].在35~7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人数约有1.29亿[2].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及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3].因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成为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方法.重视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意义,掌握非药物治疗的措施(降低体重,限制钠,增加钾、钙、镁的摄入量,适度的运动,限酒戒烟,心理治疗)和注意事项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李娜;汪华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体肌腱移植四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肌腱四隧道法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实施双股双隧道PCL重建术患者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18~45岁,平均28岁.采用胫骨导向器,使胫骨隧道与胫骨的角度控制在50°~60°;胫骨侧的骨髓道入口位于胫骨结节内下侧,出口在PCL止点四边形的斜对角.外上隧道出口为前外束,内下隧道为后内侧束,两隧道出口均在PCL止点范围内,其间有3~5mm的骨桥间隔.股骨骨道采用Inside-out技术:自前外下入路,即标准的前外入路下方,半月板的上缘钻入;定位就在足迹内,要求骨道中心距胫骨平台后缘的距离不少于15mm.以表盘法定位.在两隧道内应有4~6mm的骨桥间隔.术中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残端,并同时治疗修复合并损伤.移植物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使用界面螺钉固定.结果:27例随访4~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PDT试验:阴性18例,(+)阳性6例,(++)阳性2例.Lysholm评分:术前48.4±6.8分,术后92.7±5.3分,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ner活动评分:术前3.3±1.3分,术后6.7±0.9分,两者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四隧道重建PCL重建术能达到解剖重建的目的,稳定性良好.

    作者:高强;胡雅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利巴韦林喷剂联合双黄连口服液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的探讨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喷剂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喷剂,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喷剂和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疗程3~4天.结果:两组用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平均退热时间2.97±0.36天,疱疹消失时间3.21±0.37天,对照组分别为81.2%、3.12±0.34天和4.12±0.35天,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短,疱疹消失时间快,不良反应少.结论:利巴韦林喷剂联合双黄连口服液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起效迅速,无不良反应.

    作者:马素丽;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定期应用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内灌注化疗,每次膀胱内保留30分钟.并每隔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观察疗效,对发现的可疑病变均进行活检.结果:36例患者中35例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20个月,仅有5例复发(14.3%),另外有血尿3例(8.3%),化学性膀胱炎3例(8.3%),有膀胱刺激症状5例(13.9%),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孙海容;黄炎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