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芬
目的:通过醋酸白试验肉眼观察,提高CIN的检出率.方法:在妇女两癌筛查中,通过宫颈细胞学筛查与醋酸白试验肉眼观察的对比,分析CIN的检出率.结果:肉眼醋酸白试验阳性者经阴道镜检查后病理确诊检出CIN的几率高于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检出率,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肉眼观察下的醋酸白试验可以明显提高CIN的检出率.
作者:刘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七氟醚化学名为氟甲基-六氟-异丙基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性麻醉药,为无色透明,有香味无刺激性的挥发性液体.,具有诱导迅速,苏醒快且完全,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呼吸道刺激小,有一定的肌松作用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临床麻醉的各个领域,麻醉诱导易为患者所接受,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在小儿心脏外科,小儿外科及门诊手术中更具有优势.现就其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云慧;王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而精心细致的护理观察在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治疗及痊愈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收治硬肿症患儿28例,综合分析病历资料,研究其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新生儿硬肿症28例,痊愈26例,好转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精心的观察护理在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治疗痊愈过程中及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患儿死亡率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成晓莲;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40例临床资料并与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满意,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李甲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人满意度正在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及改进医疗护理工作的标准[1],它真实地反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一系列服务的体验.为全面了解我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及时有效地指导我科临床护理工作,2009年1~10月对我科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病房环境、入院介绍、护理技术,服务态度等方面.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重视入院介绍、改善服务态度、实行人性化护理等措施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水针穴位注射维生素D2果糖酸钙针联合口服西药地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片,中药玉屏风颗粒,综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选取曲池、血海,均双侧取穴,每穴位注入维生素D2果糖酸钙注射液0.5ml,每3天1次.对照组不做水针疗法.两组均给予口服西药地氯雷他定片5mg,1次/日,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3次/日;中成药玉屏风颗粒6g,2次/日.30天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水针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且操作简便,是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好方法.
作者:陈义;宋道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诊治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方案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手术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结果:术前经B超,CT或MRCP诊断为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35例患者十二指肠镜行ERCP/EST腹腔镜行LC双镜先后顺序联合进行治疗,全组35例成功,无逆行胆管炎、乳头狭窄等并发症,无胆管结石残留.EST+LC组和常规开腹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住院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
作者:孙文;陶中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何首乌致肝损害15例临床特点.方法:收治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病患者1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方法,查阅住院病历,详细记录用药史、用药途径、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肝炎标志物、自身免疫相关检查、血常规、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9例患者予何首乌泡水或煎服,3例泡酒,2例口服含何首乌成药,1例外用洗头;潜伏期1~8周,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尿黄及皮肤巩膜黄染,4例伴有皮肤瘙痒,脾大2例.所有病例经治疗后黄疸明显消退好转出院,没有死亡病例.结论:何首乌所致肝损害服药史较隐蔽,不易被发现,用药途径除口服外,外用更容易被忽视;肝损害发展为肝衰竭很少,基本没有死亡病例,预后较好.
作者:郭熙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74例,进行随机分组,37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另37例使用抗病毒、预防感染、局部涂药治疗进行对比,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以及对呼吸和血流的影响.方法:临床随机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86例,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麻醉成功以后继续用异丙酚5.0mg/(kg·小时)静脉维持.B组为实验组,麻醉成功以后继续用异丙酚5.0mg/(kg·小时)+雷米芬太尼3.0μg/(kg·小时)维持麻醉.详细记录出各时间点的SpO2、HR、MAP、PetCO2、RR等,以及观察患者神志及疼痛程度.结果:A组患者镇静效果与B组患者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各时间点的SpO2、HR、MAP、PetCO2、RR上,A组和B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达到很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的持续稳定.
作者:汪军;江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脑循环电刺激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手法组30例、治疗组30例(手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照组30例(脑循环治疗仪),连续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法组、治疗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纯对照组(P<0.05),而手法组和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或推拿手法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张树根;黄子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护理安全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患者的安全、促进康复、减轻痛苦、降低医疗风险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1],是衡量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2010年以来,结合患者安全目标手册,根据医院的实情制定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表,对9539例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刘秀丽;张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护患沟通首先是护士接诊患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进行信息交流,达到双方联络配合诊断治疗的过程,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门诊护理部工作中应用护理沟通的理论指导护理实践,探索通过沟通的技巧、克服患者心理压力和就诊科室定位不准带来的心里烦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降低了医闹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就诊治疗的满意度,工作体会如下.
作者:陈璐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肺囊虫病的X线、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肺囊虫病的X线胸片和3例CT胸部的表现.结果:X线和CT检查示肺部散在分布的椭圆形结节状影,直径约12mm左右,边缘较清晰,密度均匀,病灶独立无融合,肺门、纵膈淋巴结无肿大,6例均合并皮肤、肌肉囊虫病,5例合并脑部病变.结论:囊虫病发病率低,结合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注意身体其他部位病变,诊断本病是可能的.
作者:李仁伟;金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腹痛患者临床常见,涉及内、外、儿、妇等多科疾病,护理人员对腹痛患者严密细致的观察及耐心的护理非常重要,因为腹痛病情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从而对护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腹痛性质、伴随症状、腹部体征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有助于提供诊断依据,因此,腹痛的护理观察直接影响患者的转归和诊疗效果.
作者:毕自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由于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肺充血加重;另一方面,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供氧量减少,故夜间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高,病死率也相当高.由于夜间工作人员少,患者都在睡眠过程中,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作者:古丽米拉·胡木若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在治疗和恢复的过程中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对护理方法的探讨降低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提高护理效率.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15例,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加强护理.结果:15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均未出现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和护理重型颅脑损伤伴脊髓损伤患者的首要目的,加强此方面的护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饶正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葛根银翘散治疗手足口病高热的疗效.方法:对36例手足口病持续高热的小儿患者运用葛根银翘散治疗.结果:36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葛根银翘散具有清热,解毒,透疹之作用,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高热有显著疗效.
作者:任霞;苏富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需心电监测以及动态心电监护的患者穿着普通病员服,有诸多弊端,如:穿脱不便、监护仪的电极和导线与人体连接时繁琐、暴露患者隐私、导线盘曲在患者胸前刺激皮肤、心电监护盒需要腰带缠绕固定等.为解决此类问题,对传统的病号服进行了特殊裁剪,增加了功能性的活动开口,改良设计了一种心电监护服应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
作者:贾俊格;霍仙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耳穴压豆治疗顽固性呃逆.方法:将王不留行籽黏附0.5cm×0.5cm大小的胶布中,贴在一侧耳廓有关穴位上并定时按压.结果:4例患者中,显效3例(75%),有效1例(25%),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耳穴压豆可达到持久的利膈镇逆,抑制膈肌兴奋的要求,且耳穴压豆操作简单,费用低,疗效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宗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