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喜玲;柳海英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西医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显著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金凤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摘(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等综合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气喘、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反流等心衰指标的恢复程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应用黄芪、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1个疗程7天后,患者的咳嗽、咳痰、气喘、心哮、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肝脾肿大、肝颈静脉返流等心衰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缓解,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尤其是右心功能.
作者:刘多恒;刘亚龙;常冬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验证牵引、针刺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每天先行颈椎牵引,然后针刺双侧相应病变椎夹脊穴,根据患者的症型分加配穴,随后采用骨质增生药物电泳治疗仪进行离子导入治疗.结果:牵引、针刺配合药物离子导入的综合疗法治疗300例颈椎病,总有效率97.2%,其中治愈195例(65%);其中1个疗程治愈94例,两个疗程治愈101例.结论:牵引、针刺的作用与药物离子导入作用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吕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患者,男,38岁患者因反复牙龈出血1个月,间断性发热1周伴乏力、头晕入院.精神较差,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部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压之不退色.胸骨有叩击痛及压痛.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孙建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三维CT设备及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使得对颅颌面结构的三维测量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开发三维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抛弃过去颇有价值的信息似乎很不合理.利用已有的基于二维头影测量的经验,通过三维与二维的联系,将能大大加快三维头影测量的研究速度.所以从CT体数据中重建出经典的平面颅颌面影像,将能建立起三维与二维对比的桥梁,有很大的意义.国内外已有一些这方面的报道,研究热点为这种头颅侧位片的准确性,而对如何提高CT重建头颅侧位片的图像质量及定点精确性研究较少.为了克服X线头影测量存在着影像重叠等不可避免的缺陷及因此而造成的定点误差,利用CT三维重建图像可以任意切割的优点,通过反复试验,利用切割软件,去除各标志点周围的重叠结构后,重建标准化头颅侧位模板,使各标志点的定点误差极大程度的减少,提高重建头颅侧位片的图像质量,使二维头影测量更加精确.将颅颌面骨组织三维重建后重新定位,首先切割正中矢状面一侧的结构.进而切割颧弓,侧切牙与尖牙等其他影响头影测量标志点定位的重叠结构,经反复试验确定目前认为佳的切割区域与路径,重建线条清晰,标志点明确可辨的头颅侧位模板.提高标志点识别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姜喜玲;柳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骨科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6例接受VSD治疗患者的护理得失(经验).结果:16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VSD治疗损伤创面,可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修复经久难愈的创面;缩短创口愈合时间;为组织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者:刘丽娟;郭芝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010年肺炎感染中微生物细菌监测结果,为防治肺炎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收治400例小儿肺炎的微生物细菌分布与耐药性情况.结果:400例的痰液分泌物中共分离到致病微生物细菌30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8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100株,真菌2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类药物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结论:2010年微生物细菌监测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并具有多重耐药,其耐药率不断增加,在临床上应合理使用.
作者:邵玉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救治小儿中毒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治低渗性脑病,以及对低渗性脑病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通过对收治因中毒后治疗不当致小儿低渗性脑病患者5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性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儿都因用清水洗胃和洗胃后较多清水潴留于胃内,以及大量输入不含钠的葡萄液导致低渗性脑病,通过静脉输注3%的高渗盐水和对症支持等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中毒后用清水洗胃后较多清水潴留于胃内,以及大量输入不含钠葡萄糖液是导致小儿中毒后低渗性脑病的原因.静脉输注3%的高渗盐水是救治低渗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开贵;任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3例鼠药中毒误诊为青春期功血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提出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收治3例鼠药中毒误诊为青春期功血病例.结果:1例患者转科治疗后治愈,2例鼠药中毒患者转院治疗,后期随访2例均死亡.结论:患者隐瞒病史、未重视服药史、尽早治疗,医生没有仔细询问病史、未作详细的全身检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是鼠药中毒误诊为青春期功血的主要原因.应重视服药仔细追问病史,根据阴道流血及全身症状的性质和特点认真收集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动态观察、完善三级查房及会诊制度使诊断准确、从而订出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避免误诊.
作者:和丽娟;张淑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硝酸异山梨酯或二者合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A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每次10mg,3次/日,必要时可加服1次;B组口服灯盏花素片,2片/次,3次/日;C组联用上述2种药物,剂量同A组和B组.3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结果:3组临床疗效,A、B两组总有效率相近(P>0.05),而C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均<0.05,3组心电图疗效,B组较A组有所改善,而C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均<0.01.C组和A、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灯盏花素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
作者:刘远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探讨血脂水平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评价调脂药物治疗在预防脑卒中事件方面的作用.方法:对300名常住居民进行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观察血脂变化情况,及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40.0%的被调查者存在高血脂,15.0%的被调查者诊断为脑卒中.脑卒中患者中TC、LDL-C含量明显高于非脑卒中患者(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都比较好,两者的发生有正向相关性.
作者:徐民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孕妇在妊娠6周左右常有择食、食欲不振、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等症状,属于早孕反应,多在妊娠12周前后自然消失,对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治疗.少数孕妇反应严重,持续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严重的可引起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危及生命.2008~2010年收治妊娠呕吐患者18例,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兰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33岁,农民,因停经9月,无产兆于2011年9月10日入院.LMP:2010年12月2日,EDC:2011年9月9日.既往自幼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孕期经常发作,平常未用药物控制.孕中发作时曾输液2次(具体不详).
作者:张家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太极柔力球结合山楂茶饮对NAFLD患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NAFLD患者治疗和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高校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为Ⅰ或Ⅱ型的NAFLD患者且无其他器质性疾病的男性患者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实验组每天饮用1份山楂茶,每天集中练习36式太极柔力球,对照组仅每天与实验组同时同地进行太极柔力球练习,共计90天.结果:90天的的太极柔力球结合山楂茶饮可明显降低NAFLD患者ALT、AST、TG、TC、LDL、GLU的含量(P<0.01),升高HDL水平(P<0.01)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楂茶结合人们娱乐性强、经济有效的降脂、控制体重和防治疾病的太极柔力球运动,良性干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鲁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麻疹合并脑炎属传染病中的急症,病死率5%.2009年4月25日收治麻疹合并脑炎患者1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及护理患者转危为安,保住了生命,预后健康、无智力减退、癫痫等后遗症,现患者已康复出院,现将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使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外伤引起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经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治愈20例,无1例死亡及环抱器移位,但可出现胸腔积液、术侧胸壁麻木、胸廓过度矫正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外伤引起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手术治疗优于其他内固定器手术治疗;经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手术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俊;王建东;蒙川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农牧地区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的情况,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对7岁以下儿童根据年龄进行定期体格检查,能做到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促进儿童体格正常发育,对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2010年3月16日~6月30日对218名7岁以下儿童血色素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不同型RF的关系.方法:将符合西医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将RA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空腹采血,用ELISA法检测IgG、IgM、IgA 3种RF,分析结果.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以寒湿痹阻型为主(43%);IgG在瘀血痹阻型中阳性率高,IgM寒湿痹阻型中阳性率高,IgA在肾气虚寒型中阳性率高.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以寒湿痹阻型所占比例大,不同型RF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成之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而精心细致的护理观察在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治疗及痊愈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收治硬肿症患儿28例,综合分析病历资料,研究其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新生儿硬肿症28例,痊愈26例,好转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精心的观察护理在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治疗痊愈过程中及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患儿死亡率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成晓莲;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踝肱指数(ABI)在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诊断中的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检测18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ABI,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分析ABI与症状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部分ABI<0.9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血生化间的差异,分析ABI与血糖、血脂、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血压的关系.结果:检出PAD 56例(30.9%),其中38例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和狭窄.PAD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均高于非PAD组.结论:ABI是诊断糖尿病PAD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方法,T2DM患者常规进行ABI检测可以及早发现PAD.ABI与FBG、2hBG、HbA1c、TG、LDL-C、收缩压相关,均是PAD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