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华;王玉婷;王芳军
目的:探讨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7月到2014年5月,选取我院80例门诊以及住院患者的尿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尿沉渣定量分析和尿液细菌培养对80例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探讨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临床的诊断价值。结果尿液细菌培养和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结果分布,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阳性、阴性占比分别为48.75%(39/80)、51.25%(41/80),与细菌培养的51.25%(41/80)、48.75%(39/8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评价,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84%、48.78%、51.25%、48.75%、51.25%,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阴性预测值高于阳性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不能成为尿路感染的确诊指标,但是可以成为尿路感染快速筛查的指标,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值得临床近一步推广。
作者:徐腾飞;孙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探讨其发生的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使用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HAMD)进行评定,均高于17分,将其确诊为抑郁症。将患者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其中实验组采取常规的脑卒中治疗,同时给予氟西汀(Fluoxitine)和综合心理治疗措施,对照组则仅用常规的脑卒中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4和第8周后分别进行HAMD评定打分,及NIH-NINDS脑卒中评分以评定疗效,并观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及加用氟西汀和综合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解析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脑卒中后脑血管受损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HAMD评分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NIH-NINDS卒中评分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老年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氟西汀和综合心理治疗,可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杰;方永福;于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0引言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我国中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我国男性发病率也日益增多,严重地影响了中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我科通过电针针刺肾俞穴、会阳穴,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大尿流量等指数的综合统计分析,疗效尚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雅君;赵立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麻醉师合理的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共选择228例。对这些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合理使用这类药物对患者的作用。对这些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方式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麻醉师在临床中合理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分析此类药物的用药的规格。结论合理的使用能够在减少患者疼痛感的同时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的概率,增加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赵祥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水针加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的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剂方法治疗在普通针剂基础上,在翳风穴、听宫穴、合谷穴、地仓穴水针。在颊车、下关、翳风穴、TDP照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34/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22/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治愈时12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20天,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针加针剂配合TDP照射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疗效可靠,有效减少了治疗天数,缩短了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梅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1年2月-2014年2月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32例早期梅毒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应用青霉素治疗的32例早期梅毒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6个月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88%,试验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梅毒,总有效率与青霉素相近;阿奇霉素对早期梅毒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Ⅱ、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Ⅱ、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对照组给单一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及症状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分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翁沥通治疗Ⅱ、Ⅲ型前列腺炎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德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对肺癌发病机制及其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分子靶向治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手段,已成为治疗晚期NSCLC具前景的研究领域。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肯定。然而在临床中,有些患者对EGFR-TKl的治疗并不敏感或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故对EGFR-TKI耐药机制的探索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现就EGFR-TKI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富佳;安昌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调查与护理对策。方法随机从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65例,研究造成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实施护理措施前后患者的整体效果。结果通过调查影响患者情绪的原因以及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后,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可比性。结论通过分析研究血液透析患者的情绪影响因素,实施护理措施,能够稳定患者情绪,强化透析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继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对白血病的检出价值。方法利用仪器的报警信息对2014年1-7月利用该仪器进行检验的22180例门诊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疑似白血病34例,与骨髓穿刺结果进行比较,符合率达100%。结论为了能更好的提高白血病的检出率,对于白细胞分类异常、仪器有报警信息的结果需结果结合人工涂片镜检复查,提高白血病的检出率。
作者:刘怀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症(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28例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症病例资料,依据应用主要治疗方式不同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氨溴索。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效果中,总有效率分析显示,观察组(92.86%)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症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陈湘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开关电源是医疗设备中一个常用的部件,也是电子医疗设备的心脏,为医疗设备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压支持,关系着众多医疗装备的动力问题。本文从开关电源的功能以及零部件等方面结合临床使用经验对医疗设备开关电源的常见障碍和技术维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潘兴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和二维超声分析我院50例乳腺癌腋下淋巴结患者的声像图,对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目、血流参数、血流信号的分布、淋巴门以及纵横比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的淋巴结大多数是多发性的,可以融成团,血流信号较紊乱、丰富,淋巴门消失或者偏心,周边型较多见。结论CDFI以及二维超声检查有利于鉴定良性以及恶性的淋巴结,是为方便简单的方法之一。
作者:黄诗进;罗利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运用临床护理干预的辅助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70例,根据简单抽签法将其分成例数相同的2组,将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者纳入观察组,对2组的临床护理结局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退热时间、咳痰消除时间与肺部湿罗音消除时间均要显著性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适症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是8.6%,要显著性小于对照组的2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尽早解除症状、防范不适症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马清华;孙正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主要综述了临床心理干预的常用模式和方法,并阐述了心理干预对白血病儿童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耿安阳;刘建平;郄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的临床药理作用,以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将1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87例,对照组83例。试验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卢固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护士评估患者执行与处理的途径,是在治疗期间需要维持的相对的短期关系,其终目的是患者的满意和康复。信任是护患关系的主要内容,也是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和护患沟通的前提,有效地沟通可以是语言沟通或沉默的陪在患者身边,轻拍患者的肩部表示关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娴熟的业务技能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
作者:秦香芬;贺占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可产生有利于自已发展的微环境。近年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其它间质细胞、肿瘤细胞及其它们产生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因子协同作用,促进了肿瘤的发展。在各种微环境因素中,乏氧、免疫和炎性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肿瘤微环境、免疫和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剧雪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对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74例经由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CT血管造影技术确诊的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两周内进行CT血管造影和心血管造影,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结果CT血管造影与心血管造影在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检查中在正常冠状动脉以及狭窄程度>50%的冠状动脉的检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狭窄程度≤5O%的冠状动脉的检查中CT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占比15.20%(45/296)明显高于心血管造影9.80%(29/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血管造影在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程度的检查中结果优良,对管腔狭窄程度小的冠状动脉诊断更加精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霍春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失眠及更年期综合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师从耿玉强主任以来,观耿老每每以小柴胡汤治疗失眠、更年期综合症,效甚佳,此简述两例病例以供参详。
作者:刘耀忠;刘红霞;刘芃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