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颉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中医的口服中药,中药保留灌肠等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结果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明显。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更有针对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琴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46例60岁以上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为18个月,参照美国骨科学会公布的5级评分方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优秀19例,良好20例,尚好5例,差2例,其中1例于术后6个月因其它疾病发作死亡。优良率大于84.7%。结论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病人恢复快,下床活动早等优点提高了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忠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芪参益气滴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90例,治疗方案为常规抗心力衰竭措施,观察组患者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2组患者治疗前试验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患者试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李云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技术作为预防医学的一门支撑性专业技术学科,是随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深入蓬勃发展起来的。在预防医学领域无论是病毒、细菌、食物中毒、饮水污染等调查处理工作都离不开检验。人们逐渐认识到卫生理化检验在控制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方面的作用,而检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直接关系到检验质量。目前,卫生理化检验专业的日常工作培训中往往忽略了对卫生检验仪器的教学,导致专业人员缺乏检验仪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本文现就如何加强卫生理化检验专业的检验仪器技能培养进行相应的探讨。
作者:杨宾利 刊期: 2015年第28期
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和周围环境的因素影响的全身性的疾病。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冠心病还有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人体内的肝肾脏肺都有着严重的损害。提高对高血压的健康治疗,对于早期的预防,中期的治疗和后期的健康维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在初级的高血压的治疗中还是很关键的,也是所有的卫生问题中,预防方法以及控制措施中为重要的。门诊部在这其中更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卫华;任淑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差异,为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选取我院的临床标本1500份,其中包括600份痰标本,320份尿液标本,460份腹水标本,120份粪便标本。分析这些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差异。结果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医师归纳总结疾病的流行情况,为日后医师的诊断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邵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斑块位置、血管内膜增厚情况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C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情况。方法以300例CCA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其斑块所处位置、内中膜厚度(IMT)情况将其分组,测量并比较组间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斑块位置不同、IMT厚度不同的患者颈动脉的收缩期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等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CA患者的斑块位置、IMT厚度情况与其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具有较强相关性。
作者:林立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通过使用中医辩证法对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一年之间收治的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143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数量为72例,对照组数量为7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均需要实施2周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均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为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所有的患者在临床上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在临床对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升对于患者实施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分析洛伐他汀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洛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的血脂变化水平。结果治疗后的LDL-C水平(4.37±0.64)mmol/L,高于治疗前的(2.56±0.32)mmol/L,治疗后的G、TC、HDL-C水平分别为(1.42±0.23)mmol/L、(4.12±0.25)mmol/L、(1.03±0.12)mmol/L,优于对照组的(2.58±0.45)mmol/L、(6.43±0.76)mmol/L、(1.54±0.45)mmol/L,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II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郝润晓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统计并分析引发胆道感染的病原种类、耐药性特征,并针对不同病原提供合理施用抗生素的指导和建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确诊的121例患有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GBTI)患者的胆汁样本,将其在实验室进行扩大培养后进行菌种分离及病原耐药性试验。结果在分离所得130株病原菌中,G+菌、G-菌、真菌分别占31.5%、65.4%和3.1%,G+菌中肠球菌属占17.7%,为高,G-菌中大肠杆菌占15.4%,在耐药性方面,头孢哌酮舒巴坦(CSB)、阿米卡星(AMK)等药物对G+菌和G-菌具有较强广谱抗菌作用,G-菌对美诺培南抗性平均低,而G+菌则对万古霉素抗性平均低。结论对于轻度、混合性感染的胆道感染者宜采用CSB、AMK或CSB+AMK的联合用药方式,而对单纯G+菌/G-菌感染或重症胆道感染者,则可考虑施用美诺培南、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进行二级治疗。
作者:董耿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0°鼻内窥镜下首先切除鼻腔内及筛窦肿瘤,继经已破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孔,在30°窥镜下以鼻窦钳夹除所见及能探及到的上颌窦腔内肿瘤,内移下鼻甲扩大下鼻道(必要时切除部分下鼻甲),找到鼻泪管下鼻道开口并保护好以免术中损伤,于下鼻道开窗进入上颌窦,切除窦腔底壁、内侧壁及于中鼻道上颌窦扩大的自然口鼻窦钳不能探及的肿物并彻底切除肿瘤,术后鼻腔内填入油纱条及膨胀海绵(72小时后撤出)。结果手术全部彻底切除位于上颌窦腔各壁肿瘤,术后3~4天撤出鼻腔填塞物均顺利出院。有两例患者随诊3月发现上颌窦底壁复发,经下鼻道钳除治愈。余随诊6月~2年以上无复发病例(此手术方法可应用于上颌窦各种于中鼻道自然口不能彻底切除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结论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入路切除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损伤小、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无面部瘢痕畸形,并也能彻底清除上颌窦腔内肿瘤,术后复发率低。由此说明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入路是切除上颌窦内良性肿瘤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郑岩;王海奇;刘姣;成砚青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及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功血60例,其中50例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为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32例。功血中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切除组织重量为(6.85±1.32)g,子宫内膜息肉为(28.65±5.16)g,子宫黏膜下肌瘤(9.65±1.68)g。术后随访功血患者的有效率为93.33%。其余类型疾病的患者术后经量均明显减少或正常,月经周期缩短或者正常,有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用于一场子宫出血及黏膜下肌瘤临床疗效确定,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与病理检查相结合科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谭娟;梁明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针对普米克令舒结合氧气雾化器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救治的14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普米克令舒结合氧气雾化器吸入辅助治疗,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结合氧气雾化器吸入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为87.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结合氧气雾化器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上的推广运用。
作者:丁树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通过对于分泌型中耳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研究对患儿舒适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分泌型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所取得的效果。结果由于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使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高了中耳炎的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了患儿的舒适度及家属的满意度,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对比研究可得,对于分泌型中耳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腹部脏器延迟破裂如何进行正确诊断。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肠破裂、肾挫裂伤36例经剖腹探查,手术证实延迟性腹部脏器破裂的病例诊断及治疗体会进行分析。结果对临床不典型病例密切观察的必要性,探讨延迟性腹部脏器破裂的手术探查指征。结论总结了36例延迟性腹部脏器破裂的诊断治疗原则。
作者:谢宙宏;赵开学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对比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帕里派通缓释片与国产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药物差异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40例,接受帕里派通缓释片治疗,B组患者40例,接受国产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后2周、4周、8周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记录,对患者各时间段疗效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A组患者疗效与B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检测其不良反应,A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帕利派通缓释片与国产奥氮平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无太大差异性,但帕利哌酮缓释片安全性相对更高,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秦英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对于慢性化脓性脓胸患者在临床上使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慢性化脓性脓性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使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脓胸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安民;彭兴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16排螺旋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已经确诊为阑尾炎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做16排螺旋CT诊断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患者的CT图像特征为:16例患者的阑尾有增粗现象,8例患者的盲肠壁较正常偏厚,10例患者的阑尾有包块现象,9例患者有阑尾肠石,3例患者的阑尾与正常阑尾无区别;患者CT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5.56%,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可以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本次研究为以后医师的准确诊断病情以及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安海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复方莪术油栓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复方莪术油栓辅助治疗。对比两组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结论采用治疗复方莪术油栓辅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可提高抗真菌药物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无痛人流的患者32例,对这些患者术后采取优质护理的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调查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32例无痛人流患者中,无一例出现麻醉意外,手术顺利的完成。患者均在手术后20~30min内清醒。术后1例患者出现小腹疼痛。对此次护理满意的患者23例,较为满意的患者8例,不满意的患者1例。结论护理对无痛人流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为以后医师对患者的护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白帆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