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目的:开展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性、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限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法临床工作中收集的监测标本运用制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得出各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致病菌株40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50株,革兰阴性杆菌150株。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病原菌的耐药性,治疗过程中围绕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选出相对较合适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应抗菌药,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
作者:高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根据眼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针对性的制定防止跌倒的措施,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回顾近3年来本地区3家医院眼科患者发生跌倒的历史护理记录,分析跌倒因素、跌倒的地点、跌倒时间、患者年龄及视力等因素的关系,记录跌倒后损伤情况。结果眼科住院患者跌倒情况的发生于病房的环境、地点、患者年龄、视力、患者的反应灵敏度有密切关系,制定可行的护理方案尤为重要。结论眼科住院患者因具有年龄高、视力差的特点,发生跌倒的机率大,风险高,应制定相应的、合理的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防止患者跌倒,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人身安全。
作者:张桂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科行气管插管后需留置胃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为两组,即正常组采用正常化常规留置胃管,而实验组则采用改良的胃肠营养管导丝置管。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性胃管置入的成功率为100.00%(44/44),相比正常组的47.73%(21/4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置管平均时间方面,实验组患者所花费的时间也明显比正常组的少,即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的内置导丝引导法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正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病人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输尿管结石病患15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结果在经过全面护理和治疗之后,所有病患均康复出院,对病患进行护理质量调查,其满意率为100%。结论利用综合护理方式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在根本上提升输尿管结石病患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咏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对比与总结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与比例法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资料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或手术治疗的162名乳腺疾病病人,将手术病理视作金标准,比较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与比例法在诊断乳腺疾病中应用效率及精准性。结果在诊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病变时,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所呈现出的恶性病变有40个,良性病变有126个;而比例法所呈现出的恶性病变有41个,良性病变有131个,组间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与比例法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应用均有较高可行性,且其准确性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环节,应有机结合两种方法,以此方式提升乳腺疾病临床诊断的精准性。
作者:高雪萍;吴生林;马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模糊数学是新兴数学的一个分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中,目前中医学中模糊数学的研究及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采用的是模糊综合评判与模糊聚类分析,体现在中医诊断、中药、方剂以及临床研究等这几个方面。
作者:张忠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蒙药哈它格其-7味散直肠滴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磺胺嘧啶直肠滴入法治治疗。治疗组蒙药哈它格其-7味散直肠滴入法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蒙药哈它格其-7味散直肠滴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极高。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保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红霉素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分析研究得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5%,对比二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方面,阿奇霉素治疗组在有关皮疹、局部静脉疼痛以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红霉素对照组(P<0.01)。结论根据本次研究分析不难看出,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方面,阿奇霉素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而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的药物产品。
作者:尹桂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妇科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及术中配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妇科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心理护理,密切监视血糖水平,加强术前护理及术中护理配合,避免并发症发生。结果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160min,20例术中出血达500ml以上,其余出血量在100~500ml之间。所有患者术后创口均在一期愈合,血糖稳定,无发热、创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妇科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但只要做好术前准备护理及术中配合工作,加强对血糖水平的监测,并及时调整控制,是能够保证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康复的。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5例子宫收缩乏力性高危因素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催产素与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结果两组止血情况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欣母沛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对宫外孕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入院的患者299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运用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相应的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状况以及预后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并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其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方法运用于宫外孕患者虽然不能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能减少手术创伤、减少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非常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付嬙;催杨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4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2%,明显低于B组的90.9%,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差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过程中,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的联合用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淑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8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有:心源性脑栓塞50例,高血压18例,糖尿病8例,其他原因2例,好发于颈内动脉系供血区,少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根据CT表现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又可分为出血性脑梗死Ⅰ型、出血性脑梗死Ⅱ型、脑实质血肿Ⅰ型以及脑实质血肿Ⅱ型,临床表现复杂并且多变,CT和MRI检查均可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治疗后,好转70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10.26%。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主要有:心源性脑栓塞、高血压、高血糖、抗凝或溶栓史,常发生于脑梗塞后的3天内,应注意观察发病过程并给予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出血性脑梗死Ⅱ型和脑实质血肿Ⅱ型预后较差。
作者:王慧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行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严重颅脑创伤患者展开分析,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呼吸道综合护理措施,主要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有:排痰方法。人工气道护理。畅通呼吸道等,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9例(98%)患者恢复状态良好,1例(2%)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中3例(6%)伴有功能障碍,4例(8%)合并发肺部感染,给予相对应的积极治疗后,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严重颅脑创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呼吸道护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卓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结合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60例无痛分娩的产妇为实验组,同时选取6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舒芬太尼结合罗哌卡因进行镇痛,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对2组产妇在分娩时的镇痛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血气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疼痛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新生儿在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均比对照组存在优势,实验组产妇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结合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并且可以改善新生儿的氧和情况。
作者:张义;贾飞;郑曦 刊期: 2015年第32期
探索老年人生活习惯与老年病的关系。以书面问卷的形式对680位老人的一般状况,生活习惯,老年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总结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降低老年病发病率。
作者:王晶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在小儿康复病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康复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纠纷发生率、意外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康复病房中实施护理管理,能让护理管理的方案更加详细、系统和全面,从而让小儿康复病房的风险和护理风险降低,让患儿更好康复。
作者:范颖 刊期: 2015年第32期
通过探讨病案质控的措施,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回顾性分析病案质控管理中的实践体会,建立符合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质控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培训、注重院内外考核、终末病历考核、运行病历考核并重的方式、落实多层次有效整改等措施,杜绝了丙级病历,病案质量得到整体提高,同时内涵质量也得到同步提高。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超声、静脉肾盂造影、CT扫描对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24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患者,分析经超声、静脉肾盂造影、CT检查的影像资料情况。结果24例患者均经超声检查显示肾盂积水,均经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显示患侧肾盂肾盏均有扩张积水症状,9例经CT扫描检查显示肾影肾盂及近段输尿管积水明显增大,狭窄段输尿管可以得到较为清晰显现。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对于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是一种主要诊断措施,超声可以进行初筛查肾积水工作,动态增强CT能够显现出肾实质动态增强曲线,由此对肾实质受损程度评估起到间接作用。
作者:邹永凯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本文就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30例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所取得的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3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健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