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分析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状况及影响因素

米娜瓦尔·艾拜;古丽娜尔·热彦

关键词:孕产妇, 艾滋病检测,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某区医疗机构自愿咨询检测点送检的116例孕产妇开展问卷调查,对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16例孕产妇中在妊娠阶段进行艾滋病检测的有107例(92.24%),孕早期与孕中期行艾滋病检测的总比例为31.78%,孕晚期行艾滋病检侧的有12例(11.21%),分娩时才检测的有61例(57.01%)。结论孕产妇艾滋病检测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妊娠次数、文化程度、妊娠期是否获得艾滋病检测信息等因素。多数的孕产妇在进行艾滋病检测时由于时间太晚,因而很难对孕产妇及新生儿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蒙药治疗紫癜性肾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蒙药对于紫癜性肾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0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现代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蒙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为显著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紫癜性肾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蒙药治疗效果更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包额尔德尼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对患者CT增强扫描时实施心理护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患者CT增强扫描时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CT室在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CT增强扫描时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诊断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3%(40/42)、4.76%(2/42);对照组诊断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95%(34/42)、43.33%(13/42),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2.85%(39/42),优于对照组88.90%(37/4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CT增强检查时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造影剂副作用,进而提高诊断的成功率与准确率,值得推广。

    作者:丁建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行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行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6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例,给予开放手术治疗)与观察组(n=38例,给予同期膀胱肿瘤电切术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3.33%),有明显差异(x2=16.51,P=0.01<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26%)、复发率(5.26%)低于对照组(16.67%、2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行同期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永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开展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性、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限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法临床工作中收集的监测标本运用制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得出各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致病菌株40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50株,革兰阴性杆菌150株。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病原菌的耐药性,治疗过程中围绕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选出相对较合适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应抗菌药,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

    作者:高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0名健康人员,分别制作所有人员的血液标本为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应用迈瑞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肝功能指标,然后对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各肝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溶血标本的ALP、T-Bil、D-Bil、γ-GT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溶血标本(P<0.05), ALT、AST、ALB、T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溶血标本(P<0.05)。结论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造成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唐明兵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螺旋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恶性实体瘤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螺旋 CT 引导下氩氦靶向(ARC)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护理策略。方法对15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恶性实体瘤的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ARC治疗。手术并发症有出血、发热、疼痛、冷休克、肿瘤溶解综合征、周围组织冻伤等,进行对症处理及护理后缓解,无一例死亡,全部患者没有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ARC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术后精心护理,及时观察并发症并对症处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娟娜;沈立杰;严鹏;张会爽;徐坤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三联疗法治疗女性外阴尖锐湿疣88例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的分析

    目的:探究尤脱欣、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三联疗法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我院妇科门诊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以来诊断为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88例,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46例,采用尤脱欣、微波局部治疗后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6周; B组(对照组)42例采用尤脱欣联合微波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4、8、12、l6、24周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7.83%(35/46),明显高于B组85.72%(3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终临床治愈率A组为97.8%、B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复发率A组2.2%, B组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短暂而轻微。结论尤脱欣、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玉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儿科护患矛盾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来提高儿科的护理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儿科患者,对其进行护理治疗。结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儿科患者经过高质量的护理,病情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于儿科患者采取细心观察及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影响,促进儿科患者的身体恢复。

    作者:巫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不同放射诊断方法鉴别肺癌与良性肿瘤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在鉴别肺癌与良性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收集我院收治的经CT诊断的肺癌及肺部良性肿瘤患者60例、经胸片诊断的肺癌及肺部良性肿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别为A组、B组。比较两组在诊断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 A、B两组经不同的诊断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特异性、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针对肺癌与良性肿瘤的鉴别,CT是较为准确的方法。

    作者:谷玉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东垣升阳散火法临证应用体会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对中医学说的发展贡献卓著,开创了疾病的内伤学说,他从损伤脾胃之气加以论述,独树一帜地形成了脾胃学派,对后世影响巨大;同时创立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如补中益气、升阳散火、升阳除湿、益气活血等。尤其是升阳散火、甘温除热的治疗法则直到今天仍脍炙人口,临证若辨证准确运用得当疗效卓著。东垣独创性地提出“阴火”学说:“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脾胃为劳倦所伤,劳则气耗,而心火炽动,血脉沸腾,则血病,而阳气不治,阴火乃独炎上,而走于空窍,以至燎于周身。”(《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并创立了升阳散火之大法以治阴火:“阳本根于阴,唯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则阴气不病,阳气生矣;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阴分,而令走九窍也。”(《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普外手术患者预防感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究普外手术患者预防感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普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一项预防感染护理干预,进一步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普外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感染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够使感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作者:左凯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点刺放血配合桂林西瓜霜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58例

    0引言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疾病。笔者采用点刺放血配合桂林西瓜霜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龙强;李晶晶;陈升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应用循证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影响。方法将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3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各3个月,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维持性透析患者经循证护理,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P<0.05),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循证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淑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T2DM)行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初发T2DM患者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行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HbA1c、餐后2hPG与FBG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初发T2DM患者行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糖水平与HOMA-IR。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20例婴幼儿颅脑MRI扫描技术应用研究

    目的:本文通过选取20例需要进行颅脑检查的婴幼儿患者,研究分析了MRI扫描技术在婴幼儿颅脑疾病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诊断以及治疗颅脑疾病的婴幼儿患者20例作为实验观察对象,以便选取适宜婴幼儿及其个体优势的扫描时间段进行颅脑MRI技术扫描。结果20例患者的MRI扫描都取得了成功,且其影像显示清晰,能有效辅助婴幼儿颅脑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

    作者:张琳;杨玲;亓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分别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长托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的症状消失时间,用药量,用药次数和愈合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8.4±6.5)小时和(22.3±11.9)小时,观察组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愈合有效率分别为95%和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长托品症状消失时间早,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均少,愈合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林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评估报道

    目的:评估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服用常规逍遥散,实验组采用逍遥散加减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月经调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月经调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非常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张文兰;周洪斌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胃癌的高龄患者当中选出71例,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切除率、根治率、并发症率以及病死率等数据进行记录。结果对患者采取的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处理、术中处理以及术后处理。其中患者手术切除率为87.32%(62/71)、根治性切除率为54.93%(39/71)、并发症率为26.76%(19/71)、病死率为5.63%(4/71)。结论根据高龄胃癌患者的实际临床特点,加强其围手术期处理技巧,减少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从根本上治愈患者的疾病。

    作者:侯美霞;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淋巴瘤患者应用美罗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美罗华在B 细胞淋巴瘤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成人B 细胞淋巴瘤患者应用美罗华治疗,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结果32例患者中有15例完全缓解( CR),9例部分缓解( PR),4例病情稳定(SD),2例病情进展(PD),3例出现发热,2例出现皮疹,经恰当的护理措施患者症状缓解。结论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度过治疗期。

    作者:郝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68例重度中暑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暴露时间对重度中暑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病人按室外工作时间分为A组(时间>5h)、B组(时间<5h)两组,A组34例,B组3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均给予吸氧、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亚低温、醒脑静及对症常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A组患者体温、昏迷、休克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高温暴露时间的延长可使中暑患者病情加重, MODS发生率增加,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可明显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刘梅芳;朱靖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