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

侯美霞;于文娟

关键词:胃癌, 高龄患者, 临床特点, 围手术期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胃癌的高龄患者当中选出71例,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切除率、根治率、并发症率以及病死率等数据进行记录。结果对患者采取的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处理、术中处理以及术后处理。其中患者手术切除率为87.32%(62/71)、根治性切除率为54.93%(39/71)、并发症率为26.76%(19/71)、病死率为5.63%(4/71)。结论根据高龄胃癌患者的实际临床特点,加强其围手术期处理技巧,减少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从根本上治愈患者的疾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液基细胞学涂片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液基细胞学涂片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糜烂560例患者临床资料,150例采用巴氏涂片的检查方式,410例采用液基细胞学涂片DNA倍体分析技术予以检查,且均予以TBS,观察两组应用价值。结果巴氏涂片异常85例(65.38%),DNA-ICM涂片异常330例(85.71%)。结论液基细胞学涂片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提高涂片检查符合率,对宫颈的早期病变可及早发现,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孟才忠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评估报道

    目的:评估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服用常规逍遥散,实验组采用逍遥散加减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月经调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月经调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非常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张文兰;周洪斌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额窦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并分析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额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额窦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额窦前壁骨瓣进路填塞术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额窦炎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黄科强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蒙药哈它格其-7味散直肠滴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蒙药哈它格其-7味散直肠滴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磺胺嘧啶直肠滴入法治治疗。治疗组蒙药哈它格其-7味散直肠滴入法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蒙药哈它格其-7味散直肠滴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极高。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处理中的具体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麻醉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病例,对照组利用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利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5分钟及气管导管拔出后5分钟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后5分钟及拔管后5分钟,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且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具备较好的麻醉效果,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得到较大提升。

    作者:端军;殷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阿奇霉素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分析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哮喘的小儿6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5),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1.88%,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1.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哮喘能有效的缩短患儿的咳嗽和肺部啰音时间,提高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的应用。

    作者:田伏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超声影像学表现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工作中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小儿组、成人组、老年组,分别为14例、47例和29例。结果超声影像学在诊断不同年龄段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过程中,都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效果,小儿组、成人组和老年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87.2%和86.2%,诊断准确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患者使用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能够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要求,从而更加快速的实现疾病确诊,为治疗急性阑尾炎提供有效的数据和图像支持,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王蓓;周娜;牟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利巴韦林与喜炎平联合对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利巴韦林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利巴韦林与喜炎平联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皮疹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利巴韦林与喜炎平联合对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代洪霞;张瑞琴;高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临床应用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采取硫酸镁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本院接诊的FGR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孕妇宫高与脐带血流S/D比值、胎儿双顶径与股骨增长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脐带血流S/D比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孕妇宫高、胎儿双顶径与股骨增长情况对比,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 FGR患者采取硫酸镁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孕妇与胎儿情况,值得借鉴。

    作者:安丽琴;马静;卢艳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开展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性、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限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法临床工作中收集的监测标本运用制片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得出各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结果致病菌株40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50株,革兰阴性杆菌150株。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病原菌的耐药性,治疗过程中围绕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选出相对较合适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应抗菌药,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

    作者:高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全方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98例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实施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49%,其治疗总有效率为55.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知识宣教对门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知识宣教对门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门诊定每周三组织60岁以上有轻度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以患心血管系统患者为主)进行广泛的相关知识宣教,同时将接受过知识宣教的13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60岁以上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供130例。对两组复诊率、吃药的医尊性、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复诊率、吃药的医尊性、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的赋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门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知识宣教,可增强其相关知识,提高复诊率,吃药的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就诊的疗效。

    作者:丁淑玲;刘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30例效果评价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本文就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30例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所取得的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3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治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3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病例资料,分析不同诊断方式的术前诊断准确性,总结关于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经验、教训。结果单纯胸片检查组的准确率57.1%,胸片+胸部CT检查组的准确率83.3%,单纯胸部CT检查组的准确率71.4%,诊断性穿刺阳性组的准确率100.0%。误诊1例,行膈肌修补22例,直接缝合修补19例,采用医用绦沦补片修补3例。胃穿孔修补5例,脾切除1例,植物人1例,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无膈疝发生,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1例。结论早期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需结合临床资料及手术探查,手术治疗需注意全面监测、仔细探查及可靠修补。

    作者:石勇;阚奇伟;刘泗军;刘汉云;催辉;胡祥;郑磊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风险,并针对性提出有效的的防范措施,以便把医疗安全事故降到低。方法选择2012至2013年期间在本院就诊过程中出现的130例护理风险事件作为A组,选择2013年至2014年期间在本院就诊过程中出现的41例护理风险事件作为B组,并对A、B两组合理风险进行比较。结果对A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后提出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应用于B组后,对比发现B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A、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1)。结论对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风险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提高护理水平把儿科门诊护理风险降低低。

    作者:蔡富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行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严重颅脑创伤患者展开分析,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呼吸道综合护理措施,主要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有:排痰方法。人工气道护理。畅通呼吸道等,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9例(98%)患者恢复状态良好,1例(2%)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中3例(6%)伴有功能障碍,4例(8%)合并发肺部感染,给予相对应的积极治疗后,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严重颅脑创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呼吸道护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卓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强迫症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强迫症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以来收治的86例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36例,单纯给予药物治疗)与观察组(n=50例,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强迫症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强迫症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小苈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风险管理在ICU危重患者CRRT治疗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ICU危重患者CRRT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3年中选取100例ICU危重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50例ICU危重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的50例ICU危重患者则给予风险化管理和护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ICU危重患者CRRT治疗中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效果,例如两组患者血压变化、体温、感染、凝血、出血、透析管周渗血、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分析讨论。结果治疗组血压变化、体温、感染、凝血、出血、透析管周渗血、导管相关感染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以上研究显示,风险管理在ICU危重患者CRRT治疗护理中效果良好,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诗兵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肝爽颗粒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6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恢复情况。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肝爽颗粒口服,3克,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一般保肝药,护肝片、维生素C,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脾肿大、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爽颗粒具有良好的改善患者症状、保肝、抗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舒畅;黄丽红;李永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剖腹产产妇行横式切口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剖腹产产妇行横式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以来收治的156例剖腹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5例,给予纵式切口)和观察组(81例,给予横式切口),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取胎时间、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熊友琼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