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军
目的:探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门诊临床路径的可行性,为该临床路径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146例门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配为 CP 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CP 治疗组实施门诊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桡骨远端骨折诊疗常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治疗天数、总费用、满意度,采用 Gartland-Werley 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平均治疗天数、总费用、满意度、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比较, CP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开展桡骨远端骨折门诊临床路径可以缩短治疗天数,减少医疗总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腕关节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敏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晚期食道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晚期食道癌患者10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对其分组,实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为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为治疗方案,治疗期过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出比较。结果经本次研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作出统计,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6%),经对比后,组间具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道癌,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治愈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并延长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生存时间,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沈凡;李会萍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究患者口腔美容治疗中瓷贴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接受口腔美容修复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金属烤瓷冠修复治疗,干预组患者实施瓷贴面修复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美观性评价满意度为78.0%,明显低于干预组9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与干预组4.0%相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牙齿变色、错位、缺损、异位、牙齿畸形疾病进行治疗时应用瓷贴面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美观效果较佳,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吴丽娜 刊期: 2015年第44期
该胸腔穿刺改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1人操作,无须培训,内外科医师均可操作。费用低廉,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又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床位周转快。在社区医学方案切实有效,我们对13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许钦永;段艳丽;马星敏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研究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严重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并发严重脓毒血症的患者24例,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全部生存,患者的脏器衰竭、休克、低氧血症等症状都得到了有效的纠正。结论在慢性肾衰竭并发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中进行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纠正临床疾病症状,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临床治疗价值高。
作者:赛亚古丽·努尔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给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及胃黏膜病理改善情况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及胃黏膜病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宇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 X 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胸部外伤后, X 线平片不能明确诊断或虽能明确诊断但因司法鉴定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病例进行 DTS 扫描及重建处理,其中有7例同时行胸部 CT 扫描及肋骨三维重建以便对照研究,结果DTS 扫描后的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肋骨结构明确诊断肋骨骨折,163根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8.8%结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在肋骨骨折的司法鉴定中可以完全代替 X 线平片,是 CT 扫描及其三维重建的重要补充。
作者:王一钢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本次研究对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提高骨科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分析骨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转变护理模式,建立健全护理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科学管理骨科病房,尤其要加强安全管理。结果骨科病房的各项护理工作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科学合理的进行,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没有护理的不安全事件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逐渐提高。结论在医院的骨科病房内对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方法,加强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骨科病房的护士应提高护理中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
作者:斯庆图娅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心理应激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勃起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悬吊水池法建立心理应激性勃起功能障碍30只,将其分为三组,即:模型组、针刺组、正常对照组,每组有10只大鼠,针刺组取“关元”“三阴交”“肾俞”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大鼠 NGF 阳性神经元,并作出相应的图像。结果针刺组和模型组治疗前大鼠阴茎勃起次数差异不显著(P>0.05),低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治疗后大鼠阴茎勃起障碍次数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针刺组大鼠阴茎勃起次数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心理应激性勃起功能障碍和阴茎中 NGF 神经元减少关系密切,针刺能够有效的改善大鼠勃起功能障碍。
作者:王有昌;马志鹏;邱道显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对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后遗症的疗效进行分析,为脑血管病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脑血管后遗症患者为对象,研究针药结合疗法在临床中治疗效果。结果6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中,48例患者为脑血栓后遗症,12例为脑出血后遗症,经针药结合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患者32例,有效的患者15例,1例无效。12例脑出血患者中9例为显效,3例为有效。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实际,加以推广与应用。
作者:丁明仁;董学洲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踝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60例患者中患者治愈共计32例(53.33%),显效15例(25.00%),有效11例(18.33%),无效 2例(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手术过后60例患者中共有 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33%),主要包括术后感染 2例,缺血性皮缘坏死 2例,内固定失效1例;整体治疗效果较好符合预期。结论在踝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综合治疗效果为显著的方法,从研究结果来看手术治疗应被认定为踝部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宋顺伟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节细胞神经瘤又称神经节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纤维瘤,是一种由分化良好的神经节细胞、主要由Schwann 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方法其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以及神经母细胞瘤同为起源于交感神经节原始神经嵴细胞的周围神经肿瘤,其中神经母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节细胞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介于两者之间[1]。节细胞神经瘤组织学上主要由成熟的神经节细胞、Schwann 间质细胞、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构成,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周围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儿童和成人都能发生,40岁之前多见,男女无性别差异[2]。结论节细胞神经瘤常见的发生部位为后纵隔和腹膜后,肾上腺亦偶有所见,罕见于前纵隔、肾、阑尾、前列腺。
作者:莫利军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诱发因素,探讨对低血糖高危人群,加强糖尿病教育和低血糖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分析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要因,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与干预前比较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从19.15%降低到8.33%。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针对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一步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护士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史光琴;张军文;刘俊祥;郭琳华;赵改梅;陈婷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200例患者,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整理和记录。结果研究所涉及的200例患者中,共有25例出现并发症,占患者总数的12.2%。其中,18例发生于前100例手术,占并发症患者总数的72%。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5%和3.5%。结论腹腔镜手术操作者的熟练度以及操作的规范性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要求手术操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便为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提供更多保障。
作者:路彦伟 刊期: 2015年第44期
随着医学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职能、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合医疗工作的特点,倡导礼仪文化,注重医德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培养审美情趣,把礼仪知识、美学知识、人际交往及行为规范等作为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整理分析我院的9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资料,研究、探讨临床实践过程中鼻内镜下复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由我院的医师对本院在临床上治疗的98例次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分类比较,将以上的98例次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两个对照组,第一组为采取传统的单一手术治疗疗法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49例)、第二组为采用临床复合手术的方法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49例)。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患者治疗效果方面的存在的差异。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采取传统的单一手术治疗疗法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总恢复率为77.6%(38/49);采用临床复合手术的方法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总恢复率为93.9%(46/49),经过比较第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于第一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结论鼻内镜下复合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恢复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作者:满世伟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探究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在改善 COPD 患者肺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到2013年收治的114例 COPD 患者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索茶碱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索茶碱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以此对比两者治疗效果。结果由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社会活动、焦虑等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数据据哟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以看出,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 COPD 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对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不但提高了患者肺功能的正常运行,而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了经济状况,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作者:毕福影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原代大鼠 BMSCs,传代培养至第3代,采用 CCK-8法检测 GBE 对 TGF-β1作用下的 MSCs 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α-SMA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GBE 对 TGF-β1作用下的 MSCs 增殖无明显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GBE 各剂量组对大鼠 BMSCs 的α-SMA 蛋白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40mg / L)降低α-SMA 阳性细胞比例为明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TGF-β1诱导的大鼠 BMSCs 纤维化。
作者:张君 刊期: 2015年第44期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我院单纯接受胰岛素治疗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的护理方法为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HbAlc 以及治疗依从性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单纯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