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自敏
目的:通过对离心静脉穿刺与向心静脉穿刺两种不同穿刺法的比较,探讨离心静脉穿刺在老年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12月期间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离心方向穿刺静脉输液法,对照组采用向心方向穿刺静脉输液法。结果离心穿刺法成功率96.7%,而向心穿刺法成功率94.2%,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0.01),两种穿刺方法的液体流速无显著性差异(>0.05),渗漏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0.01),手活动度有显著性差异(<0.01),静脉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0.01)结论离心方向静脉穿刺法能有效降低长期静脉输液且难以穿刺老年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减少。
作者:付静;康黎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预后及早适应社会生活。方法护士与家属密切配合,通过护理干预及各种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的宣泄、止痛药物的应用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结果本组11例患者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年龄、手术,制定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效果显著,此方法简捷、经济,又实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16例,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量表对神经外科手术后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发生消化道出血41例,占5.73%。其中男性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女性,>50岁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病率高于≤50岁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颅脑病变部位来看,第四脑室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其次为脑干、大脑半球、鞍区下丘脑。术后并发症增多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结论男性、年龄>50岁、颅脑病变部位位于第四脑室及脑干、术后并发症是神经外科手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树涛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的认识,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通过严密病情观察,并经CT检查确诊,手术治疗27例,保守治疗32例。结果59例患者恢复良好16例,中度残疾27例,重度残疾1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需充分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仔细观察病情,并及时行CT复查,尽早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疗效。
作者:李鹏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在脾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护理情况,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合理的预防并对于患者实施相应的并发症护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对于脾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可以从患者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入手,对于患者实施对症护理,提升对于患者的治愈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玉荣;包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0引言人工气道湿化是以液态水或水蒸气的形式湿润气道黏膜、稀湿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标准过程[1]。合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可保持气道通畅和湿润,有效预防肺部感染[2]。临床实践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3]。气道的湿化已成为当今呼吸治疗和危重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人工气道的湿化以往文献报道了很多,但大多仅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内容简介,而未对人工气道的湿化进行一个综合的述评[4]。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对人工气道湿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现对其综述如下。
作者:张小云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分析临床上治疗出血性脑梗塞给予降纤与阿司匹林进行长期口服,二者在治疗上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组方式随机进行,分为对照组(n=40例),给予常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实验组(n=40例),给予降纤治疗与阿司匹林的长期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梗塞后发生出血的患者数量、脑功能的恢复情况及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梗塞后出现出血现象患者的数量:实验组12例(30.00%),对照组5例(12.50%),经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的降纤治疗与阿司匹林的长期口服可能导致患者梗塞后出现出血症状,但该治疗方法有利于患有该病患者的脑功能得到恢复,预后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郭润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了解其风险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瘢痕组)的妊娠结局,与对比528例正常子宫孕妇(正常组)的分娩结局。结果①从两组分娩方式来看,瘢痕组产妇的剖宫产率(88.96%)高于对照组(22.92%),两组差异显著(P<0.05);②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瘢痕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正常子宫孕妇相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风险明显提高,严格掌握前次剖宫产指征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唐南敏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呼吸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70例患者以及同期体检健康人员30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自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CT,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观察患者中的PCT以及hs-CRP的值。结果同30例健康人群相比,70例呼吸道患者血清中PCT以及hs-CRP明显升高。结论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呼吸道疾病的时候,能够大大的提高准确性以及确定疾病的类型,以保证及时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辉;田敏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究在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VCF)治疗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患有此病病患5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28例。对常规组病患应用常规保守治疗方式,对研究组病患应用PVP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VCF病患应用PVP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文龙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分析瑞格列奈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0月-2014年11月所接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调查对象,行分组处理后借助不同药物治疗,即:实验组患者行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二甲双胍治疗,判定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疾病治疗好转率(96.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和对照组(好转率8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0%)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结论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联合使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药物作用突出,可改善疾病指标,提高治愈率,值得运用。
作者:刘品力;陈燕玲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droplasty 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PVP治疗的4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龄65岁至85岁,平均73岁。骨折节段:T102例,T117例,T1217例,L115例, L25例。受累节段椎体前缘压缩平均48%(20~75%)。腰椎骨密度T值为-3、9~5.0,平均4、4.术前腰背疼痛VAS评分为6、5正负1分,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1、5㎝正负0.5㎝。受累节段椎体后凸角15°正负5°。均行PVP治疗。其中43例采用椎弓根入路。3例采用椎弓根外侧入路。其中38例单侧置管,8例双侧穿刺置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3例单侧置管穿刺的手术时间20-45分钟,3例双侧置管穿刺时间约65分钟。其中出血量为7-20毫升,平均约12毫升。骨水泥注入量3.0~6.0毫升。平均为4.0毫升。术中骨水泥前缘渗漏2例,侧方渗漏2例,1例椎间隙渗漏,无后侧渗漏。渗漏病例均无特殊不适症状,为特殊处理。术后即感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术后1天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3.0±1.0分。受累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改善,后凸角10°正负5°。末次随访时腰背部疼痛VAS评分3.5正负1分。受累节段椎体1.4CM正负0.6㎝。后凸角13°正负5°。结论 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且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临床缓解疼痛症状无明显差异,但不能良好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角。
作者:王鹏飞;王森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彩色B超引导下经皮纵膈穿刺在进行纵膈内占位性病变诊断活动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诊断的20例纵膈内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彩色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在进行实际穿刺时患者未出现任何纵膈气胸、气肿以及出血等现象。其中2例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胸腺瘤、5例为小细胞癌、9例为鳞状细胞癌、2例为腺癌,其余的2例诊断为实现诊断。结论运用彩色B超引导下实施纵膈穿刺活检在对患者综合病变占位性病变加以诊断时,具有准确、安全以及可靠性较强的价值,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活动中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依马木江·阿西木;买买提艾力·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15年第45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除传统的鼻腔填塞止血外,也可采用冷冻、电凝、微波、动脉栓塞等方法局部治疗。对反复顽固性鼻出血常存在出血部位隐匿,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病灶、临床止血困难等难题。2010年4月至2014年6月我们通过采用鼻内镜下查找出血点,同时双极低温等离子凝固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20例,效果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辉;杜丽娟;李四军;唐嗣泉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初产妇第一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助产,对照组行常规分娩。结果两组产妇在活跃期、第一产程、自然分娩率、轻度疼痛以及剧烈疼痛上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助产能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轻疼痛。值得推荐。
作者:罗英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抗梅毒治疗对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3年收治的妊娠梅毒患者90例,其中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患者有45例,这4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未接受治疗及治疗不规范的患者有45例,这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着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全部45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妊娠事件的患者有2例,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例,26.67%的发生率,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RPR全部转阴,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例,44.4%的发生率,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给予妊娠梅毒患者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分析HPLC对平喘镇咳类中四种化学药品的检出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对咳宁胶囊中成药掺入盐酸麻黄碱、磷酸可待因等四种化学药品,并采用HPLC方法对其进行分离检测。结果不管哪种色谱条件,均可检测出4种化学药品。结论 HPLC用于检测平喘镇咳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作者:穆尼拉·买买提;马依努尔·买买提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患者接受房角分离术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对照组患者接受小梁切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视力、眼压、房角粘连度等指标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观察指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秦庆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类型及临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我院自制的设计调查表对发生的临床护理事件进行记录与分析,并依据事件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常见的护理风险时间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操作风险、护理人员风险、用药管理风险及输血风险等。结论预防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应当将给药问题、压疮及抽血问题作为重点内容,并且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从而逐步提升临床护理安全,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张金英 刊期: 2015年第45期
探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吻合器吻合术治疗(pph)混合痔诊疗效果。我院从2007.8至2012.6共收治混合痔病人70余例,均采用pph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0分钟、住院时间5.8天,治愈率98%,有效率100%。术后并发症;尿储留16例(23%),肛门疼痛21例(30%),术后出血2例:一例术后3天钛钉脱落出血,一例术后12天大便干燥出血均经出血处丝线缝合后痊愈。术后回访两年内无复发、无大便失禁、狭窄发生。结果pph手术治疗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手术、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连荣;王庆明;史佳轶 刊期: 2015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