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品力;陈燕玲
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干预,比较2012和2013两个年度某院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变化。结果2013年该院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率较2012年下降(P<0.0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P<0.05),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提高。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应用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院感染相关指标。
作者:陶桂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护理的观察,对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78例,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并在护理一段时间之后,对护理质量的指标进行检查。结果78例冠心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优质护理,各项护理指标都合格,没有并发症的病发。结论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与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自信心,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感与幸福感。
作者:帕丽达·海拉提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眼外伤致眶骨骨折的形成原因,大多是由于暴力作用于眼眶,进而使眶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眶缘后眶壁向外爆裂所致。而就目前实例所看,各地区的临床一般有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为探讨治疗效果,现在就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65例眼外伤致眶骨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哈丽曼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的认识,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通过严密病情观察,并经CT检查确诊,手术治疗27例,保守治疗32例。结果59例患者恢复良好16例,中度残疾27例,重度残疾1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需充分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仔细观察病情,并及时行CT复查,尽早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疗效。
作者:李鹏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20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针灸按摩仪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全部20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4例,显效76例,有效80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90/200)。结论在临床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时,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能取得比较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东红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对某基层医院的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方法观察外科病区和综合ICU的医护等人员98名在未告知医务人员的情况下,采用隐蔽性观察方法严密监测,根据WHO制订的“5大手卫生指证”监测对于接触患者前后的操作,物品消毒以及摘手套后等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结果医务人员诊疗操作前洗手依从率只有5.7%,诊疗操作后洗手依从率为56.3%。其中医生洗手依从率为45.6%,护士洗手依从率为78.4%,卫生员洗手依从率为29.4%。结论加强医院手卫生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达标情况,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米尔妮萨·麦麦提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现状,通过分析二者相关性为探讨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本地四所大型医院12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将调查结果采用SPSSl7.0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在性别、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子女状况、科室等因素上差异明显(p﹤0.05)。②调查样本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与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方面存在负相关;与低个人成就感方面存在正相关;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等方面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护理人员的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子女情况、科室差异等因素都对社会支持、职业倦怠有不同影响。②护理人员社会支持对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存在不同影响。即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度越高,其个人成就感会越高,而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程度越低。
作者:张译文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初产妇第一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助产,对照组行常规分娩。结果两组产妇在活跃期、第一产程、自然分娩率、轻度疼痛以及剧烈疼痛上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助产能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轻疼痛。值得推荐。
作者:罗英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分析临床上治疗出血性脑梗塞给予降纤与阿司匹林进行长期口服,二者在治疗上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组方式随机进行,分为对照组(n=40例),给予常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实验组(n=40例),给予降纤治疗与阿司匹林的长期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梗塞后发生出血的患者数量、脑功能的恢复情况及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梗塞后出现出血现象患者的数量:实验组12例(30.00%),对照组5例(12.50%),经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的降纤治疗与阿司匹林的长期口服可能导致患者梗塞后出现出血症状,但该治疗方法有利于患有该病患者的脑功能得到恢复,预后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郭润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以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60例,以法莫替丁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24小时食管pH值。结果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优于对照组(81.67%,P=0.037);2.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反流次数、长时间反流次数(>5min)和Ph<4的反流时间,并且优于对照组。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尹良钰;邱丽浈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72例,按照不同给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神经节苷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NIHSS、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显著,既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又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亚琼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记录规范性管理的方法。方法将护士输血前(目的、途径、配血情况)、输血中输注前核对情况(关键信息、四个方面、三次双人核对时间与核对者)和输血过程中监测情况(监测时间与项目、监测频次及发生输血反应种类、症状、治疗护理情况)、输血后(无害化处理和质控情况)采用表格化设计(特别是通过序号将《输血核对记录单》和《输血护理监测记录单》两个表格巧妙结合到一起)于一张记录单上,规范护士整个输血行为。结果临床应用2а效果良好。结论该记录单设计科学、省力,信息集中、明了,不仅便于护士填写,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遗漏,更有效规范了临床护理输血行为,完整记录护士输血过程,减少了医患矛盾,确保了输血安全。
作者:石有泽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16例,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量表对神经外科手术后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发生消化道出血41例,占5.73%。其中男性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女性,>50岁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病率高于≤50岁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颅脑病变部位来看,第四脑室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其次为脑干、大脑半球、鞍区下丘脑。术后并发症增多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结论男性、年龄>50岁、颅脑病变部位位于第四脑室及脑干、术后并发症是神经外科手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树涛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队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给予普通的常规性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并采用SAS和SDS评分评估和比较两种护理手段的护理质量。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实验组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后,生活质量大大提升、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采用。
作者:郝玉婷 刊期: 2015年第45期
0引言人工气道湿化是以液态水或水蒸气的形式湿润气道黏膜、稀湿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标准过程[1]。合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可保持气道通畅和湿润,有效预防肺部感染[2]。临床实践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3]。气道的湿化已成为当今呼吸治疗和危重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人工气道的湿化以往文献报道了很多,但大多仅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内容简介,而未对人工气道的湿化进行一个综合的述评[4]。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对人工气道湿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现对其综述如下。
作者:张小云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细节管理在120指挥调度纠纷防范中的意义。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间,在街头随机选择100人开展问卷形式的调查,以120指挥调度纠纷防范工作的印象为调查主体,将100例调查问卷分为2014年间进行调查的A组与2015年间进行调查的B组,每组50例。分析与研究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结果,并且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通过比较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得知,50%的众对于120指挥调度纠纷防范工作不满意,30%的公众认为120指挥调度纠纷防范工作表现一般,仅有20%的公众认为120指挥调度纠纷防范工作切实可靠的解决了公众的安全问题,非常满意。结论在今后的120指挥调度纠纷防范实践工作中,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120指挥调度纠纷防范工作的细节管理,将细节管理落实于120指挥调度纠纷防范工作当中,为120指挥调度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何垚;李雯敏;李贞;蒲倩晗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听取护士、患者或家属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工休座谈会,组织护士、患者或家属参加,采取面对面交流、现场提问、现场发放问卷等方式调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护理管理人员现场释疑解答,护理人员现场宣教。结果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及护理人员心声,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采纳合理化的建议,为患者及护理人员切实解决问题,深受患者及护理人员欢迎。结论通过组织护理工休座谈会,可及时了解近期护理工作中或医院整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患者和护理人员的需求,从而不断改进工作、优化工作,护理人员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为患者解决切身问题,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白燕芬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抗梅毒治疗对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3年收治的妊娠梅毒患者90例,其中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患者有45例,这4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未接受治疗及治疗不规范的患者有45例,这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着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全部45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妊娠事件的患者有2例,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例,26.67%的发生率,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RPR全部转阴,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例,44.4%的发生率,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给予妊娠梅毒患者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目的:探讨护理宣教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来我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2例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系统性的产前及产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宣教,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两组均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孕妇年龄及分娩方式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91.80%高于对照组62.29%。结论对孕妇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宣教在促进母乳喂养中作用显著,孕产妇的认知及行为改变效果显著,值得提倡和坚持。
作者:王丹 刊期: 2015年第45期
手部外伤在是手外科是一项基础的病种,本院年至今,采用腹部带蒂皮瓣急诊修复手部创面29例,男性1例9,女性10例,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例均成活,供皮区与受皮区伤口均愈合良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诗慧 刊期: 2015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