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郝玉婷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神经内科, 护理质量, SAS和SDS评分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队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给予普通的常规性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并采用SAS和SDS评分评估和比较两种护理手段的护理质量。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实验组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后,生活质量大大提升、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采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老年抑郁患者治疗中应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9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疏导、精神护理),每组均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42/47),对照组为66.0%(31/4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于桂香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创新护理管理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目的:护理服务质量影响医疗质量整体水平,面对新形势和新需求,必须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疗养护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先进的护理理念,提升服务品质。结果护理服务质量跃上新台阶,护士素质得以提高,疗养员满意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结论因为我们提供了疗养员感知的服务等于或大于预期的服务,所以提高了疗养服务满意度。

    作者:李凤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学只是也逐渐普及,社会群体不仅注重生活,更注重健康,且将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提到日程中来。近几年来医患纠纷越来越多,如何规范护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以安全为准则,降低纠纷事件发生已成为神经内科的主要难题。神经内科作为高危科室,较易发生医疗纠纷。由此本文以神经内科作为切入点,浅谈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以期为神经内科的安全护理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王宁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皮质下失语症的研究进展

    目的:皮质下失语症,实质上就是一种皮质下失语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变部位主要在脑室周围白质、基底核内-内囊区、丘脑。作者为了进一步探讨皮质下失语症患者临床特点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在此综述。方法浏览近5年关于失语症的文献,使用Note Express 软件进行归类总结。结果失语症患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临床特点与病变部位、影像学改变不能一一对应,存在多种对应的可能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相对准确定位病变部位。结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帮助定位诊断皮层下失语症有力的检查项目,可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开展。

    作者:刘佳;温蒲圆;尹佳琦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心血管疾病采用缬沙坦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及病情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另加用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改善状况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采用缬沙坦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脏及血压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继良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

    医院妇产科医疗服务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而且护理工作的风险相对较大,同时由于在妇产科中从事护理工作的大多数是女性,更加需要在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优质的护理方法,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妇产科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注重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更好地为产妇提供服务,帮助其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宋华丽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输注大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探讨输注大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对23例急性创伤性大出血病人,接受大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凝血障碍的病人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总量为17.2±2.4U;其PT延长为正常对照组的1.85-8.95倍,平均3.71倍;APTTA T延长1.33~4.69倍,平均2.59倍;纤维蛋白原为0.03~2.78倍,平均1.02倍;血小板为16-121×109/L,平均4.47±2.91×109/L。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后21例患者出血得到良好控制。结论急性失血病人短时期内输注大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事件的再次发生。

    作者:张秋转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葛根素的非常规应用及毒副作用

    列举葛根素的非常规应用,如抑制组织细胞凋亡和对平滑肌的保护作用,对外围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影响,调控骨代谢,治疗突发性耳聋、强制性脊柱炎、肺病、帕金森病及椎。基底动脉缺血等。后还列举了葛根素的毒副作用。

    作者:刘秀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C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组(n=24),对照组为单纯用头孢哌酮-舒巴坦(n=24),疗程均为7-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AP,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耐受性良好。

    作者:杜维新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肛周脓肿患者给予一期根治术,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确诊为肛周脓肿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切开引流术,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一期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治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2.5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患有肛周脓肿的患者给予一期根治术的治疗,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具有较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莉;黄洪涛;刘艳;吴开军;王靖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护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进行常规护理、治疗和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25例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疗效、复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定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好,降低并发症。

    作者:郑丽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对早泄的中医辩证分型及病机探讨

    早泄是男科常见而较难治之疾患,常与遗精、阳痿相并而作,其发病率仅次于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辩证治疗对其有独特优势,本文旨在阐述中医对早泄病因病机的认识,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苏刚岭;邱云桥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新护士岗前培训中不同护理技能培训方法的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技能培训方法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寻找佳培训模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新上岗护士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技能培训模式,实验组则采取改革后的技能培训模式,比较两组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对培训的满意度以及3个月后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对培训的满意度以及3个月后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革后的技能培训模式能有效的将护理礼仪、人文以及交流沟通等融入到护理操作中,可使新护士快速上手,能大程度提高新护士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医患关系的友好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姑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姑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住院治疗的152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52例患者采用个体化的镇痛治疗、心理治疗、扶正培本治疗、化疗及常规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结果姑息治疗提高了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其无症状生存期,同时减轻了家属的经济压力和护理的负担。结论姑息治疗对于恶性肿瘤晚期的患者是有效的,是患者及家属接受并认可的综合性整体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胥英明;李莉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脾切除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在脾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护理情况,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合理的预防并对于患者实施相应的并发症护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对于脾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可以从患者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入手,对于患者实施对症护理,提升对于患者的治愈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玉荣;包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浅谈无指征剖宫产与医疗纠纷

    随着剖宫产手术安全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剖宫产来代替自然分娩,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率不断攀升,来自医生及孕产妇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剖宫产率超过一定水平不但不会使得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还徒增了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为妇产科埋下医疗纠纷的隐患。

    作者:王双双;樊静雯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216例妊娠结局临床浅分析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216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间异常分娩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膜早破产后发病率增加。结论胎膜早破和难产关系密切,与异常分娩互为因果关系,胎膜早破产后发病率明显增高。

    作者:范永华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肝癌干细胞与肝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发现的肝癌干细胞对重新认识肝癌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复习肝癌干细胞相关文献,就肝癌干细胞起源、分选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世文;崔桂荣;石彦攀;额尔敦木图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患者接受房角分离术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对照组患者接受小梁切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视力、眼压、房角粘连度等指标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观察指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秦庆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112只眼)青光眼滤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患者术后行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视力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患者的视力比术后1天得到明显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状况同术后1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2%,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患者术后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可有效保持滤过功能,促进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忠杰 刊期: 2015年第4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