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干细胞与肝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陈世文;崔桂荣;石彦攀;额尔敦木图

关键词:肝癌, 肝癌干细胞
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的肝癌干细胞对重新认识肝癌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复习肝癌干细胞相关文献,就肝癌干细胞起源、分选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T2DM患者合并大、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心脑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差异分析。方法采集同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00名住院患者的吸烟、饮酒史、直系亲属的疾病史、遗传史、有无高血压、心、肾、脑、眼等血管并发症、身高、体重、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转铁蛋白、有无脂肪肝。结果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与微血管并发症组比较,前者年龄、BMI、脂蛋白高,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为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应积极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

    作者:夏新霞;孙衍;王彦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宫颈炎患者调查和护理对策剖析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宫颈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宫颈炎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宫颈炎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炎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宫颈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庆云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治疗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辨证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EV1指标为(1.65±0.22)、PEF指标为(4.52±1.25L/s)、FVC指标为(2.71±0.41L)、FEV1/FVC指标为(75.88±6.28%)高于对照组(P<0.05);FEV1%指标为(66±3.2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的患者采用辨证论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巍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探讨彩色B超引导下经皮纵膈穿刺诊断纵膈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彩色B超引导下经皮纵膈穿刺在进行纵膈内占位性病变诊断活动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诊断的20例纵膈内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彩色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在进行实际穿刺时患者未出现任何纵膈气胸、气肿以及出血等现象。其中2例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胸腺瘤、5例为小细胞癌、9例为鳞状细胞癌、2例为腺癌,其余的2例诊断为实现诊断。结论运用彩色B超引导下实施纵膈穿刺活检在对患者综合病变占位性病变加以诊断时,具有准确、安全以及可靠性较强的价值,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活动中进行推广和运用。

    作者:依马木江·阿西木;买买提艾力·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皮质下失语症的研究进展

    目的:皮质下失语症,实质上就是一种皮质下失语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变部位主要在脑室周围白质、基底核内-内囊区、丘脑。作者为了进一步探讨皮质下失语症患者临床特点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在此综述。方法浏览近5年关于失语症的文献,使用Note Express 软件进行归类总结。结果失语症患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临床特点与病变部位、影像学改变不能一一对应,存在多种对应的可能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相对准确定位病变部位。结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帮助定位诊断皮层下失语症有力的检查项目,可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开展。

    作者:刘佳;温蒲圆;尹佳琦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护理标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将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分析评价其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63例,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两个护理阶段,管理前采用常规ICU护理,管理后实行统一、醒目的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个时间段63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后在护理总满意度为93.6%,明显优于管理后的60.3%(P<0.05),管理前合计护理风险事件发生46件,管理后为11件,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性。

    作者:江晓君;莫清清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神经节苷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72例,按照不同给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神经节苷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NIHSS、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显著,既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又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亚琼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从2009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诊断为哮喘的2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液和异丙托溴氨雾化液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评估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及咳喘症状消失时间,以反映两组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4.37±1.33)d;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11.43±1.2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儿童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切可降低复发率,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很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光辉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溶栓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共计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我院进行早期溶栓治疗。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在溶栓治疗前后,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均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溶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诊断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它是贫血中常见的一种,以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据WHO报告,成年女性发病率为20%,孕妇40%,儿童高达50%,而成年男性为10%。根据WHO的报告,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患贫血,其中90%以上是缺铁性贫血,其中一些贫血程度较轻的病例常被忽视,引起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生长发育迟滞、抗感染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正确诊断和对症治疗能为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国民素质。

    作者:杨新影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探究布地奈德治疗尘肺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采用布地奈德治疗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呼吸内科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尘肺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5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则在此基础上加服布地奈德,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共有18例(72%)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观察组共有23例(9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和PEF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治疗尘肺病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姚勇;吴静;高轶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白蛋白与云南白药在压疮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白蛋白与云南白药在Ⅱ期压疮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之间收治的50例Ⅱ期压疮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白蛋白与云南白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压疮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压疮患者临床治疗和康复护理中应用白蛋白和云南白药,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以及康复速度的提高。

    作者:瞿蔚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方法对门诊112例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1-3个疗程后,112例患者中有98例(87.5%)治愈,12例(10.7%)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8.2%。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剑波;肖乾;李品金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目的:对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性生活满意度、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顺产孕妇中治疗组100例,进行一个疗程的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10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6个月产后性生活满意度为85.00%,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3.00%,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女性产后性生活满意度,还能够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信小青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探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20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针灸按摩仪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全部20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4例,显效76例,有效80例,无效1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90/200)。结论在临床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时,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能取得比较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东红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的结果

    目的:对照研究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的结果。方法选取行尿常规检验的1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留取的尿液先使用尿分析仪进行尿隐血检测,再使用显微镜进行红细胞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尿隐血检测阳性81例(43.78%),显微镜检阳性53例(28.65%)。尿隐血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显微镜检,P<0.05。尿隐血阴性符合率为98.08%,阳性符合率为62.96%。结论在进行尿常规检验时,应联合使用显微镜检查和尿液分析检查,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许世琨;庭永君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冠脉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

    目的:探究冠脉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25例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规范性护理流程,给予主动性护理。结果25例患者均未发生球囊破裂、严重感染、外周动脉缺血以及血栓栓塞等一系列IABP严重并发症,4例患者发生皮损或者小血肿状况;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显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 IABP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冠脉多支病变患者预后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曾文翔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患者接受房角分离术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对照组患者接受小梁切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视力、眼压、房角粘连度等指标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观察指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秦庆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类型及临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我院自制的设计调查表对发生的临床护理事件进行记录与分析,并依据事件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常见的护理风险时间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操作风险、护理人员风险、用药管理风险及输血风险等。结论预防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应当将给药问题、压疮及抽血问题作为重点内容,并且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从而逐步提升临床护理安全,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张金英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现状,通过分析二者相关性为探讨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本地四所大型医院12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将调查结果采用SPSSl7.0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在性别、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子女状况、科室等因素上差异明显(p﹤0.05)。②调查样本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与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方面存在负相关;与低个人成就感方面存在正相关;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等方面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护理人员的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子女情况、科室差异等因素都对社会支持、职业倦怠有不同影响。②护理人员社会支持对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存在不同影响。即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度越高,其个人成就感会越高,而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程度越低。

    作者:张译文 刊期: 2015年第4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