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张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通心络胶囊, 辨证论,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治疗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辨证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EV1指标为(1.65±0.22)、PEF指标为(4.52±1.25L/s)、FVC指标为(2.71±0.41L)、FEV1/FVC指标为(75.88±6.28%)高于对照组(P<0.05);FEV1%指标为(66±3.2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的患者采用辨证论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与护理的进展

    阐述对异位妊娠患者采取的保守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新进展,其中包括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的禁忌症、适应症及保守治疗后的判断标准,总结了护理干预的主要进展,并指出护士应针对异位妊娠病人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

    作者:邱丽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目的:对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性生活满意度、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顺产孕妇中治疗组100例,进行一个疗程的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10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6个月产后性生活满意度为85.00%,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3.00%,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女性产后性生活满意度,还能够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信小青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所在的卫生院共收治非破裂异位妊娠患者8例,对8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结果本组8例患者,5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3例患者在严密观察过程中突发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随后,疼痛遍及全腹。及时转往上一级医院手术治疗。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在保守治疗中,应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及时发现临床急症手术指证,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于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宫颈炎患者调查和护理对策剖析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宫颈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宫颈炎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宫颈炎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炎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宫颈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庆云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分析

    目的:调查本院(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对不合理用药提出解决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1至6月门诊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对各类不合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点评。结果不合理问题包括用药和临床诊断不符、无指征用药、单次剂量过大、每日给药次数过少、药物联用不合理现象。结论高质量的处方点评可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用药水平,药师应为临床提供及时的新用药信息,协助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张锦明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呼吸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的应用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呼吸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70例患者以及同期体检健康人员30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自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CT,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观察患者中的PCT以及hs-CRP的值。结果同30例健康人群相比,70例呼吸道患者血清中PCT以及hs-CRP明显升高。结论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呼吸道疾病的时候,能够大大的提高准确性以及确定疾病的类型,以保证及时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辉;田敏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常用医疗器械原理与维修

    医疗器械的使用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如果不掌握其原理与维修技术,常会导致医疗器械失去正常的功能。文章对医院常用的医疗器械的原理与维修进行研究。分析其工作原理以及常出现的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与维修方法。

    作者:孙福林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探讨在平喘镇咳类中成药非法添加4种化学药品检验方法

    目的:分析HPLC对平喘镇咳类中四种化学药品的检出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对咳宁胶囊中成药掺入盐酸麻黄碱、磷酸可待因等四种化学药品,并采用HPLC方法对其进行分离检测。结果不管哪种色谱条件,均可检测出4种化学药品。结论 HPLC用于检测平喘镇咳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作者:穆尼拉·买买提;马依努尔·买买提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120指挥调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其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期提高120急救指挥调度的工作效率。方法将我市120急救指挥调度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其问题根源。结果分析结果发现,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急救发车不够及时、有限的急救车辆两点中。针对这其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提高120急救指挥调度工作效率。结论针对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区别现场急救与运转至医院、医疗常识与调度以及调度指挥突发事故,可以有效减少120急救指挥调度问题发生的概率。

    作者:李雯敏;何垚;李贞;蒲倩晗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护理干预在产后乳房胀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产后乳房胀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院生产的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实施护理干预,4天后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I度、II度、III度、IV度分别为29例、16例、8例、2例,对照组产后乳房胀痛I度、II度、III度、IV度分别为12例、12例、17例、14例,观察组产后乳房肿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使乳汁提前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张洪然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牙周组织急性炎症经肿痛安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牙周组织急性炎症经肿痛安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牙周组织急性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牙周组织急性炎症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40例牙周组织急性炎症患者行肿痛安胶囊加甲硝唑片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牙周组织急性炎症患者只用甲硝唑片治疗,对比研究组牙周组织急性炎症患者与对照组牙周组织急性炎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急性炎症经肿痛安胶囊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茹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诊断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它是贫血中常见的一种,以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据WHO报告,成年女性发病率为20%,孕妇40%,儿童高达50%,而成年男性为10%。根据WHO的报告,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患贫血,其中90%以上是缺铁性贫血,其中一些贫血程度较轻的病例常被忽视,引起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生长发育迟滞、抗感染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正确诊断和对症治疗能为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国民素质。

    作者:杨新影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手术室发生的护理差错32例经验教训并拟定防范对策。结果护理人员能铭记手术室工作宗旨,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把各得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彻底杜绝了手术室护理差错。结论牢记医学安全,可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避免护理工作中的失误,能有效地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候晶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临床的应用及并发症护理进展

    综述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工作原理、术后护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分析了平时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密切观察的各项内容。认为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成熟,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费小英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人工气道温湿化的护理现状分析

    0引言人工气道湿化是以液态水或水蒸气的形式湿润气道黏膜、稀湿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标准过程[1]。合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可保持气道通畅和湿润,有效预防肺部感染[2]。临床实践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3]。气道的湿化已成为当今呼吸治疗和危重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人工气道的湿化以往文献报道了很多,但大多仅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内容简介,而未对人工气道的湿化进行一个综合的述评[4]。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对人工气道湿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现对其综述如下。

    作者:张小云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体会

    目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droplasty 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PVP治疗的4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龄65岁至85岁,平均73岁。骨折节段:T102例,T117例,T1217例,L115例, L25例。受累节段椎体前缘压缩平均48%(20~75%)。腰椎骨密度T值为-3、9~5.0,平均4、4.术前腰背疼痛VAS评分为6、5正负1分,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1、5㎝正负0.5㎝。受累节段椎体后凸角15°正负5°。均行PVP治疗。其中43例采用椎弓根入路。3例采用椎弓根外侧入路。其中38例单侧置管,8例双侧穿刺置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3例单侧置管穿刺的手术时间20-45分钟,3例双侧置管穿刺时间约65分钟。其中出血量为7-20毫升,平均约12毫升。骨水泥注入量3.0~6.0毫升。平均为4.0毫升。术中骨水泥前缘渗漏2例,侧方渗漏2例,1例椎间隙渗漏,无后侧渗漏。渗漏病例均无特殊不适症状,为特殊处理。术后即感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术后1天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3.0±1.0分。受累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改善,后凸角10°正负5°。末次随访时腰背部疼痛VAS评分3.5正负1分。受累节段椎体1.4CM正负0.6㎝。后凸角13°正负5°。结论 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且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临床缓解疼痛症状无明显差异,但不能良好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角。

    作者:王鹏飞;王森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分析与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以便采取更好的综合措施来治疗与预防该病。方法对320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此病与年龄、体重超重、高钠、嗜烟酒、过食脂肪、遗传等密切相关。结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占的比例较大,且脉压差较大,并发症较多,应用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作者:于亚波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男性尿道结石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尿道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男性尿道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总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尿道结石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结石均一次性成功击碎,碎石顺利排出,平均手术时间(15.4±5.9)min,术后。术后2d内出现轻微血尿,拔出尿管后排尿通畅,未出现膀胱损伤、感染、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半年随访及复查未发现结石复发、尿路狭窄等远期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尿道结石的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可在男性尿道结石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乾;王晓亮;张燕;徐勤国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浅议常规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为62.1%(87/140),常规心电图诊断为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为22.9%(32/140),两项检查共确定左室肥厚者19例,常规心电图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敏感性为19.0%,特异性为64.1%。结论常规心电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诊断中敏感性较低,但特异性较高,其可为左室肥厚早期诊断奠定基础,但不能作为判断左室肥厚的标准。

    作者:唐玲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温针灸结合体外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体外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先采用温针灸治疗30min,再用MD2610E体外短波治疗60min。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共治疗38例,痊愈22例,占57.9%;有效13例,占34.2%;无效3例,占7.9%;总有效率92.1%。结论温针灸结合体外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王会霞;罗君花;李彩霞 刊期: 2015年第4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