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普勒彩超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作用

张丽芳

关键词:多普勒彩超, 乳腺癌, 诊断作用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多普勒彩超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的实际诊断作用。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选择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确诊的42例(其中包换男性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多普勒彩超检测调查,并对检测结果与其确诊结果之间尽心了相应比较。结果在本次多普勒彩超超声诊断的过程中,全部42例病历中确诊病例38例,确诊概率为90.48%。其中有26位患者RI超过0.7,是全部接受检查人数的61.9%。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可知,多普勒彩超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作用,值得临床医学界应用与推广普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对早泄的中医辩证分型及病机探讨

    早泄是男科常见而较难治之疾患,常与遗精、阳痿相并而作,其发病率仅次于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辩证治疗对其有独特优势,本文旨在阐述中医对早泄病因病机的认识,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苏刚岭;邱云桥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干预,比较2012和2013两个年度某院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变化。结果2013年该院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率较2012年下降(P<0.0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P<0.05),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提高。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应用能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院感染相关指标。

    作者:陶桂芳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跟师体会之“中医三辨法”

    0引言我们知道,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色,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治疗取效的根本所在。它是指根据望闻问切所得资料,分析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发展变化趋势,确定病人的证候,为立法遣方用药提供依据,这其中,辨证为关键。导师认为,就辨证而言,临床上的辨证是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医患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医生对所获取的患者信息资料整理提炼的过程。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导师将临床辨证归纳为三种:即“辨病人”、“辨他人”和“辨自己”。

    作者:杜泓森;韦云;高捷音;沙兢兢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探讨

    总结ICU三年内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的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约束、适宜的镇静镇痛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妥善国定各种管路,加强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培训,做好护患沟通,可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付梅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正常孕妇和不良产史夫妇HCMV-IgM,IgA的检测

    本文报道HCMV的感染在人群中非常普遍,通过用间接ELISA测HCMV-IgM, IgA,发现HCMV-IgG人检出率为70~98%,HCMV-IgG的检出表示HCMV的潜伏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性传播疾病.HCMV是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病毒,对成人是低致病性,对胎儿却危害极大。胎儿感染病毒后,可引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obj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IUGR)、流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

    作者:刘琳娟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皮质下失语症的研究进展

    目的:皮质下失语症,实质上就是一种皮质下失语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变部位主要在脑室周围白质、基底核内-内囊区、丘脑。作者为了进一步探讨皮质下失语症患者临床特点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在此综述。方法浏览近5年关于失语症的文献,使用Note Express 软件进行归类总结。结果失语症患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临床特点与病变部位、影像学改变不能一一对应,存在多种对应的可能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相对准确定位病变部位。结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帮助定位诊断皮层下失语症有力的检查项目,可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开展。

    作者:刘佳;温蒲圆;尹佳琦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浅谈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止血

    目的:总结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两种止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2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手术中使用子宫动脉阻断术,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出血量和止血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中和手术后出血量为50.2±16.2毫升和65.2±12.3毫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后体温没有差别。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术止血效果良好,不影响患者手术后卵巢功能。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急性小肠梗阻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小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治疗前取得患者同意后,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实验组(腹腔镜手术),两组患者的人数均为52例,统计并对比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为80.77%(42/52),差异显著(P<0.05);②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小肠梗阻的治疗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疗效确切。

    作者:姜义鹏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针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骨折病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共10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给予观察组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能够提升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韩秉和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多次糖尿病健康宣教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多次糖尿病健康宣教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技能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对糖尿病知识、技能和血糖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多次的健康宣教是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恩宏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依从性对于高血脂症患者的重要性及相关因素

    介绍依从性对于临床高血脂症患者的重要性,及非依从性带来的后果。分析影响高血脂症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对药物的认识、药物不良反应、医患关系、经济状况等。并找出干预方法及解决对策,为临床提高患者依从性提供参考。

    作者:樊静雯;王双双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孕产妇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妇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初产妇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5例,对照组孕期行常规检查,未接受任何健康教育,观察组孕期接受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29.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前检查次数及为围生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多层螺旋CT在急性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急性骨关节创伤应用多层螺旋CT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骨关节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平片进行检查,对比2组患者骨折检出率的差异性。结果100例患者临床明确诊断骨折150处,其中,治疗组患者检出骨折140处,检出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检出骨折72处,检出率为48%,治疗组患者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直观的、有效的发现微小骨折病变,提高了影像检查的准确率,减少了漏诊以及误诊的几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文丽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卡孕栓的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卡孕栓不同给药途径与注射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取我院足月自然临产的阴道顺产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共36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胎儿娩出后取卡孕栓舌下含服、阴道给药、肛门给药,肌注催产素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种不同的途径给卡孕栓,对第3产程及产后出血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催产素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舌下含服卡孕栓药物直接吸收,具有省时、简便、无异味刺激,对整个接产过程的无菌操作不产生影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途径。卡孕栓比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李凤娟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分析取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影响

    爱母环是当今社会有效的避孕措施之一,以其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经济实惠,且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而受到大众的欢迎。一方面,它可以防止不想生育的夫妇意外怀孕,配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爱母环还能随时摘取,恢复女性的生育能力。但同时,爱母环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如爱母环取环相对困难,并且,做完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多,不适合广泛在临床上应用。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取环后不进行好好的休养和调理,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子宫敏感性增高等一系列危险症状,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女性身心的不健康和受孕失败。

    作者:张艳菊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浅谈医用X线检查的放射防护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及各级医院管理的不断提高,对X线检查的放射防护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与完善;为了减小X线工作人员及接受X线检查的患者所接受X线照射剂量,免受X线损伤,必须规范放射防护管理,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是我们放射从业人员的责任。

    作者:谢金凤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经腹壁与经阴道超声用于已婚女性膀胱疾病的联合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经腹壁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用于已婚女性膀胱疾病诊断的实际准确率,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膀胱疾病的已婚女性,同时采用经腹壁与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将经腹壁超声入路的诊断准确率与联合诊断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联合诊断是否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腹壁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超声入路的检查方法,与单用经腹壁超声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壁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用于已婚女性膀胱疾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应用。

    作者:金梅;马莉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健脾化浊通络方联合口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口针疗法;针药组45例给予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配合口针疗法;对照组40例口服丽珠肠乐。4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主要单项临床症状疗效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主要单项临床症状疗效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针刺组在改善腹胀腹痛、中药组在改善大便性状方面均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D-IBS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冯志晟;孙伟;孙溪;田慧娟;史巧会;赵龙;韩淑凯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诊断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它是贫血中常见的一种,以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据WHO报告,成年女性发病率为20%,孕妇40%,儿童高达50%,而成年男性为10%。根据WHO的报告,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患贫血,其中90%以上是缺铁性贫血,其中一些贫血程度较轻的病例常被忽视,引起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生长发育迟滞、抗感染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正确诊断和对症治疗能为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国民素质。

    作者:杨新影 刊期: 2015年第45期

  •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行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行规范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9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规范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管堵塞及导管留置时间的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行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关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